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左右领座撇向小黄帽,要不是打人犯法,他们真想把这人打一顿,怎么这张狗嘴里尽会喷饭,见不得国家半点好呢!
  助理发现上司表情不对,连忙张嘴提醒。
  米勒这才回过神来,他刚才惊愕的表情不是因为别的,单纯是因为他沉浸于屏幕上飞速快进的实验流程,以及那规整有序的操作步骤让他羡慕。
  还有就是那神奇的液体,让他捉摸不透。
  为什么能够有选择地蚀刻碳片内部,不去破坏表面的规整,最后还实现了自动脱落,丝毫不影响碳片最后的成型。
  太神奇了。
  他愣愣回神,望着台上的李凡。
  那一刻他觉得面前这人散发着光。
  “米勒博士,您还觉得我们这枚碳片所采用的新3d模式是抄袭你们米国吗?”李凡的声音像是条毒蛇,咬了过来。
  米勒有生之年还没有受到过如此羞辱,向来只有他瞧不起别人,哪里还轮得到别人瞧不起他,他觉得不再给这位李凡留半点情面,科研不是讲故事,它讲的是实用。
  “你这项技术有没有抄袭我们米国,不是你随便播放视频就能裁定的,这需要通过法律途径去验证,”米勒望向李凡,那眼神很冷,“芯片的作用是什么,你之前也说过,是连接物质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桥梁,居然是桥梁,那就把它亮出来,展示出它的作用来,而不是播放视频,上传图片那么简单。”
  “或许你还不知道我们米国现在已经做出了3纳米碳芯片!”
  这话一出会场中又发出了不敢置信的喧哗。米国的7纳米好像才推出来不久吧,那可是最先进的芯片了,要知道7纳米的尺度意味着什么,意外着在一块一厘米大小的芯片上,内部能聚集200多亿个晶体管,它的每一秒次的运算当量相当可观了。
  这下好了,米勒他们又已经做出了3纳米,这速度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照这个节奏发展下去,突破纳米级别不是梦啊!
  对于周围人羡慕的眼神,米勒很受用,他抄起话筒就往舞台上去,“年轻人,我劝你做事还是实际一点,空口白话,可没什么技术含量!”说完他用眼神给助理示意,那人立马心领神会提起金属背包就跟了上去。
  李凡颔首微笑,退到一旁,把舞台中央的位置让出来给米勒,尽情地欣赏着他接下来的表演。
  米勒打开箱子,从里面取出一个纯水晶盒子将其展示给大家,虽然这只是枚无法投产使用还没攻克热死亡的碳芯片,他威胁z国还是绰绰有余的。
  他说:“各位,这就是我们米国最新研制的3纳米芯片,它已经完成了蚀刻,在这一厘米见方的碳片上,它涵盖了800多亿个晶体管。”
  “年轻人看见没,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前沿科技。”
  “而不是你视频记录里的那些,把芯片放在培养皿上,你当是在研究细菌呢!”
  小黄帽在观众席上,左瞄瞄,右瞄瞄,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下根本不用他带节奏了,周围人都跟霜打的茄子,彻底蔫了。
  只有网上直播间里,还有些许人在吐槽着,“这米国人怎么能这样……这不是华清的发布会吗,我怎么感觉米国人是故意来砸场子的……哼哼,米国就是见不得别人好……别人一好他们就痛苦……”
  对于米勒投来的眼神,李凡笑笑,重新上前,他轻声说道:“不好意思告诉您,我们培养皿里做出来的是0.5纳米。”
  这话一出,简直就是热水进了热油,现场气氛顿时热的要掀翻会场这口大锅了。
  3纳米还能想一想,这0.5纳米简直就不是人能想出来的,那得多精细啊,之前屏幕里的操作手法大家都还没怎么看明白,眼下更是被李凡这句话打的找不着北了。
  z国人,你们快点坦白,你们是不是偷偷背着全人类跟外星人接触啦,不然你们这芯片技术怎么能一下子领先了这么多。
  赵怀安和程毅司长对此只是相视一笑,没有说话。
  “你胡说,”米勒嘴角抽搐,“就连最精密的光刻机,它的光束极限也只有1纳米,你们怎么可能做出0.5纳米,简直是贻笑大方。”
  “是吗?”李凡手握话筒,冲米勒笑笑:“但我们的芯片已经投产使用了啊。”
  米勒胸口一梗,差点背过去,“这怎么可能,碳芯片的热死亡你们能解决?”
  然而米勒这话说完,李凡却连个眼角余光都没给他,他环视众人,对主持人说道:“麻烦把峰为新款手机发下去,各位可以自行体验下我们华清碳芯片的实用性究竟如何。”
  说罢,台下的工作人员立马抱出一箱未拆封的峰为手机,发给了嘉宾区。
  李凡从口袋里也掏出了一部一模一样的手机,说:“这是峰为公司生产的最新款手机,它内部使用的所有芯片,无论是通讯芯片还是传感芯片以及储存芯片,全都是由我们华清项目组制作出来的,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它的尺度是否如我所说。”
  嘉宾区除了部分政府高官,其余的人大部分都是微电子领域大师,他们对手机的把玩,跟其他人不同,他们在拿到手机的瞬间,就开始对其输入无比强大的数据计算量。
  要知道手机性能取决于其内部的集成电路也就是芯片,而芯片的优劣与否,则是要看它内部晶体管的数量,如果芯片尺度越小那么同等情况下它内部的晶体管数量就越多。而且在数字世界里,任何的复杂计算都能还原成最基本的0和1.只要晶体管数量足够,它就能顷刻间完成数以亿级的运算量。
  反之,只需要测试它完成运算当量的极限就能推到出它的芯片尺度。
  这种感觉就像是在走迷宫,无论多复杂的迷宫,只要每个岔路每个途径都安排一个人走下去,总会让人找到最终的出口,那么人的数量就相当于芯片所蕴含的晶体管数量,而迷宫的复杂程度就相当于目前这群行业翘楚编纂的数据包的当量。
  这很简单。
  很快,随着每个人手机上的数据运算包的快速结束,大家都淡定不下去了,这尼玛哪里还是手机啊,这tmd简直就是一台超级计算器。万万没想到华清居然这么强大,不光做出了芯片还直接投产了,这速度简直太让人匪夷所思了。
  观众区的小黄帽,前一秒还在信誓旦旦的估摸着拿到钱该怎么花,是左手一个水果12呢还是右手一个平板大pro。但就在李凡说完话,发完手机后,他喜悦的心情直落千丈,周围人纷纷双眼冒心心,脸上更是乐开了花。
  吓得他连忙拿起手边的望远镜冲着嘉宾区四处打探,他很想捕捉到一个面带鄙夷的大佬,好当素材,可惜他连续找寻了三四圈,那些大佬们每个人的脸上都透露着震惊,就连米国的米勒都收敛起了嘴角上的嘲讽,唯独朱教授和一些政府官员一脸镇定,就好像对这种结果司空见惯了一样。
  这尼玛太不合逻辑啊!
  这钱我究竟还能不能赚了。
  小黄帽这样想着,米勒戴维斯也是这样的想着,他站在台上,接过李凡递来的手机。
  为了能当众打脸李凡,他直接让助理把最近一周的气象数据输入了进去,输完之后他嘴角带笑的望了望李凡,非常期待接下来手机冒烟,运行卡死的迹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