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第859节
他也不明白。
好好一座龙王庙。
为啥要修在那种破山沟里。
“对了,那庙建起来后如何了?”
陈玉楼抿了口酒水,继续问道。
“还能咋样,头两年还行,香火不算鼎盛,但至少三天两头都有人去,这几年……呵,都快塌咯。”
掌柜的撇了撇嘴。
这天下信仰,其实说来说去就是一个灵字。
真要灵验,就算庙修在深山坳里,跋山涉水也会有人去,但要是跟灵字不沾边,去一次也就算了,谁会去第二次?
那个算命先生,修庙前说的煞有介事。
什么只要龙王庙成。
到时候自然会下雨,解了古蓝县的大旱。
但他娘的……庄稼地里青苗都长不出来了,也没见到天降甘霖,龙王落雨。
“那算命先生人呢?”
杨方听得心头砰砰直跳,一连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勉强压下情绪,只不过跳动的眼角,却是将他内心暴露无遗。
还好掌柜的还在忿忿不平中,并未察觉到他的异样。
“没人知道。”
“前一两年,还能见到他在庙里出现,后面就再没见影子了。”
掌柜的摇摇头,“估计没脸再待下去跑了吧?”
闻言。
杨方脸色一下难看起来。
不过,他也明白,不知者无罪,眼前这掌柜并不清楚事情经过,只不过是无心之失。
更何况。
这事确实是师傅做的不地道,也不怪古蓝县人对他颇多微词。
加上,掌柜的这话无疑也更加验证了他的猜测。
杨方哪有心思与他理论。
只是恹恹的端起酒水,仰头灌了起来。
见状,陈玉楼则是岔开话题,询问了些当地的风土人情,掌柜的没什么生意,见他们也不像坏人,自然是乐呵呵的说着。
这顿饭吃了足足半个钟头。
走出小店时。
外面天色已经彻底漆黑,伸手不见五指。
县城里星星点点的灯火,萧条孤寂,就算偶尔有人,也是行色匆匆,冒着严寒,往家里赶去。
“陈兄,那我们是?”
鹧鸪哨牵着马,目光扫过周围,轻声问了一句。
“不着急。”
“今夜先找个地方落脚。”
陈玉楼自然懂得他的意思,无非就是接下来的打算。
说话间,他又看了眼身后的杨方。
怕他有所误会。
“杨方兄弟,都到了这,也不差一晚上的时间了。”
“按照这一路打听的情形看,盘蛇坡那边地势凶险,夜里反而容易出事,我们也奔波了数日,你看呢?”
“那……就听陈掌柜的。”
杨方还在怔怔失神。
听到问话,下意识回了一句。
到了这一步,师傅还活着的可能性,其实已经微乎其微了。
龙岭下的大墓怕是凶煞过人。
才会让他谋划数年才会动手,甚至不惜弄出这么大的动静,又是算命又是修庙,好去遮掩自己的行动。
原因无非。
底下大藏盗取难度极高,又极为费事。
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成事。
所以从修庙的那一刻起,他就做好了拉长线的准备。
但这么多年都不见踪影。
下场如何,可想而知。
只不过……
他一直不愿意接受罢了。
“那就休息一夜,养好精神,明天一早出发。”
见他同意。
陈玉楼点点头。
一行人牵马走过长街,片刻后,总算找到一处灯火通明的酒楼,吩咐伙计将马牵去好好喂食后,几人也各自回到房间。
他们修为深厚,再熬个几夜都不是问题。
但……
马已经跑不动了。
他都能察觉到白龙眼底流露出的疲惫。
从汉中古城出发,连着足足五六天,几乎不眠不休,就是耐力再好,天生异种,也扛不住这种长途奔袭。
与其人困马乏,匆匆下斗。
不如养足精神再说。
毕竟,杨方他们不知晓龙岭迷窟的可怕,他却是再清楚不过。
幽灵冢、悬魂梯、人面黑腄蚃。
即便不比昆仑神宫凶险,但放在鬼吹灯中十五座古墓中,也算得上是前列。
尤其是那悬魂梯,不懂五行遁甲的人,进去基本上是死路一条。
至于人面蜘蛛,更是凶煞莫测。
金算盘就是如此。
走过了幽灵冢,破解了悬魂梯,最终却死在了那些凶物身上。
若是他们师兄弟三人联手。
有了尘和铁磨头掠阵,自然能得生路。
只可惜,张三爷的遗言,他们都忽略掉了。
返回房间。
陈玉楼并未急着下榻休息。
而是先冲了个热水澡。
这些天赶路,身上味道实在有些难闻,等换好衣衫,推开一扇窗户,随手拎着一壶酒,慢悠悠的饮着。
目光越过夜色下的古城。
思绪则是将这几日发生的事情尽数过了一遍。
登山访仙、大雪坪切磋、拔仙台上玄德洞天……
一桩桩一幕幕,就如电影镜头,在他脑海里一一浮现。
如今回头再想,饶是他,都觉得自己当日在终南山脚下的念头,绝对称得上是灵光一现。
要是急于赶路。
错过的可不仅仅是山上雪景。
而是天大的机缘啊。
心神一动。
刹那间,身前便多出了几样物事,赫然是两只蒲团,以及一只青铜香炉。
陈玉楼凭空一抓。
一只蒲团便落在了身下。
他人盘膝而坐。
另外一只重新收入气海深处的洞天内。
至于那座香炉,则是被他放在身外,即便过去这么久,炉内似乎隐隐还有青烟袅袅,透着一股沁人心脾的味道。
只是闻上一口。
都让他有种静心凝神之感。
再配合悟道蒲团,对修行的裨益,简直堪比一座洞天福地。
也就是文始真人那等陆地仙人,方才能够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