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惊悚推理>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第233节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第233节

  本来押的是它。
  但没想到,花灵反而后来者上,先它一步。
  “早些进入炼气关,也好吐纳故新,将尸气驱散。”
  之所以传它筑基功,还有一重原因,就是因为在瓶山时袁洪偷食了太多棺中尸气。
  也就是命大。
  但尸气一旦残存的时间太久,浸入骨髓,到时候神仙难救。
  一入炼气关,便能够吞吐天地灵气。
  对它而言,不仅仅是修行破境那么简单,同样也是在修命。
  “是,主人。”
  听到这话,袁洪心神一凛。
  这也是它当下最为关切的一件事。
  在瓶山偷食尸气,那是无奈之举,如今得到了正统道门修行法,它怎么还会不懂,尸气对自己损害何等严重。
  尸气蚕食生机。
  到时候,它就会变得和棺中尸没什么两样。
  “行了,你知道就好。”
  眼看队伍已经进入山林,陈玉楼也不耽误,示意它跟紧,他则是直奔队伍最前方而去。
  因为之前那场天崩。
  山谷里随处可见的断树,横在路上,再加上这地方少说一千多年没人来过,根本找不到路。
  全靠一帮伙计,提刀强行开辟出条路出来。
  “掌柜的,你看,这是条路?”
  刚走近,就看到几个伙计围在地上研究着什么。
  陈玉楼低头看去。
  只见拨开的荒草下,被人用青砖铺出了一条宽阔的路。
  不过却并非深入山谷的方向。
  而是横在密林中。
  “断虫道……”
  看到它的一瞬间,陈玉楼便脱口而出。
  “断虫?”
  几个伙计听得一头雾水。
  陈玉楼也没多解释。
  这是献王命人在墓葬外沿埋下。
  顾名思义,就是防止虫谷中的毒虫鼠蚁进入古墓,毁坏棺椁。
  遇到了它,就意味着他们距离入口越来越近了。
  “不用管,都加把劲,快了。”
  “好嘞。”
  听他都这么说,一行人哪还敢多问。
  沿着他所指的方向,继续埋头开路。
  到了这里,山谷地势已经越发开阔,呈现出喇叭状,前方密林中水气深重,加上刚刚天崩滚落的冰雪。
  没多少潮热。
  反而给人一种阴冷感。
  一过断虫道,四周林子也变得寂静无比,再听不到鸟叫虫鸣。
  又往前走了半刻钟。
  前方一下豁然开朗。
  这么说也不对,因为地上堆满了断裂的枝叶,让人有种无处下脚的感觉。
  不过……
  却无人在意这些小事。
  因为所有人的视线,都被正前方那株高耸入云,足足十多人合围才能抱住的古树吸引。
  如云的树冠,将方位几十米范围内尽数笼罩。
  也难怪这里比别处空阔。
  那些林木根本没有生存空间。
  只有满地不知名的杂草,以及依附古树而生的藤萝,从树梢上垂落下来。
  “老天,这得有上百米高吧。”
  “得多少年才能长得出来?”
  “咦,树被炸断了一截啊……”
  众人围着古树啧啧称奇。
  一个是这树实在惊人,另一个也因为它是极其罕见的榕树。
  这一路走来。
  遮龙山密林中长的多是云杉或者落叶松。
  这株榕树实在显眼。
  不过,刚绕了半圈,很快有人就从另一面,发现了一道惊人的裂缝。
  “不对!”
  “树里头好像有东西!”
  第112章 绛血玉棺、半池血水
  此刻天色将暗未暗。
  太阳已经下山,只剩下漫天红霞,映照的山峰如血。
  借着昏暗的天光,几个伙计好奇的盯着榕树上那道裂缝。
  这株老树长得本就诡异,一根双生,古人称呼这种现象为生死树或者夫妻树。
  从长满的青苔绿藓看,树干原本就是如此。
  只不过,先前那场天崩,看情况应该是恰好有盏孔明灯飘落到了上方,爆炸引发的震动,无形中又将裂缝增大了几分。
  所以,此刻透过缝隙看去。
  能隐隐看到树内中空……还有一道淡淡的姿色光晕。
  “风灯,快,那盏灯给我,这树里头好像藏了什么古宝。”
  那伙计紧紧贴着树壁,觑着眼睛往里看。
  除了那道紫光外,似乎还横放着一座石台样的东西。
  能被人刻意埋在树内,想来绝对不差。
  说不定就是那个献王命人藏下。
  身后人看不清情形,但听出他声音里的激动,赶忙摘下背篓,取出风灯点燃递到了他手中。
  哗啦——
  摇曳的灯火一起。
  光线慢慢驱散树洞内的昏暗。
  那座石台样的东西,也渐渐露出了原貌。
  那伙计瞳孔一下瞪大。
  连带着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鬼日哦……他娘的是口棺材!”
  “棺材?!”
  听到这话,身后伙计眼睛全都亮了起来。
  要是寻常人,见到棺椁都被视为不详,生怕沾染了邪祟禁忌。
  但干他们这行的,吃的就是死人饭。
  却有另外一套说辞。
  叫做见棺发财。
  “格老子的,让我也看看。”
  “是口什么棺材,会不会就是献王棺?”
  “献王葬在树里头,不应该吧?”
  “你懂个什么,就一蛮夷小国的王,当他是皇帝呢?”
  “好像也是……”
  一帮人纷纷向前挤去,想要看看树洞里究竟是个什么情况。
  这一趟大老远从湘西,一路奔波至此,花费了多少心思,谁不想瞧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