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奇幻玄幻>我欲九天揽月> 我欲九天揽月 第592节

我欲九天揽月 第592节

  此乃如来佛祖亲传九大佛兵之一,万华金龙夺!
  这一佛兵刚刚腾空,顿时引起遥远感应,天际又升起三条佛光。
  琉璃戒刀,惊雷禅,雷音尺,在远处浮现,极速朝这边靠近。
  佛光浩荡,封天锁地,常人却难以察觉,仿佛从现实世界,剥离出另一层世界。
  尘界之外,更有法界。
  这一日,如来九大佛兵中,竟然有四件出世,成就法界,势欲封魔。
  传闻魔尊善剑,锋芒无双,险些破界而出,被四大圣僧合力重创。
  魔尊性情大变,再度出手,又被重创,伤而复起,再伤再起,伤势多次不翼而飞,情形诡谲万分,令人胆寒,终于遁逃无踪。
  第445章 相隔昼夜,主动当把魔尊
  “这里是……”
  苏寒山出现在一片城墙上,先取出令牌,尝试联系蜀道难,却受到干扰,联系不上。
  向外看去,只见远有漠土,近有绿洲,数百里蔚蓝湖泊,寒气森森,波澜起伏。
  他手掌按在城垛之上,转瞬间已经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这里是碎叶国,依靠巴尔喀什湖附近建立起来的小国,全国总共数十座城池。
  当地人主要种植小麦、葡萄,林地稀疏,气候寒冷,常穿毡帽厚衣。
  从西汉以来,因为这个地方是丝绸之路两条干线交汇的地方,所以诸国商胡杂居,集市很多,有一种野性的繁荣。
  但是现在,这些集市都空空荡荡,街上风吹寒雾,各家各户闭门不出,方圆数百里,都隐隐约约能够听到蹩脚的念经声。
  显然是很多对经文并不熟悉的人,躲在家里,在一种念力的引导下,磕磕绊绊,跟学念诵。
  这股念力也发现了苏寒山的存在。
  空中金光一闪,城头上就多出一个青年男子的人影。
  他头缠白布,眼睛不大,但瞳仁明亮,显得很有精神,皮肤呈现一种深褐色,衣服能够遮住前胸后背,但把双臂完全暴露在外,下身则是一条松散散的长裤,脚踝上佩戴着好几个金银环饰。
  “贵客是来自中原吗?看起来是一位很有力量的人。”
  年轻人做了个抱拳的礼仪,“在下戒日者,来自天竺。”
  苏寒山自报姓名,说道:“这个地方,离天竺很远吧?”
  “我们是想要去中原的,昨天路过这里,正逢妖星出世,湖中有大魔出来作祟,因此在这里滞留。”
  戒日者说话间,抬头看了看天。
  现在是白天,天色明亮,但抬头不能直接看见太阳。
  天空中最显眼的是淡淡的红色霞光,比较奇怪,这霞光不在东方,不在西方,是从天空中间延伸过去。
  仿佛在苍天之上横冲直撞,碾出了一条大路,把天穹分成南北两个部份。
  苏寒山也注意到了这一条轨迹。
  他镇压五灵魔神之后,磨灭了这么久,还有五个拳头大小的魔种没有磨灭掉,内部蕴含的不朽魔气成分已经不多,主要还是宙光业力。
  跟蜀道难那种从微末时就受宙光业力加持的情况不同。
  苏寒山修为有成,才接触这种力量,秘境中镇压了五份相关事物,来到这个历史节点后,又感受到了混沌光脑带来的业力加持。
  对于这种力量的敏感程度,他要比蜀道难高得多。
  几个呼吸之间,他就肯定,天空中那条所谓的妖星轨迹,是宙光业力造成的。
  但这股力量的主体,本就不在这个空间,又早已远离,苏寒山也捉摸不到太多线索。
  他问道:“天空中那条轨迹么,为什么称之为妖星?”
  “老兄真是中原人吗?连这个都不知道。”
  城中又飞来两道人影,落在墙上。
  两人年纪都不大,一个白衣劲装,头发束得很紧,颇为俊秀,嘴角挂着一点微笑。
  另一个皮肤略黑,身材壮一些,腰胯长刀,英气勃勃,刚才开口的也就是这个人。
  戒日者介绍道:“这两位是我的同伴,带刀的是寇仲,另一位是徐子陵。”
  苏寒山心中微动,原来是这两个人,就不知道这两个人的际遇,是跟谣言中差不多,还是像宁采臣那样,出现很大变化。
  寇仲抱了下拳。
  徐子陵拱手说道:“妖星又叫蚩尤旗,在中原典籍上浓墨重彩,多次提及。”
  “每次妖星划破长空,大地上都有很多邪祟妖魔出来作怪,狂性大发,仿佛受到魔中君王的感召。”
  “还有一些隐秘预言,声称妖星出世的时候,会有魔尊降临。”
  寇仲哈哈一笑:“以前蚩尤旗出现那么多次,要是每次都有魔尊,这魔尊也够不值钱的。”
  “不过,昨天这一次蚩尤旗的异象,规模之大,远胜于任何一次历史上的记录,要真说有魔尊,只怕这一回才……”
  寇仲说到后面,语气也逐渐严肃。
  “妖星感召,导致群魔发狂?”
  苏寒山看向那座大湖,视线悠远,看到湖底仿佛有多条蛇蟒结在一起的巨大阴影。
  “这大魔潜力未尽,似乎是在隐秘处酝酿良久,但还没有发育完整,就提前出世。”
  “也许,蚩尤旗并不是他们的君王,而是他们的克星,所以蚩尤旗出现的时候,他们被削减了潜力,才会惊惧发狂。”
  业力没有自然而然融入整个历史节点中,而是被逼迫形成什么蚩尤旗,无法彻底降世,肯定有魔王的手笔在其中。
  如果昨天他就已经来到这个历史节点,亲眼目睹妖星划过长空,应该会有更多收获。
  寇仲好奇道:“魔的潜力上限,你还能看出这种东西?”
  徐子陵也有些狐疑:“历代高人对蚩尤旗的认知,似乎都与兄台有些不同。”
  苏寒山还在揣摩霞光,漫不经心道:“哈哈,我这一脉对降服魔头比较有研究吧,我随便说说。”
  寇徐二人不经意的换了个眼神,寇仲维持着笑容,说道:“说来,苏兄的气息渊深难测,我们在中原却没有听说过你的名头,莫非是向来行事隐蔽的圣门中人?”
  苏寒山忽然说道:“三位引领碎叶国人念经这么久,不只是为了守护他们吧。”
  “你们有什么宝物,遗落在那大魔肚子里面,想要靠众志成城,让那宝物发挥威力,给大魔来一记狠的,你们再趁势下手?”
  他指向湖中,“你们的谋划快生效了,还是速速行动,不要错失时机。”
  就在他这一指之间,湖中心的区域,正好波浪沸腾。
  细细的金色佛光,从湖底透射出来,水面上飞出一个个汉文经句,佛音大作。
  寇仲扭头看去,大喝一声。
  音波如刀,湖面上裂开一条近两百里长的大裂缝,直通湖底。
  水波分开,湖中盘踞的怪物也露出了真容。
  乍一看,那是数百个形貌枯槁的老人,高低错落,悬浮不动,如同围成了一座城墙,全部人脸朝外。
  但从上空观察,就能够很轻易的看出来,所有老人背后,都连接着长长的肉质触须,触须的颜色近似蚂蝗,也如同蚂蝗一样黏腻。
  数百条触须的尽头,是一个小山般的青黑色肉丘,佛光如今正是从那个肉丘内部,透射出来。
  感受到湖水被分开,这怪物体表的肉质一抖,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爆发出一阵尖锐的鸣响。
  寇仲一步迈出,身影飞逝而去,手里的刀已经出鞘,双手高举,身体在空中瞬间轰出上百道音爆气环,风雷大作,奔腾狂啸,抵抗怪物的暴鸣。
  粗略一看,他这样举刀高速飞行的状态,滑出的轨迹就是一个直线。
  但眼力高明的人就能看出来,他飞行的轨迹,其实与天空的弧度几乎完全吻合。
  “吃我一刀!”
  他看起来爽朗粗鲁,比较话多,可是一旦有了出手的时机,动作却最是果决,没有一丝赘余之处,出刀如同代天而行。
  那个魔怪被这一刀击中,肉球上绽放出一层层褶皱,向下垮塌,转瞬之间,竟然变成了一个扁平如影子的状态。
  连同它所有的触须,触须上连接的老人尸体,也都有一种从立体空间,跌落到平面的状态。
  寇仲刀上的力量,没有伤到这个魔怪一丝一毫,只将湖底轰出一个大陷坑,足有十里方圆,这还是他收力收的比较快。
  “可恶,怎么还是这样?!”
  寇仲脸上露出懊恼之色。
  昨天他们路过这里的时候,察觉大魔出来作祟,本来三人合力,以为可以稳稳当当,将之剿灭。
  没想到,这尊大魔竟然能够化身为完全没有厚度的影子,一个出其不意,反而吞掉了寇仲身上携带的禅宗二祖慧可的舍利子。
  三人的攻击对其无效,试图把这尊大魔收进鬼神领域,利用那个天地法度本就不均衡的地方来消灭它。
  但这大魔化为影子之后,又极为机警,来去无阻,根本不进他们的鬼神领域。
  没有办法,他们才想到了集结众人念诵经文,希望能够里应外合,借助禅宗二祖的舍利子,阻碍这尊大魔的天赋神通。
  徐子陵忧虑道:“戒日太子,你是天竺的众多国王、王子中最具智慧的人,这大魔也跟天竺有关,你有没有什么别的办法应对它?”
  戒日太子摇了摇头。
  “当年佛祖在世的时候,虽然宣扬佛法,与很多国王交好,引得众人追随尊敬,但是佛门还是无法与历史悠久的婆罗门教相提并论。”
  “可是佛祖灭度后,佛祖的弟子利用他的舍利,和他的平生事迹,整理经文秘法,无意中得到佛遗留的指引,铸造出九大佛兵,威风无比,声震千国,婆罗门教,逐渐就落入下风。”
  “到了数百年前,也就是中原汉朝时期,婆罗门教出了一位大智者,教导出一大群高手,痛定思痛,认为要击倒佛门,必须窃取佛兵,化为己用。”
  “那位婆罗教主,令当时的僧人也都愿意与他论道,被他设局欺骗,将九口佛兵,一口气盗走四件。”
  “佛门因此跟他爆发了战争,没等他弄懂佛兵用法,也带上四件佛兵追杀,且战且走,死伤惨重,最后两方残余的寥寥几个人,都进入了中原。”
  “婆罗教最后只保住了两件佛兵,在中原改头换面,如今称之为极乐正宗。”
  “另外六件佛兵,至此,全部都在中原佛门之间流传。”
  戒日者沉重的说道,“巴尔喀什湖,本是一片平原,就是他们双方进入中原前的最后一个战场,一战打出了这座湖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