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九天揽月 第712节
可是现在,三道不朽人形,围着金印丞相团团乱转,刀光剑光,如走马观花一般,杀得他心惊肉跳。
让他连苏寒山的袖角都摸不着。
毕方使者那边,同样遇到了三个不朽人形。
其中一个根本看不清人影,来去之间如同一头金乌,施展出速度暴烈都达到极致的拳劲,那是曾经跟天都仙府初代纯阳峰主论道的太华山人。
三招太华拳法名震天下,从他成名到他死,从来只有三招。
另有一人,银甲黑袍,左手持刀,右手持剑,刀色冰寒如风霜,剑色沉黑如墨云,起手就是《军神三绝》修炼到了巅峰的表现,摩诃无量走到极致才能诞生的不朽神通——神舞之秘。
这是足以遨游光阴长河颠倒因果时序的刀剑秘术,大楚皇朝军神的特征。
当年大楚开国时期,军神的实力还在范太师之上,是整个大楚仅次于项皇的绝强者。
最后一个最是可怕,看着像是一个劲装武者,又恍惚像是一只猿猴,怒发如焰,手持一根红漆金头大棒。
自在极意神通,撼动大道生成缝隙,就是在身周自带一片混沌区域,神出鬼没,每一棒都仿佛是燃尽所有才发出的力量,但下一棒又是这样,无休无止。
三道不朽人形,都是以速度著称。
三个围攻一个,把整片区域打得混混茫茫,无法观测。
苏寒山这个时候持剑对上的,自然是龙道魂。
龙道魂双手甩出,成千上万的八景斩仙神雷疯狂飙射出去。
中空的八卦图形飞旋斩切,跟碧血鸳鸯剑不断碰撞。
苏寒山仗剑在其中冲杀,忽然又是一招天都剑仙真法。
天地清冷,云中电光。
龙道魂的变时为空之法,同一时间只能出现八个,但如果这八个有了缺损,被暴力撼动时空遣返而走,那么他还有别的时间点,可以立刻召唤填补过来。
可是苏寒山的剑不一样。
天都剑仙之道,一剑破万法。
刚才的日练月练衔接篇,就是专破时空类的手段,一剑过去,关于这个敌人的时光概念,都会出现衰竭之兆。
三个龙道魂本来就在干涉时光,要承担一定的压力,面对这一剑,有心闪躲,也闪不出这一剑的影响力。
其中两个顿时也消失不见,剩下的一个龙道魂,竟感觉跟其他时间点的自己,联系减弱了不少,难以有从前那种,直接可以触动,抽调利用的感觉。
“你同时调动这么多不朽神通的痕迹,还能再用天都剑仙真传?!”
龙道魂也是面露惊容,手上却是半点不停,千千万万的拳影跟对面的剑光碰撞不休。
之前所有消失的龙道魂,其实都只是身上干涉时空的那股力量,被别的力量击破,被遣返回了原本的时间点,没有一个真的受伤。
因为古道魂炼制这个分身的时候,所用的材质实在是太奢侈,龙伯雷府至高传承中的血池和战甲。
可以说,光这个材质就跟一尊完整的玄帝荒神没有差别。
何况驾驭这个分身的,是九阶强者的意识,能把这个分身的潜能完全发挥出来。
苏寒山连连运用天都剑术,都斩破不了这个分身,最多只在对面双臂上,留下一道道刺眼的惨白剑痕。
反倒是他自己,也被对方的拳劲,震得七孔之中都有了血痕。
就算他的分身能够运用太上不朽神通,毕竟本质也是弱了些,扛不住龙伯八景雷法。
王长弓陡然发箭,逼得龙道魂分出一手应对,胸前便时不时的会中一剑。
“没用没用没用的。”
龙道魂的拳法越打越顺,就算身上中剑,也在瞬间有八景雷法闪现化解。
“别说你这样跟我交手,就算你刚才召唤的所有不朽痕迹,全部用来围攻我,我也不会败!!”
他不会败,苏寒山可能也不会败。
但是星辰三界已经离渊界人间越来越近,如果不能唤醒皇世云蝶,天都方面独木难支,再怎么也算不上是赢家。
苏寒山不管不顾,依旧全力出手,龙道魂与他对抗的同时,却还在防备着变数。
金印丞相和毕方使者都有底蕴,肯定是要爆发的。
苏寒山很有可能想要利用那两家的底蕴。
龙道魂当然也会防到这一点。
他们都在全力出手,心思又都好像有一分飘出体外,游离等待。
最早的变动,来自毕方!
渊界人间如今的主流武道体系,综合了上古时代的很多修炼道路。
几乎可以说,如今的每一个境界,单拿出来,都是上古时期一整类修炼道路的缩影。
比如武道第三阶的真形,其实就是从九渊神魔之道中简化出来的。
只因九渊神魔之道修炼太难,又需要看天时如何,只能在少数人中艰难传承。
武道第五阶的神府,是来自于上古时代的圣贤道场。
那时候的人,有些既不练气也不练体,天生心念敏感,思维纯净,观摩万物,编辑成册,神魂就渐渐壮大,所居之处的自然景观,都能随心变化。
这条路子,往往要在艰苦贫瘠的大环境中,感受那种时代的贫乏,才能在净中生慧,产生一种要在贫瘠现实外,创造丰富的心灵世界的想法。
后来中土八荒大多地方,都有了长足发展,并不适合这种路数。
只有西极三洲的佛门流派,在某些地区因为环境因素,还保留了这种修炼道路,只修念力,不修元气的。
但不管是真形,还是神府。
在天下修炼之道,蜕变成当今主流体系的时候,那两种路子的缩影,都无法作为最初的根基。
只有气海!
只有这个道路,可以作为一切的根基,以便于在之后的修行过程中兼容别的所有道路。
可能有人天生身体瘦弱,不适合练体的道路,但是只要猛烈的呼吸几次之后,猛然屏气,发狠出拳,也能够体会到比平时更大的力气。
可能有人不那么聪明,思维灵魂没有那么冷静,但是只要故意放缓呼吸,控制节奏,也能够平复一些情绪。
吞吐气息,积蓄成海,控制吐纳,消化营养,这才是最初,最适合所有人的道路。
气海这条路,是有可能一以贯之,从一阶一直走到九阶,甚至走到十阶的。
唯一的问题,是在上古时代终结之后,没有了那么多种多样的资源,可以供人们在寿命终结之前,从这条路上取得足够的成就。
可是对于某些从小就出生在圣地,背靠宏道者的人物来说,这个唯一的问题也不是问题。
因此,每一个圣地之中,都还会有那么一些人,走着上古炼气士的路子,专修气海。
不需要他们复刻单凭气海走到九阶十阶那样的奇迹,只需要他们在气海之道走不下去的时候,吸收试练异世界的资料。
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研究,从气海这个最初的根基上,揉和宏道者从其余世界带回来的体系,会长出什么样的新分支。
同根而生、养分不同的新枝,更有利于给渊界人间的主流武道做对比,不断修补优化。
对于这类强者来说,他们享受了那么多的培养,又是在先前的道路走到了瓶颈,不得不转修的时候,接触异世界的体系。
没有什么强制逼迫,好像算是很幸运了。
但是所有这类强者,心中都难免有一份不甘。
佛门有句话叫“浮屠不三宿于桑下”,意思是说,真正有德行的人,如果连着三夜,宿在同一棵桑树底下,就可能对这个桑树产生一点眷恋,不利于继续苦行。
所以,浮屠不可三宿于桑下。
而那些修炼上古气海之道的强者,修炼了那么久的上古之道,对于原本的道路,又怎么可能没有感情呢?
从现实中说,他们都接受了变化,但是内心深处,都或多或少的不甘于接受这样的变化,愤愤于为什么自己不能在原先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气海之道在整个渊界人间的文明史上,地位都极为特殊,这些最后的奉行者,牵连到的因果也是无可计量。
他们的不甘汇聚起来,为了最初的引子,最后诞生出了奇特的生灵。
灵洲圣帝感应到了这个生灵的存在,将它点化,就有了中土八荒皆知名的,毕方大使者。
上古的道放到现在已经不合时宜,艰难前行,犹如只能单足挣扎,因此名为毕方。
他甚至不具备完整的人形,但他却天生适合气海之道的修行。
一阶武者的气海境,最多修炼到一息三十六转。
毕方大使者的气海之路,走到今天,能在一息之中,运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转!!
他的真气运转到这样的速度,已经隐隐超越了光速。
以这样的真气去运剑,他根本不需要思考什么复杂的神通,每一剑都是可以短暂跳脱时空的攻击。
就算是那三大不朽人形的围殴,都具备他们生前的不朽神通,毕竟已经不具备他们生前的大虚空秘境,根基上还是要差了一些。
毕方使者以一敌三,越战越勇。
他的身形飘忽来去,手中拐杖之剑,越来越显得深邃,心情却越来越难以忍耐。
气海之道吞吐天地,内气越快,心也越烈,这是上古之道,要重现荣光,现在却被三个走主流武道的死人压制,是可忍,孰不可忍!
“气海周天……”
毕方使者的内功速度,再度增加,一息之内比平常的巅峰状态又多了一转。
当那一抹神光在他体内完成循环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听到了天地万象,为那一抹神光运行而产生的尖啸、欢呼。
自上古以来,终于又有人以气海之道触及了这一步,极久远前的气道强者残留在世界上的痕迹都因此而活跃了几分。
“一百万转!!!”
这一转,跨过了质变的界限,触及了无量的真意。
整片战场,被这一抹光骤然撕裂,围攻毕方的三个人形,烟消云散。
毕方整个人的轮廓,都带着一种撕裂时空,冲击混沌,最后拉扯出来的黑色线条感。
只有两个位置不同,一个是他手中的剑,发出极致纯粹的红芒,还有就是他背后左肩胛骨向外扬起的一片硕长羽翼。
这是灵洲圣帝从自己的千翼本体上,折下来的一支金翅,早年精心炼化之后,赐予了毕方大使者。
在整个炼化过程中,金翅上所有别的效用,全部都被转化过来,只剩下最后一个效果。
就是保毕方大使者,在使出一百万转的剑之后,仍能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