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运三岁小郡主 第51节
十三皇子想起这几日老十四那个疯子做的事,有心找人换个位置,转念一想那样太过反常,便作罢,只是不动声色地把腿伸到桌子下面,用腿把桌子往旁边挪了挪,尽可能地离十四皇子的桌子远了些。
---
算着时辰差不多,承武帝先一步来到凤仪宫,打算陪着皇后一起去永和殿。
皇后亲自奉上一杯茶:“多谢陛下。”
承武帝接过茶盏喝了一口,“原本定在吉庆殿操办你的寿诞,你却非要改到永和殿,这几日在小朝会上,内阁几位阁老都在向朕打听,问此事为何突然改了。”
吉庆殿和永和殿都是宫中举办典礼的殿宇,只不过吉庆殿规模更大,重大庆典,大型宴会一般都在这举办,当初承武帝的登基大殿就是在吉庆殿办的。
而永和殿相对较小,一般只有皇亲国戚参加的家宴,或只有部分官员参加的宴会,会在这办。
皇后的千秋寿宴,原本定在吉庆殿,并令在京三品以上官员及其家眷都要出席恭贺,原先太子妃带领宫中各司也是这么操办的。
可后来出了阿桶一事,皇后思来想去,怕宴会上闹出什么不可收拾的场面来,回头再丢了皇家体面,便一力劝说承武帝,改在了永和殿,且只让皇亲国戚出席即可。
此刻听到皇帝这般说,皇后便问:“那陛下怎么答的?”
承武帝:“朕说,皇后上了年纪,不喜热闹,自家人吃顿饭也就罢了,就不劳动各位大人了。”
皇后:“陛下说的是。”
“这都是你敷衍朕的说辞,朕拿来敷衍他们罢了。”承武帝放下茶盏,目光审视:“你且与朕说说,到底为何?”
皇后笑了笑:“陛下,的确是有件奇事,只是这事吧,三言两语也说不清楚,等到晚宴上,陛下便会知晓了。”
她昨晚想了半宿,还是决定得提前跟皇上打个招呼,免得回头他觉得大家伙都瞒着他,是在故意耍他,难免要生气。
听皇后这话不像要瞒着他,承武帝面色缓和些许,“所以,这阵子你宫里孩子们进进出出,就是因为这件奇事?”
皇后:“正是如此。”
承武帝:“那老大家几个小的见朕就跑,也是为此?”
皇后笑:“是。不光如此,这后头的事多着呢,今晚宫宴过后,陛下自己找孩子们问吧。”
见皇后一副老神在在,不管他怎么问她就是不打算说的模样,承武帝冷哼一声:“故弄玄虚,朕倒要瞧瞧,到底是何等奇事。”
见时辰差不多了,皇后起身:“陛下,走吧,孩子们应该都到了。”
承武帝起身往外走,皇后落后半步跟着一起走,两人一路无话。
快到永和殿门口的时候,皇后低声提醒:“陛下,待会儿不管发生何事,您都莫要当众问出来。”
承武帝偏头问:“为何?”
皇后也不解释其实是不要当着诺儿的面问出来,只笑着说:“陛下听臣妾的便是,臣妾断然不会害您。”
皇后越是如此,承武帝越是好奇,“那朕非要当众问呢?”
皇后便笑了:“那陛下便试试吧,回头可别怪臣妾没提醒您。”
承武帝从老妻脸上竟看出一丝幸灾乐祸,他怀疑自己看错了,眨了眨眼再看,就见皇后确实是在幸灾乐祸,他顿觉稀奇:“你这是,等着瞧朕笑话?”
“臣妾哪敢。”皇后忍笑摇头,伸手指着殿前的台阶:“陛下,到了,小心脚下。”
承武帝停下,“当真不说?”
皇后再摇头:“陛下,若臣妾此时说了,岂非少了许多惊喜,陛下还是待会亲眼看,亲耳听吧。”
承武帝一问再问,皇后一推再推,可承武帝并没有生气,他已经许久不见老妻在他面前如此鲜活了,反倒觉得心情挺好,伸手点了点皇后:“你啊,真是越上年纪越不成体统。”
说罢,抬脚上了台阶。皇后在后头跟着,两人在一群宫女太监的簇拥下走进永和殿。
康元德小跑几步先行立在门口,高声唱喝:“陛下驾到,皇后驾到。”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众人全都起身跪地,高声请安:“恭请陛下圣安,恭请皇后金安,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沈知诺跟着哥哥姐姐们跪在爹爹娘亲身后,撅着小屁股在地上趴成粉粉的一小团,模样挺乖巧,可她却没有好好请安,而是在浑水摸鱼。
她只喊“恭请皇后金安”,“皇后千岁千岁千千岁”,和老皇帝有关的,她是只字不喊。
随后在心里说:【狗狗,快出来干活,老皇帝来了。】
那带着些许兴奋的小奶音,淹没在响彻大殿的恭迎请安声中。
可跪在小姑娘前头的太子太子妃却是听得清清楚楚,二人的心都是一颤,暗道终归是来了。
文安郡主兄妹三个都紧张地偷偷抬头看向皇上。
只见承武帝笑容满面往前走,边走边抬手:“都起来吧,今儿是皇后寿诞,这是家宴,都不必拘礼。”
众人齐声谢恩,随后起身,等皇帝和皇后落座,众人才坐回去。
老皇帝不喜繁琐,随意讲了几句,便把主场交给皇后。
皇后心中有事,也不多说,只说不要饿着孩子们,让把献礼贺寿的环节往后放,直接吩咐宫人上菜。
皇帝看向皇后,目露不解。
皇后笑笑:“太子妃操劳多日,张罗出这桌席面,让孩子们先填饱肚子吧。”
免得回头阿桶的事一曝出来,再无人顾得上吃东西,糟蹋了粮食不说,也白费了太子妃一番辛苦。皇后心中这样想,可这最后这句话却没说出来。
承武帝听出皇后意有所指,微微颔首,没再说什么。
皇后看向太子妃:“先传膳吧。”
太子妃笑着应是,朝几步外候着的女官点点头,女官屈膝行礼,转身去吩咐。
片刻之后,丝竹声起,宫人们鱼贯而入,端着美味佳肴走进殿内,一一摆放在各人的面前。
皇后抬手,吩咐用膳,随即看向皇帝:“陛下先请。”
承武帝拿起筷子,随意夹了一筷子菜放入嘴中,众人这才开始动筷。
承武帝想着皇后说的那件奇事,抬头环顾四周,一眼瞧见太子太子妃身后那个小粉团子,白白胖胖,笑得憨态可掬,看得人心情就跟着好。
承武帝笑着伸手一指,对一旁的康元德说:“你去,把宝宁郡主领过来。”
皇后忙伸手抓住承武帝的手,温声劝道:“陛下,还是让诺儿吃饱了饭再过来吧。”
康元德看向承武帝,承武帝看向皇后意味深长地目光,摆手:“罢了,先用膳,稍后再说。”
康元德应是,退到承武帝身后,垂手站好。
沈知诺坐在两个姐姐中间,刚想让狗狗去扫老皇帝的脸,就被两个姐姐拉着说话。
华月姐姐在她左边耳朵讲笑话,自家姐姐在她右边耳朵说悄悄话,惹得她耳朵直发痒,忍不住缩着脖子咯咯笑出声。
太子妃和澜真公主对视一眼,都松了一口气。
今儿是皇后的寿诞,总不能一上来就搞事,好歹得让大家吃饱喝足,贺寿完毕再说。
于是两人就给华月郡主和文安郡主下了任务,让她们在宴会前半段尽可能地哄着诺儿,分散她的注意力,让她没空和阿桶说话,免得一上来就把这寿宴给砸了。
两个小姑娘办事可谓十分妥帖,都这么久了,愣是没让小姑娘有机会和阿桶说上话。
皇后心中有事,默默用膳。
承武帝心中纳闷那个奇事到底是个怎样的奇事,有一下没一下地吃着,视线却在殿内众人身上来回扫视。
可仔细看了几圈,只看到老大一家和澜真一家都有些不同寻常的紧张,老十一还是那样一副要死不活的冰疙瘩脸,老十三似乎在刻意躲避他的视线,老十四还和老十三梗着脖子外,除此之外,再没看出什么不对来。
想着皇后说先吃饱饭,他便收回视线,默默吃饭。
沈知诺和姐姐们玩了一会儿,等菜肴都端上来,她便也跟着吃起来。
一时间,殿内都是筷子汤匙碰撞碗碟的声音。
大殿右边的嫔妃们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小声说着,说今日的菜肴如何美味,说大殿的鲜花如何馨香。
皇贵妃嘴角闪过一丝冷笑:“这等团圆的大好日子,咱们在这琼浆玉液美味佳肴,可怜我家老二,独自在北边喝风吃沙,这可真是同人不同命。”
在她右手边的荣贵妃以帕掩唇笑着说:“谁说不是呢,我们老四在西南那个地方蚊叮虫咬的,也好不到哪去。”
说罢,看向她身边的琬贵妃:“妹妹倒还好,虽说六殿下也在外头,可十二殿下还能再陪你一年。”
琬贵妃笑了笑,没有答话,看了一眼对面坐着的十二皇子,又转头看了一眼隔着两个座位的康妃,二人对视一眼,很快挪开视线。
嫔妃们这边笑语嫣然,一派和气。
可对面的皇子之间的气氛却没有这么和谐了,个别几位皇子之间甚至可以说得上是剑拔弩张。
除了太子外,比十皇子大的皇子,包括十皇子在内,全都已经出京就藩。
比十一皇子小的,包括十一皇子在内,今日都在殿中。
一开始大家都还吃得好好的,兄弟们和和气气,算得上兄友弟恭。
可吃着吃着,也不知怎么的,昭妃所生的十七皇子和温嫔所生的十九皇子突然小声争执起来,也不知说了什么,最后两人都黑了脸。
沈知诺一边吃饭一边观察四周,在心中暗暗琢磨待会儿该让狗狗去扫谁,刚好瞧见两位小皇叔吵架,小姑娘耳朵尖,听到他们彼此放了狠话,说明儿约到演武场去打过。
两人虽然没闹出多大动静,可在座之人有哪个不是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的,对面的昭妃见自家儿子被气着,她回头横了一眼温嫔,目光极其不善。
温嫔虽位份低,但也不甘示弱,狠狠翻了个白眼。
沈知诺小脑袋转来转去,刚好把这一幕也瞧了去,小姑娘无奈耸了耸小肩膀,低头继续干饭。
这边两伙人刚消停,就听嘎吱一声,一道极其刺耳的桌子摩擦地板的声音传来,刺得沈知诺勺子一扔,两只小手赶紧捂住耳朵。
众人也都看了过去,就见十三皇子阴沉着一张脸,而十四皇子则起身一脸歉意地朝众人解释:“真对不住,我这脚下一滑,不小心踹我十三哥桌子腿上了。”
敬妃坐在对面,气得脸色铁青。刚才她可是亲眼瞧见,十四皇子就是故意踹的十三皇子的桌子。
其实大家对最近两位皇子不和的事都有耳闻,一看两人表情,也都猜到了大概。
大家齐齐看向上首坐着的皇帝,就见承武帝慵懒地靠在椅子上,眼神微眯,不辨喜怒,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这是发怒前的征兆。
众人心中都是一凛,赶紧敛气屏息,抱着孩子的也都赶紧喂了东西到孩子嘴里,不敢发出任何声音,以免被陛下的怒火波及。
太子妃见状,忙给女官使眼色,女官叫停了丝竹,带着乐人悄无声息退了出去。
一时间,殿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沈为清这个好信的也瞧见了十四皇子那一脚,凑到自家大哥身边小声说:“十四皇叔故意踹的。”
沈为晏竖起一根手指挡在嘴前,声音微不可闻:“嘘。”
沈知诺有些来气,这么多好吃的菜,本来都吃得好好的,可这些人也不知是好日子过多了还是怎样,偏要在她皇祖母的寿诞上找事,这是来砸场子的吗。
小姑娘气鼓鼓看向四周,就见她那些大大小小的皇叔们,虽然各个低着头做出一副乖顺的样子,可从她的角度看过去,却十分清楚明了地看见他们脸上的表情,憋笑的憋笑,幸灾乐祸的幸灾乐祸。
看得小姑娘火气更大了,拿起勺子,用力戳着碗里的羊肉羹,一边戳,一边忍不住在心里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