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惊悚推理>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第444节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第444节

  按照时间线算的话,归墟古国可以延续到几千年前的夏商时代,到西周时,国力更是达到了鼎盛。
  借助于水中龙火铸造神器。
  只不过,从周天子令其造归墟卦鼎后,这个海中古国便渐渐归于没落。
  到了秦汉时代。
  更是几乎一度消亡。
  一部分人继续生活在海底,更多的人则是上岸,渐渐衍生成为疍民。
  而法家古镜现世的时间。
  却是战国时代。
  这么算的话,法家祖师前往归墟古国,请动归墟之民为其铸造铜鉴,似乎也能说得通。
  只是,若是如此,结论就和紫阳山相悖。
  “紫阳山……”
  陈玉楼眉头微皱,敏锐的点出此处。
  但念头才起,他又不禁苦笑着摇摇头。
  要只是时隔百年千年,或许还能找得到,但几千年过去,沧海桑田,先秦时代的古地名,早都不知道更改了多少次。
  不说别的。
  光是他听过的紫阳山。
  就要三四处。
  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吴山东南第一峰。
  不过那一处的紫阳山,最早也只能追溯到元朝,因为山上建有紫阳庵,方才有了紫阳山之名。
  在那之前,书中多称其为瑞石山。
  想要准确找到先秦时代的紫阳山,难度不异于登天。
  这年头交通不便,消息也极为闭塞。
  一如之前在瓶山丹井棺山中,遇到的那位青池道人遗蜕,按照墓志铭和棺壁照影中所留,他自述为青池山人。
  但事后,陈玉楼特地让人去江湖上打听过。
  几乎完全找不到青池山这个地方。
  “不过么……”
  收起心头杂念。
  陈玉楼眼神一凛,目光继续落在那枚铜鉴之上。
  准确的说。
  是法家古镜四周那一枚枚犹如金线的縎石上。
  这也是法家古镜最大的特征之一。
  縎通骨,也有一种纺丝之意。
  陈家世代倒斗,经手的古董明器何止万千,陈玉楼自小就在观云楼中长大,古董堆积如山,一双眼力也由此练到远超常人的地步。
  但就算是他,也还是第一次见到縎石。
  非金非玉。
  偏偏刀剑难破。
  此刻目光落在那一圈作为点缀的縎石上,陈玉楼心头忽然一动。
  下意识伸出手指,在縎石上轻轻划了下。
  质地细腻,犹如玻璃。
  “这是高温融化后的琉石?!”
  感受着那种特殊的质感,陈玉楼一下明白过来。
  难怪只在书中见到。
  却从未听过縎石之名。
  此物若是只存在于归墟深海,是无穷无尽的水中龙火熔炼而成,被归墟古民作为金石点缀,远在陆地的人又怎么会知晓。
  最关键的是。
  随着归墟古国消亡。
  此物也跟着一起消失,更是再无人知道。
  “所以,这方铜鉴和归墟古国间还真有一点联系?”
  想到这里,陈玉楼忍不住喃喃出声。
  这谁能想得到。
  法家祖师曾远赴千万里,前往归墟之地,请人为他铸造一枚铜鉴。
  说出去都无人相信。
  毕竟就算是他,此刻得出这个结论后,也有种天方夜谭的感觉。
  “不对。”
  惊疑之间。
  陈玉楼似乎想到了什么,向来从容平静的他,胸口下竟是罕见的传出一阵跳动声。
  法家古镜出自归墟古国。
  那么,是不是说,它其实可以作为归墟卦镜的替代品。
  只要去百眼窟找回最后一枚无眼龙符。
  也算是让归墟古鼎重现世间了?
  如此一来。
  之前的重重忧虑,岂不是也就一散而尽?
  要知道,归墟古鼎最难的不是四符,而是那一镜。
  从西汉时周天子穆王墓被盗破,古鼎、四符、一镜,便流落四方。
  四符好歹还偶尔会有一点消息浮动。
  但归墟卦镜却自始至终都没有半点下落。
  要不是他穿越者的身份,恐怕穷尽一生也找不到,毕竟谁会想得到,此刻的它,正在深海之中的珊瑚螺旋沉睡?
  南海之行,一时半会应该还提不上日程。
  更别说珊瑚螺旋。
  这也是他迟迟没有去动归墟古鼎的缘故。
  但世事无常,纵然是他也想不到,只是灵光一闪,下意识为之的一个举动,竟然能有如此意外之喜。
  归墟古鼎,或许不如雮尘珠,但后者毕竟是古神之物,而它却是人为铸造而出。
  绝对算得上是神物。
  古鼎、卦镜、四符。
  六件器物皆是占卜所用。
  通过它,据说能够通晓古今未来。
  所以周天子才会不惜一切代价,逼迫恨天之人将其上交。
  他想要的,就是通过古鼎去占卜长生不死之法。
  这也是为何,无眼龙符流落到大漠之外的百眼窟后,历代鲜卑女巫传言无眼龙符中藏有长生化龙的秘密。
  其实都是一脉相承。
  但那些不过是谣言。
  陈玉楼图谋了这么久,却是真正看到了一丝可能。
  当然。
  他其实也是在赌。
  毕竟,法家古镜与归墟卦镜之间,还是存在着不小的区别。
  据说归墟卦镜中有一孔,当龙鱼人鬼四符被调整到一个神秘角度时,龙气透过镜中眼,便能映照出一切。
  而法家古镜,浑然一体。
  到时候寻回无眼龙符后,是否能够达到卦镜的效果还未可知。
  “不管了,至少也为当下提供了一个途径。”
  陈玉楼吐了口气。
  古往今来第一神物,能得其一就已经是大气运。
  实在不行。
  去一趟南海之外就好。
  收回目光,陈玉楼不再多想,转身就要回到书桌处。
  但才刚转身,他身形忽然一下停住。
  嵌入轮印当中的法家古镜,之前因为在献王玄宫中放的时间太久,被地下河流的水气浸染,镜面之上锈迹斑驳。
  要不是他知晓来历。
  换做其他人,估计都看不上眼。
  但此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