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蓬门伊始> 第54章

第54章

  “是!”他领命,派人加急去了。没多时,一众人等步伐整齐而至。
  安锦蝶皱了眉头。“又不是去办差,像个什么样儿,放轻松些。”
  护卫秒懂,扬手一挥。那帮人便调整了立正的动作,站得稍为凌乱些。
  安锦蝶还不满意。“再痞一些。”
  那帮人面面相觑,然后扯松了领子,歪了下腰带,衣袖半挽半放,再垮肩抖腿露个斜睨嘿笑。
  差不多了。安锦蝶点点头。“走吧。那个……什么东南西北的,带路!你们两个就别凑热闹了,先回去吧。”
  蔡志北像是梦游一般,感觉不太真实。他呆呆地点头应了,飘浮着脚步在前头走。
  卢玖儿和石头留下伫立在街旁,目送安锦蝶跟着蔡志北身后而去,后头的一干人等马上保护性地将两人围了,一副雄赳赳气昂昂的找碴派头。
  看来,这位小姐肯定不是第一次……“办事”了。而且,这些护卫们的熟练模样,相信经验也是丰富的。
  卢玖儿欣慰地垂眸。大北运气不错,遇上贵人哪。
  第52章 十二 神助攻的千金小姐(下)
  特地到一趟粮油铺子,请卫二哥帮忙留意关注蔡志北的情况,然后他们便回田庄了。
  今天怎么说也是冒犯了御史千金,幸运的是这位小姐跟一般闺秀不一样,没执着计较太多,还侠义云天地出手帮了天大的忙。这恩情当然留给蔡志北自己去还了,但卢玖儿想着这事毕竟因当初的无心之言引起的,心里着实也过意不去。
  她回到庄里,当下便清点了些茶盒子、渍果子和腌菜,另外手抄了份《青天赋》和《侠客行》裱起来装匣,隐晦地拍一拍两父女的马屁。准备妥当后再附上名贴,安排石头第二天一早便送到御史大人暂居的府第上。
  安锦蝶听说此事时,正在花园赏花,本想挥手便推拒不接,但听说只有两个普通匣子和一个食盒如此寒酸,心下倒是觉得好奇了。再忆起昨日那位自称师从过欧阳斋的女孩儿,言谈举止间进退有度,不卑不亢,也算是有意思之人。于是她便让下面收了,另外给一份精致的零嘴儿当回礼。
  石头还专程跑到蔡志北处探望。
  经昨日一役后,拐子团伙都被狠揍了一顿,然后捆绑起来扔到官衙门前,那些被解救出来的孩子和苦主全部涌至鸣冤鼓前击鼓申诉,一叠叠强逼签下的卖身契约和人口买卖账册被翻出来呈交到公堂上。这件案牵涉甚广,影响甚大,闹得沸沸扬扬,而御史刚好在城内暂居公干,案件的结果连路边的小贩都能猜得着,剩下的只是循例走办案的流程形式罢了。
  大北这下是解了心结,人轻松了不少,却也忙碌了起来。就是不知道在忙的都是些什么事儿。
  听得姑娘需要丫头,蔡志北办事效果非常高,让石头先候着两柱香左右时辰,便出门一趟带了四个回来,一股脑地塞上了马车。末了请石头转告小恒远,待忙过些天,他便回庄里带他去祭奠他们大姐……
  石头带着四个丫头跪见姑娘的时候,卢玖儿刚好在看厚厚的农历纪事。
  “赐名?”她侧头想了想,提笔写了几个字:
  雪、霜、霞、霓。
  石头一怔。这几个字,都有雨字在上头立着……莫非,姑娘这是在借名喻意,寄望日子风调雨顺,庄子五谷丰登?
  “姑娘英明!”石头眼神熠熠,对姑娘的佩服崇拜之心越来越盲目了。
  卫子谦近期的书信往来得挺勤,倒没说什么有意义的内容,只是问了下她人长高了多少、花籽长苗没有,然后就是附上一些制茶、腌存、酿造、制香这一类的制作方子。
  卢玖儿不免心里嘀咕,阿谦沾得书味儿多了,也变得附庸风雅起来。也罢,待得花朵真种开出来了,便试试这几个方子吧。
  眼看着秋收时节快要到了,得尽快确定接下来的田地要怎么安排,免得荒废了时日。但最重要的,还是要看市场。卢玖儿心里打定主意,到时候要再出一趟省府城,跟卫二哥好好商讨请教个一二。
  正这么想着呢,卫二哥便计算着卢永洪要到庄的时间,也恰恰地赶来了。原来也是想商量看看,秋收庄里预计能产出粮食多少,又能供给他们铺里多少。
  卫二哥听了卢玖儿的询问,不由得哈哈大笑。
  “阿玖阿玖,不用担心,你庄里只管种水稻庄稼,哥做的就是粮油生意,你有多少产出哥保证都先收你庄里的。”
  “那感情好,先谢过二哥。”卢玖儿闻言也笑了,“不过,我想着太单一不好。一来想多些品种,二来也想看看哪类能卖的银钱更多些。”
  不能将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呀,万一、如果万一,粮油铺生意不好,又或者水稻丰产或失收,这银钱都会少上许多,那庄里这么多口人的活计可怎么办。
  “这想法非常好。”卫二哥开店铺时日一长,说话也精明了不少,绝对不说打击人的话语,“这样吧,我给你写几张拜帖,都是铺子在城里的长期大客户,主要开一些茶楼和饭馆,你们都拜访一下,看有没有合作的机会。”
  “谢谢二哥。”卢玖儿甜甜笑着行礼。
  卢二哥受了,但正色道:“二哥只是介绍人,不能作保一定能成啊。”这些店都开起来有些年了,肯定早就有合作的供货源头。如果不是合适的时机,没有合适的保人,哪有能这么轻易介入。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阿玖明白的。”
  卢永洪今天才听说玖儿对下一造的田地有新的规划。他一向在经济上都是以保守为主,不赞成太冒进的做法。待得卫二哥的事情谈完,告辞离开后,他直接对玖儿道:
  “囡儿,我认为在前期未有宽裕收益的情况下,田庄还是以种水稻为主的好。”
  “可是单种水稻的话,资金流转周期长,而且产出过于单一,风险甚高。”卢玖儿微微一笑,摊开了田庄的图纸。“阿爹先别急,你且慢慢听我道来。
  先看这里。在挖的两个鱼塘已基本竣工,只剩下养殖的棚架搭建起来,便可以引水养鱼和饲养鸭鹅了。这几处鱼塘基上可以种植甘蔗,以蔗叶和蔗尾喂鱼。待得甘蔗成熟了,可以用来榨糖。然后,这棚架鸭鹅产出的粪便和塘泥,都是天然的上佳肥料,只需铲挖起来便能供蔗地和田地之用。
  您看这处草坡,一旦用篱笆围起来,就能再建个鸡舍,平日里直接开门在圈内放养即可,下雨天就用粗糠喂食。”
  小恒远这段时间的养鸡工作干得很好,已经小有收获,所以她决定做大做强。
  “另外的田地分成两半,一半照旧种水稻,可同时放养泥鳅。另一半根据市场需要再确定种其它的作物。所以,这就要麻烦阿爹抽时间与石头一道,去省府城里拜访这几位大客户,了解一下他们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先向他们介绍推荐我们的田庄产出。”
  对于做餐饮的食肆,鸡、鸭、鹅、鱼这些都是必备的食材,相信即使第一次拜访没结果,也能让对方留下初步印象,日后一旦有需要时,便能首先想到他们了。
  “这都还没影儿的事儿呢!”卢永洪心里一点底气都没有,难道他就这么空口白话跟人谈?“现在想是挺好,若是到后头出了差错,没产出了怎么办?拿什么给人家?”生意场上最讲一个信字,若是承诺好的事情最后没做到,就绝不会有第二次合作的机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