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惊悚推理>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第1044节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第1044节

  陈玉楼摆摆手,顺势坐了下来。
  简单寒暄了几句后,他也不耽误,直接进入正题,毕竟此行事大,容不得半点马虎随意。
  封思北中年入青城山修道。
  但这么多年来,他从未放弃寻找地仙村入口一事。
  一年里,总有数月往来于巫溪,足迹几乎踏遍了巫山棺材峡的每一处。
  只是,地仙村实在太过隐秘。
  加之棺材峡地势惊人,到处都是纵横交错的峡谷,以及满壁遍布的鸟道险径,还有无数以计的盐井矿洞。
  根本无迹可寻。
  “按照封家先祖留下的训诫,地仙村应当藏在某一处洞井当中,而赋文中又有一句话,叫做好个大王,有首无身,欲访地仙,先寻乌羊,所以按照我的猜测,可能与巫溪一段传闻有关。”
  听他问起。
  方才抿了一口热茶驱散困倦疲惫的封思北。
  也不迟疑,迅速将自己这些年的所见所闻,简单梳理了一遍。
  “什么传闻?”
  鹧鸪哨还是头一次听说这些。
  眉眼间不禁露出惊奇,下意识追问道。
  “许多年前,巫溪山洪爆发,水患天灾连年不断,无数人畜死伤,成为江中鱼鳖腹中血食。”
  “正当上下束手无策时,山中一个虬髯黑袍的隐士走出,自称巫陵大王,能驱使阴兵疏通河道。”
  “此人也确实手段通天,开山修河,自此水患杜绝。”
  “此事引起朝廷注意,因其治水之功,活民无数,特地封赏金银,又赐下巫陵王的官位。”
  “不过,等他获封王位后,却是暴露本性,穷奢极欲、生性残暴,欺男霸女,祸乱乡民,最终引起众怒,被人抓住斩下头颅。”
  “下葬时,以羊头修补,所以,后世又叫称其为乌羊王!”
  封思北在此间多年。
  对这些传闻了如指掌。
  更关键的是,他封家最早便是巫溪地方上的豪族,从此地起家,要不是明朝时受到皇命诏令,前去京城为皇帝修陵。
  不然直到今日,封家应该还在巫溪居住。
  只可惜,世事变迁,沧海桑田。
  曾经盛极一时的封家,如今却是早已经没落。
  “所以,道长的意思,先行找到乌羊王陵宫,便能顺理成章,寻到地仙村入口?”
  鹧鸪哨神色平静。
  他走南闯北,类似的传闻听过太多。
  已经不足以动摇。
  只是若有所思的问道。
  “不错,山中留有许多遗迹,石人神像,残垣断壁,但迟迟不见乌羊王陵。”
  “这一次有诸位相助,借天星风水、寻龙点穴,应该就要轻松许多!”
  第456章 棺材峡、百尺鸟道
  “玄真道长放心。”
  “为周全万一,这趟不仅有陈某和道兄,还特地请来摸金、发丘两派传人,再加道长所在的观山一脉,四派一门,不信这世上还有找不到破不开的大斗!”
  听到封思北这句话。
  陈玉楼只是淡淡一笑。
  眸光澄彻,眉宇间尽是自信。
  “四派……都来了?”
  封思北听得心头一跳。
  本以为能够请动陈玉楼和鹧鸪哨联手,已经是十拿九稳,没想到,他手笔竟是如此之大。
  连摸金校尉和发丘天官都给一并请来。
  身为观山后人。
  他很清楚,倒斗四派各有所长。
  摸金、发丘最擅形势风水、寻龙观星。
  搬山道人,生克制化、分甲填海。
  卸岭之辈则是蜂拥而起、毁山平丘。
  加之。
  这么多年,封家虽然不在江湖露面,但他也是四处行走,倒斗行里大大小小的消息都是门清。
  摸金还好说,毕竟出了个张三链子,以一己之力重振摸金派威名。
  但发丘派,已经多少年不见踪影了。
  如今……
  陈掌柜竟然找来了发丘后人?
  一时间,他竟然有些不知所措。
  毕竟祖上造孽,而今人家非但没有追究,反而一心相助,要不是碍于身上那件道袍,他都恨不能当场给陈玉楼磕一个。
  “是,等晚一些,为道长引荐。”
  陈玉楼摇头一笑。
  昨夜白半拉喝了不少,晚上又熬夜通读陵谱,这会还没睡醒。
  “这……贫道实在不知如何感谢才好。”
  闻言。
  封思北哪里还会迟疑。
  他话都说到了这一份上,摆明了是有着绝对的信心。
  “道长客气。”
  说话间。
  门外传来一阵叩动声。
  陈玉楼起身过去,从酒楼伙计手中接过食盒。
  先前下楼去迎玄真道长时,他就特地吩咐下去,让酒楼准备一些早点。
  看他样子就知道,这一路上肯定是不眠不休。
  “道长,也不知你口味,随意吃一些。”
  “今日休息,明天入山,你看如何?”
  打开食盒,各种早点琳琅满目,大都是本地特色,陈玉楼还真不清楚他喜欢什么,干脆每样都来了一份。
  “这……太多了太多了。”
  看着一碟碟点心放好,还冒着热腾腾的气,封思北既感慨于陈玉楼心细如发,待人接物如沐春风,又折服于此人肚量之深。
  说实话。
  他这一路,内心其实惴惴不安。
  毕竟,观山与四派之间,用血海深仇形容都为不过。
  当日天师洞内一番秉烛夜谈,看似琴瑟和谐,但终极只是无根浮萍,只是口头承诺。
  但眼下……
  陈玉楼所作所为,让他终于明白,眼前此人实在是谦谦君子。
  与他一比,自己反倒是小心之心了。
  “吃饱了才有力气嘛。”
  陈玉楼打趣道。
  见状,封思北也不好推辞,三人围炉而坐,食指大动。
  “哦对了,道长,还有件事忘了询问。”
  “当然瓶山下那位前辈身份,可曾查清楚了?”
  片刻后,陈玉楼率先放下碗筷,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查明了。”
  封思北点点头,也顺势放下筷子。
  “那一位乃是嫡长一脉,约莫是万历年间生人,族谱上说他性格放荡,喜好四处行走,不过一次南下后,便再无消息。”
  “贫道又特地翻了家族人物志,仔细佐证,方才确认无误。”
  封家一直都有嫡庶两脉。
  当初分家也是如此。
  封师古带走的便是嫡系一脉族人,前往地仙村,而留守下来的封师岐则是庶出一脉。
  也幸好传承有序,族谱一直保留完好。
  不然几百年前往事,还真是难以辨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