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惊悚推理>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第314节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第314节

  而今,他们一行人中,老洋人、红姑娘都还隔着一扇窗户,始终无法捅破窗户纸。
  要是能再得到几枚金丹。
  岂不是能一蹴而就,推开窗户得见青天?
  “准确的说,应该是流汞朱丹吧。”
  鹧鸪哨摇头一笑。
  从踏入修行后,他再去翻阅那本搬山秘录,从中已经能够看出许多以往不懂之物。
  以往,他只知道一炉水火炼金丹,成就长生不老身。
  所以认为凡是道门法炼的丹丸,皆可称之为金丹。
  实际上这其中有着太多区别。
  以瓶山为例。
  相传当年始皇帝出巡,在东海之滨见到了传说中的仙山,山上仙人手持长生朱丹。
  也正是那一次海市蜃楼的奇景。
  让他对仙人不死之说深信不疑。
  一边派徐福率五百童男童女,远出海外,寻找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向仙人求取不死仙药。
  另一边。
  则是召集六国术士。
  于瓶山建造地下仙宫,上手炼制不老丹。
  只是……
  能够让人一朝登仙,自此长生久视,朝游北海暮苍梧的金丹,又岂是那么容易?
  所以才会造成,历朝历代,皇帝强行征辟有道行的真人,又将天下数得出名头的大药灵草,不要钱似的送去,结果却炼不出一枚长生药。
  因为那是道门朱丹。
  而非仙人金丹。
  两者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
  尤其是流汞朱丹,必须配合道门修行法。
  否则非但不能长生,服之甚至会受铅毒侵袭。
  但皇帝又怎么会理会这些,只会觉得道人无用,强行吞服,最后落个短命的下场。
  “不过,朱丹也好,金丹也罢,若是能够得到几枚,于修行绝对大有裨益。”
  不等花灵回答。
  鹧鸪哨便已经自言自语道。
  金丹那可是仙家之物,寻常人哪能得以一见?
  一枚朱丹。
  便足以让人挣脱枷锁。
  对他们这些而言,也是修行的无上灵物。
  搬山一脉传承多少代人,倒斗无数,道家法器、道门秘术都找到不少,但朱丹却是始终不曾寻到一枚。
  可想而知此物之珍贵。
  瓶山自古就是皇帝炼丹之地,出现炼丹炉,小金丹还在情理之中。
  但此处……
  只能说献王此人手段确实非同常人。
  毕竟那时,滇越之地还处于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的时代。
  他竟然就有着远超同代人几百甚至上千年的眼界,一心求取成仙。
  风水寻龙、阴阳之气、道家三生,而今又出现了一炉金丹。
  中原人几千年才勉强摸索到的一点东西。
  献王几十年,便将其尽数搬空。
  不过,想到壁画中那颗供奉在殿内的雮尘珠,鹧鸪哨又觉得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雮尘珠最大的能力,便是幻化以及转生。
  在族中最为古老的传言中。
  得到雮尘珠的人,能够与神相通,拥有着不可想象的能力。
  或许,那座幽潭观湖景般的画卷。
  就是献王通过雮尘珠看到。
  所以,他才会不计代价的试求长生不死。
  “师弟,探钩。”
  暗暗吞了口气,鹧鸪哨迅速将心头杂念压下。
  这座椁室中机关诡异。
  时时变幻。
  万一耽误太久,丹炉再次被石壁吞噬,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好。”
  老洋人沉声应道。
  当即提着灯,从他身后的竹篓中,找出一把钩爪,造型古朴,与探阴爪有几分相似。
  不过,钩爪晦暗不明,在灯火下泛着厚重色泽。
  非金非玉。
  似乎是什么野兽爪子制成。
  因为用的时间太久,钩爪表面都被磨出一层包浆的物质。
  借着一旁风灯,鹧鸪哨不敢迟疑,手握探钩深入炉中轻轻拨动。
  很快,几颗丹丸便从中滚了出来。
  老洋人也不慢,早已经取出一只玉盒。
  丹丸滚出。
  恰好落在盒中。
  没多大一会功夫。
  便取出足足五枚。
  其余皆是紫白相间的泥土。
  应该是丹药被毁,积落而成。
  看的鹧鸪哨心如刀割。
  都是好东西啊。
  多少年难得一见。
  就这么化为尘埃实在可惜。
  他还在怔怔失神,花灵已经凑近去看。
  五枚丹丸,静静躺在盒底。
  除了微微的刺鼻汞味外,就是一股大药的清香气息。
  几乎是扑面而至。
  不过,朱丹色泽却是不尽相同,有些色泽莹润,通透如玉,也有质地晦暗不明,呈现出灰白之色。
  “只有三枚真丹,剩下两枚坏了。”
  就在她错愕间,一道温和的声音传入耳边。
  从石壁上收回目光的陈玉楼,神识一扫,便已经心中有数。
  “三枚么?”
  花灵眸光微微一黯,不过瞬间又亮了起来。
  五出其三。
  这已经算是极为不错了。
  要知道,瓶山丹井下那只炼丹炉里才一枚完好无损的金丹。
  那还是传承了一千多年的炼药地。
  换做其他地方,一枚都难如登天。
  “陈大哥,是因为水龙晕么?”
  花灵歪着脑袋,轻声询问了一句。
  “聪明。”
  见她这么快就能想明白其中原委。
  陈玉楼眼中不禁闪过一丝赞赏之色。
  作为天下罕见的神仙穴,仙气行乎其间,龙脉生气源源不断,不漏不泄,水雾虫蚁不侵。
  加上遮龙山本就是难得一见的地势。
  龙山入云、虫谷深陷,覆压百里,隔天断世,三水膴膴,堇荼聚首。
  所以,即便身处玄水碧潭之上,整个献王墓内外通透,丝毫不受水气侵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