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毕竟一中学子这几个月下来,大家向凡神看齐,不懂就问凡神,这心境早就跟一模二模时不可同日而语了。
  原先凡神午休辅导仅限于一班。
  但随着大家呼声日益升高,他跟老师商量了下,在不影响其他学生情况下,扩大了辅导范围。
  也就是在凡神带动下, 县一中的帮扶小组逐渐壮大。
  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每个人擅长科目都不一样, 即使擅长科目一样但是它内部轻重点也不一样, 就像何梅她最擅长语文, 但她最最擅长的还是语文中的大作文,特别是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每次都能写的特别完美。而文科二班的学委李嘉嘉她同样也很擅长语文,但他就不太会写作文,他喜欢做阅读理解,对文章大意的掌握以及压缩文字书写新闻稿可以说独树一帜,基本上次次都能拿满分……
  要知道,高考对七八十年代的学生来说意义格外重大。考上了大学,那就相当于鲤鱼跃龙门,如今的大学是包户口包工作,从此生活将会发生质的变化。
  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别人多考一分,就想多于自己少考一分。
  竞争压力就会在无形中增大很多。
  可即便如此,大家也都纷纷将自己用来提高分的不二法门,全部拿出来跟大家相互交流。就是在这样的学习氛围里,大家考完了三模。
  这一次成绩也只用了一周就已经全部统计了出来,
  跟二模一样快。
  蔡博雅不用说,这一次他早饭都没吃就跑到了收发室,此刻正坐在木头椅子上,两只眼睛死死盯着那只古董电话。
  这一次他一定要第一个接电话。
  嘀嘀嘀!!!
  嘀嘀嘀!!!
  嘀嘀嘀!!!
  这是喜鹊来报喜的声音啊。
  蔡博雅故作镇静的让电话多响了几下,才把它接了起来。
  这次成绩是省里下发到市里,再有市里统一通知本地学校。
  所以打电话的自然而然还是之前那位用密卷跟楚沁做交易的老师。
  “你们这位李凡真的是神啊!”
  “你知道他这次考了多少分吗?”
  对面直接调过了先公布学校平均分的步骤,一步到位,直戳蔡校长的心窝窝,他眼睛闪着光,嘴角嘟囔着:“别卖关子了,多少分。”
  “他考了621分。”对面说完,咕咕灌进去几大口水。
  蔡校长感觉他喝的是酒,不然怎么在喝完之后,讲的话全都是醉话。
  “老蔡,你说要不要这样,你把这位李凡学籍转到江宁一中来,”那头笑呵呵地说:“我保证以后每年无偿赠送你们学校五十套,不不不,是文理科各五十套密卷,你说好不好。”
  “好你妹,”蔡校长用力一喷,鼻梁上的老花镜都滑到了鼻头顶端,要不他的鼻梁挺,估计眼镜都要飞出去:“快说,他这次是不是省状元?”
  蔡校长这边刚说完,对面立马来了口深深的叹息。
  “哎!”
  这瞬间把蔡校长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难道说……
  “是冠军啦,”对面估计也怕把这位可爱的蔡校长吓出个好歹,仅仅调戏了他两秒钟就赶紧竹筒倒豆子,噼里啪啦全说了出来:“你们那个李凡,这次简直更夸张。”
  “他比第二名高了整整75分。”
  “老蔡,你知道吗,那个第二名,还是个省级重点中学的复读生。”
  “我的个乖乖。”
  “我现在都开始期待,李凡他最后的高考成绩了。”
  “你说说咱们省前两年,硬是没出过一个国家状元,连榜眼探花都没摸到过。”
  “之前上面那些人还指望第二名能拿个国家理科探花回来。”
  “现在看来,咱们省冲击下国家状元也不是不可以的。”
  “所以我说呀,你把李凡转到江宁来,我们肯定会全力保他冲刺全国第一的!”
  “绝不含糊!”
  “呸呸呸!”老蔡气的连连吐口水:“搞得好像我们县一中在虐待他似的,你给我有多远滚多远,别打我学生注意。小心你下次来内江县考察,我往你酒里加刷锅水!”
  “行行行,还是你狠~还是你狠~”对面无奈摇头:“跟你老婆一样,嘴里不饶人。”
  “还是跟继续聊三模成绩吧!”
  “这一次理科总分650分。”
  “全省理科平均分335.7,江宁市理科平均分341.4,你们一中理科平均分371.1……文科平均分347.8……”
  随着对面娓娓道来,蔡博雅这嘴就乐的没闭上过。
  居然还在往上走,在往上走,压根没有要稳定的意思,这高考要是能往后再延一延,那该有多好啊!
  “最后,省里决定,基于内江县一中这次在三模取得的优异成绩,决定明年将你们一中提名为市级重点中学,全校教师享受市级工资待遇。”对面那人宣布完政策后,嘴巴吧唧了两声,继续念道:“老蔡你听清楚了没,福利工资全部按照市级待遇下发了,下次我再去找你,别再给我整什么地瓜烧了,我要喝茅台,我要喝茅台,我要喝茅台。不说三遍我怕你记不住”
  “滚!”蔡博雅笑着骂道:“一瓶茅台够一中老师们吹好几年的电风扇了。”
  对面显然不懂蔡博雅这个梗,全当他在抠门,跟他又随便聊了几句就把电话挂了。
  其实二模考完后。
  县一中又新增了两间12点自习室,不够的电量,由所有任课老师共同承担。
  如今整个内江县一中。
  所有的教职工办公室这一年的电风扇都停了。
  苦吗?
  毋庸置疑。
  累吗?
  显而易见。
  但蔡博雅和一众一中老师却都觉得苦的累的有价值,他们这心里——高兴!
  伴随着黑板上的高考倒计时变为最后一天。
  大家这三模试卷也都全部消化完毕。
  查漏补缺,心态调整。
  统统做到了最好。
  也就是在这一天。
  在高考的前夜。
  蔡校长站在全体高三学子面前,为他们做最后的加油打气,他慷慨激昂,饱含神情,说到一半,他的眼泪又一次住不住的往外流。
  他媳妇楚沁在下面看着,感觉自己嫁了个林黛玉,居然比她还很哭。
  其他说这句话时,她的眼睛也湿了。
  诚如蔡博雅校长说的那样。
  这一届是她们带过最棒的一届毕业生。
  他们无私。
  他们团结。
  他们相互关爱。
  他们携手进步。
  ……
  这样的质量对于这样年纪的学生来说,是他们能受用终生的财富。
  “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1。”
  “孩子们,加油!高考没什么可怕的,因为你们是我带过最棒的一届!”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你们即将开启的人生之旅中,希望你们都能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位卑勿敢忘忧国2。我十分清楚,国家要想富强,民族要想振兴,这一历史任务必将落在你们这群青年人的肩膀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