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惊悚推理>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第899节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第899节

  也只有每个地鼠年,放才会蛰伏几日。
  想要破甲,只有那一次机会。
  “这……”
  听到这话,封思北先是一怔,随即连连摇头解释道。
  “陈把头误会了。”
  “封某也是急功心切,忽略了此事,绝不是故意考验,还请陈把头勿要怪罪……”
  十二年一轮回的地鼠年。
  趁此蛰伏破甲。
  此事在封家确实有所记载。
  只不过,两百多年时间里,他这一脉的封家人,连地仙村入口都没找到,也就是第一步都没能跨过去,又谈何破甲之法?
  不是陈玉楼提及,他早就已经忘了个一干二净。
  “哪里。”
  陈玉楼摇摇头,“陈某也就开个玩笑。”
  “陈掌柜,要是地鼠年方能行事的话,岂不是还要等上个七八年?”
  杨方皱着眉头,越听越觉得不对。
  从他入庄这半年多来亲眼所见。
  陈掌柜可不是什么能够沉心静气的人物,短短时间,已经连破数座大藏,要是再加上他不曾参与的瓶山和献王墓,那就更多了。
  让陈玉楼等上七八年再动手。
  打死他都不信。
  “杨方兄弟懂我!”
  见他狐疑不信的样子,陈玉楼眉头不由一挑,“七八年确实太长,不过嘛。”
  听他这意思,似乎还有其他可能。
  封思北当即心神一震。
  对他来说,七八年后才能下斗也一样无法接受。
  他已经年近天命。
  而今天下又将大乱。
  他都不知道,自己还能活上多久。
  暗暗吞了口气,封思北尽可能压下心乱,认真问道。
  “陈把头,难道有其他的破甲之法?”
  “确实有个法子,暂时不好多言,但还请封兄放心,陈某既然找上门来,就一定是有着绝对的自信。”
  陈玉楼点点头。
  九死惊陵甲,他虽然只在书中见过描述,但无非妖邪之物。
  世间大妖,他又不是没斩过?
  就算躲在石壁中,还有专门穿山穴陵的甲兽、听声相地的白猿,藏在地底也能给它揪出来。
  再不行,更风换水的本事,他也未尝不行。
  骗过一副并无灵智,只靠本能杀人的妖甲,还是轻而易举。
  毕竟,他可是在蛇神面前,行过瞒天过海之术的人。
  还有之前在龙岭,以符箓封住甲兽气息,骗过幽灵冢。
  桩桩件件。
  早已经驾轻就熟。
  感受着他言语神态中的自信,封思北悬着的心也渐渐落回了肚子里。
  “既然如此,那陈把头打算何日下斗?”
  “暂时不急。”
  陈玉楼知道他心急如焚,但这事还真急不得。
  “陈某一行人在外漂泊了数月,这次也是刚好经过青城山下。”
  “等回了陈家庄,一切准备就绪,端午前后如何?”
  第391章 观山指迷、物归原主
  “好,陈把头,那就以端午为期,到时候封某会先行一步前往棺材峡,静候诸位大驾!”
  眼下才过惊蛰没几日。
  端午前后的话,算起来差不多三个月。
  比起动辄七八年,这点时间对封思北来说,如何不能接受?
  几乎是毫不犹豫的便答应下来。
  “没问题。”
  陈玉楼亦是点了点头。
  从年前离家,这趟远门出来已经数月,就算地仙村一事火上浇油,那也得等他回去一趟再说。
  一是与拐子他们有过约定。
  第二点。
  他还要去洞庭湖君山岛布置洞府。
  那地方可是他为自己一行人,在乱世里准备的幽隐之处。
  必然要亲自去看上一眼。
  接下来。
  双方又认真商量起了计划和细节。
  封思北不再藏拙,毕竟地仙村关乎重大,极有可能是他此生唯一的机会,若是不能抓住,再留待后人,难度无疑更大。
  将封家祖辈所传,事无巨细,一一明言。
  “这观山指迷赋,其实并非观山太保寻龙秘术,而是指引地仙村所用?”
  听他说起他这一脉先祖封师岐所留遗言。
  围炉而坐的几人,除却陈玉楼外,神色间皆是露出诧异之色。
  同处倒斗江湖,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纵是四派八门中最为神秘的搬山道人以及拘尸法王,其实在他们眼里,或多或少也能了解一些。
  不至于真就一无所知。
  何况还是与四派有着深仇大恨的观山太保。
  这一脉先祖,自棺材峡悬棺中盗取‘天书异器’以及‘炉火之术’而发家,进而掌握诸多巴国巫术,自封棺山太保。
  一时间成为地方上的望族。
  到了大明一朝,更是受诏入京,奉命修建皇陵。
  从清溪镇青云直上。
  这桩桩件件,并不算是秘密。
  或许不清楚观山太保太多秘术,但观山指迷赋还是有所耳闻。
  “是。”
  见他目露惊奇,似乎有些不可思议。
  封思北则是摇头一笑。
  地仙村乃是绝密,自然不能轻易泄露,老祖宗封师岐才会想出这么个法子。
  在普通人眼里,封家或许是个庞然大物。
  但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在真正的皇权面前,封家连个蝼蚁都算不上。
  何况,那时连大明朝都大厦将倾,加上封师古带走大批族人,又与四派结仇太深,内忧外患,不这么做,一旦祸起,几乎就是灭门大难。
  将地仙村线索,藏在指迷赋中。
  就算无意泄露出去。
  外人也琢磨不透。
  见他点头,鹧鸪哨不由如有所思,这观山指迷赋与龙骨天书倒是有着几分异曲同工之妙。
  以密文书写。
  找不到翻译之法,就算龙骨到了手上,也是一头雾水。
  “哦,对了。”
  “差点忘了一桩大事。”
  听他说起此中往事,陈玉楼忽的一拍额头。
  也不耽误。
  借着竹篓掩盖,连通丹田洞天,将当日瓶山中那位观山太保的遗物一一取了出来。
  洞天与他心意相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