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奇幻玄幻>我欲九天揽月> 我欲九天揽月 第590节

我欲九天揽月 第590节

  七代祖师温和道:“好,那就说正事。”
  “这个世界时光有问题,难怪我总觉得落点难以确定,刚才还是太极印记受到某种压力,遥感程度更强,才让我有所察觉。”
  无界庆云是对虚空维度的庞大影响,混沌光脑对因果有巧妙的运用。
  太极印记的特质,则是感应,是在有心理预期的情况下,遥感搜寻,寻找对应目标。
  所以这个印记要给混沌光脑提供支持,最好的选择,就是与七代祖师加强遥感,让他能够跟这边联系上。
  苏寒山之前主动推动太极印记,都没有达成这种效果,看来他对这个印记,离琢磨明白,还差了不小的距离。
  “我既然已经看出时光问题,就能用自身修为,调节无界庆云的运转,积蓄力量,等待贯连的时机。”
  祖师继续说道,“那尊原初魔王之胎,我虽然没有见过,但是历次魔劫的记录中,也出现过几尊魔王之胎,往往要当世真君亲自出手,才能确保剿灭。”
  “这种魔王是非常态的存在,不像一般魔族那样,有一个主体的、稳定的智慧思维,但它也不像魔怪那样智慧低下,你们对它的认知还是有所偏差。”
  “魔王的反击,未必会是本能的,还有可能是狡诈谋算的成果,越是靠近时间上游,你们就越要当心,即使处在这个混沌光脑的空间内,也不可松懈。”
  苏寒山刚要回答,整个空间忽然晃动了一下。
  靠,怎么说什么来什么?
  不对,应该是祖师已经模糊感应到什么,才会给出这种提醒。
  苏寒山反应过来,就发现混沌光脑外层的光轮,已经开始转动,还发出绵长的蜂鸣声。
  众人都被惊动,蜀道难来的最快。
  “光轮转动,就代表已经抵达新的历史节点,我们可以进入了。”
  蜀道难神色很是紧张,“但是以前,没有出现过整个空间震动的现象。”
  话音未落,最靠近光脑的苏寒山和蜀道难,这两个人已经被光脑一股玄奥的吸力吞没。
  也在此同时,整个空间再次震动了一下。
  茫茫山海,长城,江河,宫殿,城池,雪山,高原,丛林,荒漠。
  大地上的所有生灵若有所感,抬头看去。
  赤红色光芒带着滚滚云霞,自西向东,横贯了整个天穹,血色的云气轨迹,越翻滚,越扩张,越绚烂,仿佛压在城池上空,触手可及。
  “非虚非实,彗星之王,不在人间,不在天外的蚩尤旗,再度现世了!”
  海边的老道仰头观星,抚着胡须,“天下本就多事,从此更有倾覆之危。”
  北方的大城中,数千僧侣、十几万信众,正在听一位老僧讲经,满空金莲,香气飘荡。
  天象巨变,引起大众惊慌,一声木鱼,就压住了所有人心头的杂念。
  老僧默然无语,起身离开,心中默默算着方位,想着:佛祖的预言,即将应验了。
  皇宫中,乱发披散的长袍男子,一如既往,漠视着宫廷歌舞,天空中的蚩尤旗,也不能引起他半点兴趣。
  琥珀色的酒水滴落在琥珀色的刀身上,刀脊处却是森然的白骨。
  《吕氏春秋》《晋书·天文志》中,都有所记载:妖星,曰蚩尤旗,类彗而后曲,象旗。
  《皇览》曰:有赤气出,如匹绛帛,民名为蚩尤旗。
  那是赤红有角的彗星,划过苍穹之时,犹如一匹长长的红色布帛,在天际飘扬。
  天象不会坠落,但引动天象的人,是会坠落的。
  人和天象的方位,并不一致,却有着奇妙的联系,使真正的高人只要在一定范围内,都能感觉出来。
  蜀道难出现在一个山坳里的时候,就疑惑的抬起了头。
  “什么东西,这么大的红光?”
  “对了,刚才那一下震动,让我和苏兄落到了不同的位置,也不知道相隔究竟有多远。”
  蜀道难拿出苏寒山送他的通讯令牌,却发现通讯受到干扰,他皱了皱眉,抬头看去。
  前方的山峰上,身披铁甲的士兵延绵成片,乌压压的一大群,旌旗飘扬,战马嘶鸣。
  银甲红袍的虬须大将,没带头盔,手提一把大刀,目光沉沉的扫过来。
  “不愧是魔尊,看起来竟完全是个人族的模样,与寻常的邪祟妖魔,截然不同。”
  蜀道难听到他的话,挑了挑眉:“魔尊,谁?”
  “魔尊何必掩饰,蚩尤旗又名赤贯妖星,多少先贤都有过预言,妖星出世,魔尊降临!”
  提刀的大将指向天空红光,“你上应天象,其中的联系,再明显不过了。”
  蜀道难这糙汉眨了眨铜铃大的眼睛,拇指指向自己。
  “魔尊,我?!”
  第444章 九皇飞刀,四祖兵联法界
  那大将身边,还有一个中年男子,头戴雪白狐皮帽,帽子两侧各垂下九个绒球,串连起来,挂在胸前。
  他劲装武服,衮龙金边,腰缠玉龙带,手拿金羽明珠画雕弓,从服饰用度上来看,地位还在身边的大将军之上。
  只是那大将纵马提刀的气势太强,三军都成了陪衬,这个射猎之人也就显得很不起眼。
  他眼神有些闪烁,看了大将两眼,又仔细打量蜀道难,忽然笑道:“这个就是魔尊,本王看他相貌平平无奇,气息也是寻常,久闻世间邪祟妖魔,凡刚刚诞生或刚刚破封的,都处衰竭之中,要有一个壮大过程。”
  “大将军对区区一个尚处衰竭的妖魔,还如此郑重其事,未免有辱我东辽大国的威风。”
  原来此人乃是东辽国主荣留王,身边的就是东辽国兵马大元帅,盖苏文。
  西汉时期,海外扶余国一庶出王子流亡到东辽一带,聚拢生民,俘获奴隶,建立城邦,等到王莽篡汉时,其趁机攻伐郡治,称国自立。
  汉朝末年,东辽国寻求跟曹魏结盟,攻杀辽东公孙氏,结果曹魏军队大胜之时,东辽国又背弃盟约,偷袭曹魏,被曹魏反攻,几近灭国。
  无奈魏晋以来,九州大乱,东辽国除了跟慕容鲜卑有过一些摩擦外,几乎顺风顺水,再度壮大。
  尤其是慕容鲜卑破国流亡之后,大量军民被东辽吞并,遂有强国气象。
  等到中原隋朝建立,跟东辽国几次开战,让东辽国王室屡次上表称臣,可每次称臣不久,又去寻衅,国中实际损失并不大。
  反而是隋朝方面几番发动大军,国力损耗甚巨。
  但是军力强盛不代表王室强盛。
  东辽王室的权威,已经受到大元帅盖苏文的强烈威胁。
  最近,荣留王宣称是按照祖例,组织一起大的狩猎活动,要带王公大臣出行,结果廷议多次,却牵扯出这么多兵马同赴山中,可见朝局错综复杂到了什么程度。
  “邪祟妖魔,向来诡谲,不可小视。”
  盖苏文没有轻易被激将,平静地说道,“王上,我已经沟通军阵,布成大势,阻一阻他。”
  “弈剑大师虽然不在,嘉祥大师却正在都城,必然感觉到这里的变化,前来相助。”
  这两个大师的名号,并不是寻常对出家人的敬称,而是东辽国的敬封,从三代之前的国主,就对这两位礼敬有加。
  可是荣留王心中暗恨,这两个老东西,竟然都不肯明确支持王室,帮助王室铲除盖苏文。
  “哈哈哈哈,本王出来狩猎,这所谓魔尊落在本王眼前,正是天授,天命所归,不取反咎,何必等什么雅士僧人?”
  话音未落,荣留王猛的一拍胯下骏马,高头大马的鼻子里喷出紫红色火焰,整个头部刹那间化为白骨,又像是带了一张白骨面具。
  烈火熊熊,嘶鸣不绝,马蹄马尾,也全部呈现火焰飞扬的形状。
  荣留王乘着这样一匹烈马狂奔而出,气势恢宏,仿佛就是有连绵山脉挡在面前,也要一并撞开。
  这一下真是出乎意料,盖苏文只想到,国王想要激自己出手,跟魔尊拼斗,没有想到这个国王竟然有了这样的胆子,敢亲身去跟魔头交战。
  大军兵马多半不知道那么多的谋算,也不知什么魔尊云云,眼看国王亲自冲向那陌生之人,以为是国王要去狩猎那人,顿时军鼓轰鸣,欢声雷动。
  荣留王在马上大笑,抬手拉弓,身上也燃起紫红火光。
  蜀道难定睛看去,只觉得眼前的景象,犹如一幅古画。
  荣留王一人一马的紫红火光,陡然在这幅庞大的古画上扩张开来。
  焰色所过之处,画面没有被焚毁,而是全部变了一个样子。
  大地上没有了草芽,全部都是细嫩如婴儿的胳膊手臂,树林中悬挂着万千白骨,远山是人头堆起来的尸丘。
  铁甲骷髅士兵,七窍喷火,挥舞刀枪,跟随在荣留王身后冲锋。
  荣留王的弓上本来没有箭,他这样一拉开弓弦,无数尸骨亡魂身上的火光,就朝他的弓上涡旋汇聚,形成紫红色的光箭。
  鬼哭神嚎,哀鸣不绝。
  “大别王箭?!”
  盖苏文心念一闪,“原来他练成了这道神通,难怪敢冲出去。”
  东辽国的神话中,天地王是始祖神,天地王化生了大别王和小别王,由他们分别管理生者和死者的世界。
  小别王使诈,获得了管理生者世界的权力,但大别王的威严更高,不但掌管了死者的世界,还让亡魂的力量可以干涉阳世。
  东辽国的王室功法,就以大别王命名,修炼的时候要采集阴魂厉魄,用法器制造成八十八个地狱幻境,号称八十八别王殿,把这些魂魄拘禁在里面折磨,让潜力发挥到最大。
  每代国主死后,手上的亡魂都会往下继续传承,历代积累下来,威力已经非常可观。
  但是只有国主本人修成对应的不朽神通,才能把八十八别王殿收入体内,发挥出王室功法的最高威力。
  荣留王主动冲出来,就是想要大发神威,在万众面前加深王者的印象,让王公大臣的态度重新转向自己,让举国民众把自己当成神话中的大别王一样敬拜。
  他看出那个“魔尊”身上气息,不过是两种不朽神通,气息目前还很不稳的样子,即使能挡下、闪过大别王箭,也必定会有一些狼狈之相。
  到时候他再喊盖苏文出手,就不是大将护王,而是王者命令部下乘胜追击,威风全让他这国王占了。
  荣留王的心中存了这么多美好的幻想,以至于忽略了蜀道难眼神的细微变化。
  “拿这么多民众的灵魂练功?!”
  蜀道难眼神陡然一冷。
  他原本不介意跟当地人对峙交手时留点余地,多多交谈,探听消息,即使被称为魔尊,神情还是平淡的,这一刻,眼神却几乎冻结。
  荣留王放开了弓弦,却发现自己的箭,竟然没有射出去。
  紫红色火焰摇曳的速度,极速减缓,像丝绸一样,很慢很慢的波动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