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第1054节
心头不断浮现出一句话。
‘吓魂台前,阴河横空’
‘仙桥无影,肉眼难寻’
吓魂台、无影桥,这便是连接地仙村的真正入口。
在没有他的那一世。
封思北耗尽心血,最终也是止步于此,坐化在了石碑外,空望阴河,却无计可施,最终只能带着不甘死去。
直到数十年后,孙教授一行四人抵达此处。
遇到了他的枯骨。
如今,有他这个挂壁在,自然不必再重蹈覆辙,唯一需要担心的是,那无影桥是否能够承受得住昆仑。
不多时,他眸光猛地一亮,下意识提着风灯,朝着另外一边大步走去。
“陈兄,有发现?”
“掌柜的是什么?”
察觉到他的举动,或趁机休息,或提着灯笼火把四处好奇看着的一行人,目光顿时齐刷刷的望了过去。
陈玉楼却没停下,而是一直走到那块石碑外。
这才晃了晃手中风灯。
火光浮动,映照出三个篆字。
赫然就是地仙村!
第461章 盛名之下无虚士
“地仙村?!”
“这前面就是地仙村?”
一行人冒着四周倾泻如雾的水气,围在那方石碑外,摇曳的火光下,映照出一张张难掩兴奋的脸。
这石碑少说有几百年历史。
字迹深刻,苍劲有力。
仅仅是看上一眼,都让人有种心神陷入其中的感觉。
杨方提着风灯,越过石碑,往前走了几步,脚下就是奔涌不息的大河,漆黑幽深一片,只听得见轰隆的水声。
再往前,火光便无法照透。
难以猜测身下这片峡谷,究竟有何等巍然壮观,更不知有多深多长。
“错不了。”
自来到此地后,神色便异常凝重的封思北点了点头。
“我这一脉分支族书中记载,当年那位带着嫡脉族人离开的地仙,自恃极高,向来眼高于顶,一心追求于得道成仙,长生不老。”
“年轻时就四处访仙,不过多有碰壁,于是便将心思打到了那些天书异器上,除却寻常巫术外,其中还有不少血腥残酷的所谓成仙之法。”
“但他听不得外人意见,动辄大怒,心情反复无常。”
“到了中年时,闭关多年的他,自认为已经掌握了成仙道,毅然要带族人举族飞升,不过我这一脉的老祖宗,察觉到其中凶险,并未同意,这才有了之后的分道扬镳。”
封思北轻声说着。
这段往事,乃是封家绝密,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口口相传,外人根本无从得知。
他也一直都是烂在肚子里。
联接发妻子都不曾透露。
一直到他察觉地仙村之谜,可能此生无望时,又担心封家一脉在他手里自此断了香火,到时候无颜下去面见列祖列宗。
无奈下,他将两子分别送人。
临走之际,将地仙村之事托盘相告,让他们若是有机会,再继承先祖遗志,如若不行,那便隐藏身份做个寻常人。
没想到。
漂泊一生。
眼看人之将老,反而让他等来了一线机会。
如今四派传人尽在。
这些秘密也没必要再遮遮掩掩。
不然,等他一去,连封家传承都没学得多少的儿子,想要承接遗志,简直是痴人妄想。
“所以,道长您的意思,他就是故意留碑于此。”
“断定无人能够勘破其中玄机诡秘?”
听过这话,老洋人若有所思的道。
“不排除这种可能。”
“毕竟,能够做出举族飞升这种事的人,又怎么能用常理去推断?”
陈玉楼嗤声一笑。
这种人,要么是天之骄子,要么就是绝对疯子。
前者就如鹧鸪哨和封思北。
明明天赋极佳,却一辈子被困在泥潭中,难以自救。
可惜,封师古属于后者,他所谓的举族飞升,不过是一个无比空洞的大饼,非但不能成仙,反而要化为血奴,成为他封师古成仙路上的累累白骨。
“道长,关于此地,观山指迷赋中应该有记载吧?”
冷哼了声,陈玉楼也不迟疑,径直问道。
“有。”
封思北点点头。
迅速从随身包袱里取出一副古卷。
玉竹做的卷轴都已经有了裂纹,纸页更是泛黄卷起毛边,一看就知道是长期反复翻阅的结果。
但几人谁也没有在意。
只是立刻围了过去。
借着火光,数行古字瞬间映入眼中。
除却开头好个大王几句,几人目光一下定格在‘吓魂台前、阴河横空,仙桥无影、肉眼难寻’以及‘落崖舍身,一步登天’。
一共六句,二十四字。
和陈玉楼印象中并无区别。
他下意识往下扫了一眼。
观山指迷赋以四字一句,拢共四十八句,果然和传闻中七十二句不符,之后流传的那一份都是孙教授杜撰而出。
“吓魂台,无影桥?”
“按照指迷赋所言,阴河说的应该就是眼前这条。”
“只是,后面这两句有些不好揣摩,仙桥无影,还得舍身落崖,才能过得去?”
在他目光扫过指迷赋全文时。
一旁杨方眉头紧皱,低声说着,言语中满是疑惑不解。
这短短六句话看似简单,实则就如字谜一般,看得人云里雾里,难以揣摩。
“吓魂台,既然特地标明,应该就和之前所见的无头石人一样,真实存在于这里的某一处。”
见他抛出疑惑,却无人能够解答。
陈玉楼从古卷上收回目光,平静的道。
“陈掌柜的意思?”
“四下找找。”
有了决断,众人也就不再凭空乱猜。
但也没有急着行动。
这地方阴森诡异,崎岖难行,对于体力消耗极大,陈玉楼倒是无事,但也得考虑到其他人。
趁着他们抓紧时间休息,补充体力的功夫。
他独自一人提着风灯,走到悬崖前,头顶瀑布凌空倒悬,身下阴河急流奔涌,背后正对他们来时的洞门,往前则是一望无尽的黑暗。
行走墓中。
摸黑是必不可少的经历。
这也是为何许多地方将倒斗称之为地老鼠的缘故。
许多老一辈的盗墓贼,甚至因为常年身处地下,习惯了黑暗中的生活,出去后反而不适应。
但……
眼下四周的黑,却是有些不太寻常。
伸手不见五指。
即便眼中金光交织,也难以洞穿,看清太远的距离。
仿佛头上悬着的并非瀑布,而是一座墨池。
最为诡异的是,黑暗深处回荡着一阵诡异,难以形容的声音。
让他忍不住想起,之前在镇上,听那些矿工说棺材峡邪门,许多废弃的盐矿深井,并非是巫盐被开采光,而是矿工受不了那诡异的声音,只穿脑际,让人恍如置身在幽冥地狱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