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惊悚推理>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第888节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第888节

  陈玉楼点点头。
  建福宫位于山腰处,而他们此行的目的地天师洞,则是山巅之上,第三混元顶悬崖峭壁之间,只有一条古栈道可以上下。
  走了一夜,入观烧柱香,就当是歇息歇息。
  有他这句吩咐。
  其余几人自然不会拒绝。
  当即简单整理了下衣着,好歹是道家清净之地,不至于风尘仆仆,蓬头垢面。
  越过前门大院,跨过石殿门道。
  殿内熙熙攘攘。
  很难想象,眼下已经入夜许久,而且不是宁封真君的诞辰,或者有占醮一类的仪式,就是再寻常不过的日子。
  大半夜都有如此之多的人上山烧香。
  可想而知,青城山道教之盛。
  而陈玉楼答应入观,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整座建福宫,笼罩在一层沛然莫御的清气之中,一派道家凛然气象。
  这只能说明一点。
  宫内有道家传承,而且有大修行者。
  当日在终南山,自拔仙台往鳌山而去,纯阳宫给他的感觉亦是如此。
  只不过,前者气息凌厉,犹如刀剑,此处气息却是中正宁和,让人心神下意识安定宁静下来。
  “这……”
  跟在身后,一路上不曾说话的鹧鸪哨,明显也意识到了这点。
  入门的一刹那。
  眸光便微微一动,双手垂在身侧,目光四下扫过,隐隐透着几分惊奇。
  “陈兄。”
  “嘘……先进门看看再说。”
  见他张口欲言,陈玉楼只是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毕竟贸然登门。
  都是修行之辈。
  他们能有感应,对方也一定有所察觉。
  鹧鸪哨暗暗点了点头。
  见师兄和陈掌柜如此,老洋人似乎想到了什么,下意识收起心思,神色间多了几分凝然之色。
  几个人随着香客,跨过大门,进入前殿。
  灯火通明中。
  一尊足有数米高的神像坐落在神龛之中。
  目光炯炯,神色宁和。
  手捧一卷天书。
  不是宁封真君又是谁?
  蒲团上跪着数位虔诚香客。
  一旁的竹筒里插着木香,不时有人上前去取,自行对着蜡烛点燃,整个大殿内青烟袅袅,衬托的真君神像更是庄严厚重。
  “陈掌柜,我去取香火?”
  见几人并无动作,杨方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意思,低声询问了一句。
  “好。”
  听他问起。
  陈玉楼这才从大殿头顶上偌大的几个墨字上收回目光,点了点头。
  等取过香火。
  几人各自拿了三根,插入香炉之中。
  冲着神像拜了拜,也算是逢山拜山,遇水拜水了。
  等几人转身走出大殿。
  落在后边的老洋人突然察觉到不太对劲,师兄和陈掌柜不知道为何,停了下脚步,站在大门处。
  他被拦在身后,进退不得。
  先行一步出去的昆仑和杨方也反应过来。
  下意识顺着两人目光,朝远处望去。
  只见熙熙攘攘的香客之中。
  不知何时多出了一个老道身影。
  看上去足有古稀高龄,须发皆白,身上穿着一件浆洗到发白的青色道袍,长发束在脑后,双手托着一把浮尘。
  身形清瘦,精神却是矍铄过人。
  一双眸子尤为清亮。
  眼下明明身处众人之间,但却有种矗立云海,覆海之重的高深莫测感。
  两人就算反应再慢。
  此刻从那老道身上气质,也能明白过来。
  此人绝不简单。
  比起当日在终南山上见到的捣药老真人,气息还要深厚,如渊如岳,难以揣度。
  “湘阴陈玉楼。”
  “见过前辈!”
  陈玉楼率先回过神来。
  虽然早就料到他们一行人,迟早会被观中高道察觉,但就算是他也没想到,这位来的竟是如此之快。
  轻风自身外拂过,片羽不沾。
  已然是修行到极高境界的道门高人。
  随着他话音起。
  身侧的鹧鸪哨,也立刻明悟,双手抱拳躬身道。
  “鹧鸪哨,见过前辈。”
  听到师兄和陈掌柜自报家门,还留在殿内的老洋人,哪里还会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下意识踮起脚尖,好奇的望了过去。
  “诸位道友,来我建福宫,实在是蓬荜生辉。”
  老道手中浮尘轻扬,动静之间,皆是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出尘之意。
  也没理会鹧鸪哨,明明身穿道袍,结着道髻,却以江湖武夫见礼,只是淡淡一笑。
  “老道行崖,忝为建福宫住持。”
  “诸位远道而来,还请后山一叙!”
  第386章 云中桥、青城雀舌
  高功住持,行崖道人!
  陈玉楼默默将老道名号记下。
  以往偏居湘阴一隅之地,闭门修行,只听闻天下有武当、龙虎二山,前者为天下第一仙山,后者是道教祖庭。
  真正修道入境,行走天下后。
  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洞天福地,名山大川,纵是末法时代,修行之辈也如过江之鲫。
  真人隐居山中,高道藏于市井。
  不在世人面前显露。
  如药王庙中那位捣了一辈子药石的归元老真人,常年往返于山中采药,与山中隐士下对弈,和香客闲聊寒暄。
  但几个人知道,他筑基多年,只差一步,便能在气海炉火中凝炼金丹。
  还有当日登山途中所见的那座喇嘛庙。
  老和尚慈眉善目,晨钟暮鼓,敲木鱼诵佛经,和山下古寺中的和尚并无区别,但见过面才知道,他佛法之精深,已然修到了一个极高境界。
  老话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其实就是受限于自身实力,难以拥有更高的眼界。
  而今眼前这位行崖道人,名号听上去与当日在终南山三圣殿那位明崖有些相似。
  但……
  两人之间境界却是天差地别,恍如云泥。
  明崖虽然也是住持,但并未修行,更不要说破境,脱离凡尘,而行崖道人一身气息深不可测。
  比起归元老真人也丝毫不差。
  甚至隐隐更胜一筹。
  气海之中,可见丹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