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九天揽月 第328节
又比如能诅咒别人,行三天霉运等等。
能有何种异力,要看自己体内,天生是哪种魔头比较多。
这个时候,武者自身的命令,似乎已经能够在虚幻的魔头中,树立出绝对的权威。
但实际上,人越是修炼,越是运用这些力量,魔也就越是壮大。
第三个阶段的降魔境。
就是在那些虚幻魔头的力量,全然成真之后,武者自身,又要时时刻刻,继续与之争斗。
在这种境界的武者身边,经常会发生很多怪诞之事。
叶无风自动,老猫溺水欢叫,青蛙出现在冬天,蜥蜴捂嘴怪笑。
烛火转为碧绿,影子离家出走,镜中似人非人。
所以这个境界的武者,行事放荡些的,干脆时常宣泄魔性,以便于自己将之降服。
担心宣泄多了,会被魔头反控的,则往往是要选一个地方,隐居深修。
黑头陀就是处在这个境界之中。
说来也令人想不到,他其实选的是后一条路子。
所以前些年,头陀岭行事肆无忌惮,近几年进入这个境界后,他出手的次数倒是越来越少,很是谨慎。
最近三年以内,他亲自动手杀的人,也就只有牛国成这一家子,还没敢顺着以前的性子,糟蹋尸体。
等到所有的魔头,都在长久的对抗之中,互相融合,就需要进行一次至关重要的突破。
这个时候,武者的身心暗面,已经出现了一个总摄大魔。
二者天然对立,只能有一个存在下去,必然要进行一次殊死博弈。
武者本身要是输了,那自然是身死道消,魔头也要逐渐还归无形,等于是同归于尽。
也就是说,魔头赢不赢,都得死,好像还不如继续蛰伏?
但魔头是不管这些的。
而武者若是赢了,从此就再非凡俗,寿命可以达到三四百年,举手投足间,号令天象,飞天踏海观赏万国,朝游北海暮宿苍梧。
如此人物,就被称之为陆行仙。
而在陆行仙之后,还有三灾境界之说。
黑头陀倒也不愧是昆仑正宗的弟子,对这些个境界,了解得颇为详实。
但苏寒山,思绪却不免有些偏移,心中有一种奇妙的震撼。
魔的力量,是不能为人所用的,这甚至是一个适应不同世界的共识。
因为武德世界的苍天意志,那样的广阔浩大,也根本无法转化被魔染之后的力量,只能予以消灭。
在大楚世界,据说万年以前,即中古前期,也曾经有一个极昌盛的时代。
有人族的绝世强者们,相约要反攻渊界,不愿意等到魔劫下一次爆发。
可是,武道前三境的不提。
就算是第四境玄胎,到第六境天人法相,这些人间真正的中层骨干强者,一旦进入渊界,战力也要大打折扣。
因为渊界到处都是魔气,自然法则与人间迥异,天地元气几乎无法被调动,纵然是修炼兵家九渊神魔者,体力消耗后,也无法补充。
少说要到第七境,修成小虚空秘境,既能保证自身的战力不受损,也能回补元气,却仍是无法供应给别人,甚至如果深入渊界的话,连他们自己也吃不消。
那场浩大的攻伐,最后只成了极少数顶峰人物的远征,因无法靠夺取地盘,发展门人,稳固人间延伸过来的势力,后继乏力,最后终究不了了之。
可是在这个世界,从武道的第一个阶段开始,就在一步步的化魔为正。
修炼到陆行仙的境界之后,更是彻底能够把魔气,当作人族的能源。
“如果不是太极印记发生变动,搞不好我们就已经直接掉在了渊界之中,所以才会竭尽所能,将我们带到这样一个世界吗?”
苏寒山默默思索,心中却还有一些别的猜测。
不过,这种降魔武道的价值,实在不可估量!念及家乡那边也是魔劫临头,苏寒山已经暗下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研究这种武道。
就算自己研究不透的,也要全力搜集,死记硬背。
“我之前就觉得这具身体有哪里不对劲,还以为是借尸还魂的缘故,毕竟我以前没有住过尸体……”
“但是现在想来,这个世界久远前必定经过剧变,人体内居然生来就具有魔头,可能这才是这个身体异样的真实原由。”
苏寒山捏了捏小孩子的胳膊,出神的想着。
“若是按我原先构想,设法以淬炼天梯、真形的步骤,来淬炼这个肉身,恐怕未必能够成事。”
“但全都不妨试一试,正所谓答疑解惑必躬行,即使不成,也能够多一手资料!”
第277章 金陵王府来做客
苏寒山花了半个多时辰,循序渐进,攻破黑头陀的本能警惕。
从不重要的地方,问到紧要秘密,譬如黑头陀本身师门秘法,又比如这三个山寨背后靠山等等,把想知道的东西,都盘问了个干净。
随后他一弹指间,送这头陀了了账,自己就盘踞在头陀岭上,修炼起来。
两日三夜的时间里面,他取用这头陀岭上的药材,提炼出精粹,配了许多金丹法酒饮用,让这小孩子的身体,变得气血充盈,经脉坚韧。
也是借着这个过程,苏寒山对这具身体各个部位的元气,掌握深入,按照自己当初的经验,做出一些适合这个身体的微调,就准备淬炼天梯。
不出所料,果然是没有成功。
在尾椎出现一点细微伤损的时候,他果断停止了这个步骤。
这足以说明,以常态的玄功吐纳之术,根本把握不到这个身体里,与生俱来的那些无形魔头,仿佛那些魔气,真的不存在。
但是,在这个身体,想要向更高层面进化的时候,就会因为欠缺了关于那些无形魔头的了解,而功败垂成。
苏寒山有想过,要不要靠着自己感受到的微妙缺陷,来逆推出身体里那些魔头的存在状态。
但是他稍一推敲,就发现其中工作量,庞大得难以估量。
七十二种诱魔法,从结果来看,信息量其实并不算很大。
可是,其中任何一套诱魔之法,源头如何阐发,细节如何增删拿捏,在历史上徐徐推敲出来的时候,所耗费的心血智慧,恐怕都足以填满一万座书库。
苏寒山想要凭借一己之力,来完成这些工序,属实有些自讨苦吃。
也怪他极爱武功,一时犯了痴性,才有不自量力、追根究底的兴趣。
但当下来说,还是直接照搬本土文明已经探究出来的成果,比较方便。
“就从倒悬火山诱魔法,开始试起吧。”
苏寒山定了定心情,白皙的手指,从小腹心口几个穴位,反复戳点,直至脖颈,肩,腰,额头。
每一套诱魔之法,也自然有对应的拳法,还讲究要练到什么样的状态。
苏寒山直接用精神搬运气血、刺激穴位,就能够达到把拳法练到相应火候的状态,然后骤然闭上眼睛。
这里冰天雪地,而且又是江南金陵,根本没有火山。
但是,苏寒山的精神观想营造出来的幻境,对于这个小孩子的身体来说,跟真实的火山,也没有什么区别。
他见过雪岭郡长乐山房的火山岩浆之气,研究过司徒云涛的地火吼圣真经部分奥妙。
这个时候塑造出来的幻境,甚至有着浓浓的硫磺烟尘味道,能够顺风飘到山下去。
头陀岭营寨中心,这一大片被夷为平地的地方,在随后的几天内,出现了更奇特的景色变化。
有时候红光滔滔,犹如处在火山内部,有时候风声呼啸,犹如在冬日悬崖之下,有时候又碧波滔滔,来回荡漾,似乎要溺亡生灵。
苏寒山心中有感,逐渐捕捉到了一些对应的魔气。
紫金山里面,另外两个山寨的人,这段时间一直没看到头陀岭的人出来活动,本来就觉得有些蹊跷,各自派人过来打探。
探子们见到山路及营寨里面,那么多倒毙的匪徒,已经心惊肉跳,又发现山顶上一大片异常的景色,更是骇然难言。
那玉雪可爱的孩童,盘坐在黄布之上,置身于那些水火风烟之中,岿然不动,本来该是一个十足的仙童气象。
奈何满山尸骸对比之下,硬生生把这幅场景,衬出了十足的诡谲邪异。
尤其是那些水火风烟,有时候不经意的一变,又显出鬼哭狼嚎之相,似乎有千百只被病痛折磨,似人非人,似鬼非鬼的事物,在里面晃荡。
那些平日里吹嘘自己手段残忍,喜欢以野兽猛鬼为外号,津津乐道,以此为荣的土匪探子,个个吓得面无人色,仓促逃走。
他们自然也就不知道,在他们逃走的时候,山顶上的小童,已经睁开了眼睛。
苏寒山眼中幽蓝的光泽,微微闪烁,已经在刚才那些探子身上,用金丹惰性元气,留下了极其隐秘的玄阴剑瘟标记。
自从经营五雷梦境以来,他的玄阴剑瘟,除了能够折磨中咒者之外,更是多出了窃听、定位的功效。
他得知降魔武道奥妙之后,心中大有欲求,听了黑头陀那些消息,便粗略定了个计划。
光明正大在头陀岭上,盘桓这些日子,也可以说是故意为之。
探子们无知无觉,回到各自山寨,禀报了头陀岭全灭的事情。
那两个山寨当家的,也是心头大震,亲自出了山寨,远远来观望了一下头陀岭上的状况,便带人直奔金陵城而去。
春秋战国的时候,楚威王熊商于石头城筑金陵邑,金陵之名源于此。
后来汉末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在此建都,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自此开始崛起。
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也相继在此建都,故而又有“六朝古都”之称。
到了大宋建国以后,这个地方分封给了曹家,百余年的经营下来,金陵王曹家的府邸,已经成为整个金陵城中心地带,最宏伟的一座建筑。
王府门前的两个石狮子,分别重达五万斤,眼神活灵活现,按爪露齿,威严赫赫,全然不像一般富贵人家门前的狮子那样憨态可掬,圆头胖脑。
所有行人,在门前这条宽大长街上路过的时候,都会感觉被两头巨兽居高临下,洞察身心,连大气也不敢喘。
铜钉朱漆大门,沉重坚实,寻常要八个壮汉,才能推动开合,高大宽厚的围墙之上,可以供人行走巡逻,王府四角,不乏高楼,正好可以俯瞰内外。
王府西南一角,有一片宽阔的演武场。
这时候正是下午,一天里面阳气最盛的时候,就算是冬日,人一活动起来,也有几分燥热。
金陵王世子曹英,站在演武场中,手上拿了一把六尺大弓,玉扳指扣住弓弦,缓缓向后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