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所以,又何必遮遮掩掩的呢?
  许东被她轻飘飘砸过来的几句震住,却挖空了也找不到反驳的话,气的脸红脖子粗。
  话虽是如此,但被查的如此详细,和大街上被剥光了衣服无异,谁会乐于见到?
  “绸缎停在河道上一日,便要多花费一日的银钱,想必许掌柜十分心焦吧?”姜回和缓了语气,嗓音温温如脉脉春风,淡然反问。
  许东被说中心思,狼狈跌坐在凳子上,半晌,哑着声音低低哀求:“方才我不该动怒,小姐既然愿意谈生意,不知愿意出多少银子?”
  哪怕再低,只要有人愿意要他都应了。
  “许掌柜,我并不打算只买你的茛绸。”姜回侧眸,透过丝绢屏风直直看向许东,春日里的光透过花窗照进那双美丽的眸子,映出一池波澜不惊的暗渠。
  “我要你的铺子,还有。”
  “你。”
  买他?
  许东不可置信的抬起眼,却听得那女子继续道。
  “你的三百匹绸按照原价每匹十二两,折合你的铺子,我给你五千两银子。”
  许东神色怔松,每匹茛绸十二两他想都不敢想,可眼前人却如此自然的说了,可是。
  “我的铺子已经典当出去。”
  他们如今都是就近在河边搭的棚子,也方便绸缎过河泥然后盯着,况且,即便铺子还在,也不值一千四百两。
  “许掌柜没听清吗?”姜回淡淡道。
  “我要的,还有你。”
  “你买我做什么?”许东实在疑惑,看这穿着用度也并不像缺下人。
  “许掌柜以为我要买你做下人?”姜回突的开口,看见许东疑惑的眸光,便意识到自己说对了。
  夫驯鸟者断其下翎,则必恃人而食,焉得不驯。
  在他人屋檐下仰人鼻息,又怎能不乖乖‘听话’,纵满腔凄苦也只能和血吞下,身不由己,思不能纵,那种感觉,实在,太令人厌恶。
  而许东,便是她的第一步。
  “怎么会呢?许掌柜依然是绸缎庄明面上的掌柜。”姜回碾掉指尖沾染上的香屑,纤细白皙的手指染上团乌色,不大的一块,看上去却分外刺眼。
  明面上的掌柜?意思是她才是背后的东家?所以,她买他,是为了给她做事?
  “若我答应,我身边的那些同乡……”
  有旧人便有旧情,若是背叛,实在麻烦,而麻烦,是姜回最不想沾染的。
  许东即使同意,他的真心又有几何?
  “绸缎顺利卖出,他们自然该尽早返程。”姜回单手接了绥喜递过来的帕子,垂眸细细擦拭边道。
  意思是,只能有他一个人留下?
  “这。”许东犹豫了。
  姜回也不说话,任由他自己做出抉择。
  毫无意外的,许东纠结良久,最终沉重的点了头。
  姜回见目的已经达成,忽的起身,言简意赅道:“三日内,自然会有人把银子交给你。”
  “而这三日,我要你把所有的莨绸做成成衣。”
  “小姐莫不是在同我开玩笑吧?”
  先不说三日内把三百茛绸做成成衣简直异想天开,绝难实现,再说,每个人身材尺寸都不同,茛绸珍贵,若是做成成衣,不单会损失大部分客人,更是对好绸缎的糟蹋。
  “能做,五千两银子三日后交到你手中,若不能。”
  姜回缓缓走出屏风,长长的幂篱遮住杨柳掐腰,抬步顿足婀娜婉转,嗓音却如冷冰:“许掌柜,我们今日便只当从未见过。”
  作者有话说:
  宋-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韩非在其《外储说右上》
  第20章 、长乐坊
  ◎猜花题◎
  一连三日,姜回不是去茶楼听曲,琼珍阁买胭脂便是去买香料首饰,路过卖字画的穷苦书生还一掷数金买了副红叶秋鹊华图,流水一样的单子飞向县令府。
  林伯渠脸色难看的看着门前聚集要债的商户,耳边操揉着各种口音如夏日蝉,搅扰的头痛。
  “停!县令府前不准喧哗!”他厉了神色,一个个扫视过去。
  但有道是一人惧,二人怕,三人便要日月倒。
  有人振臂高呼:“县令大人府上的从我们这买了东西,说好今日还,不还就把人交出来,否则纵使是县令也不能欺压我们百姓!”
  “对,必须还!不能忍!”
  百姓推搡着拦路的侍卫,脸上带着一致的愤慨,七嘴八舌的说着。
  “我们这都有凭据,三日前,你们府上的人从我的杂货铺里买了一百斤米,在城外开粥布施,打的就是县令大人的旗号!我还瞧见。”说话的伙计眼尖的瞅见正往这边的魏四,登时大呵:“诺,就是这个人远远的跟着。”
  “对对,就是他,他还曾找我问那两个姑娘买了什么同谁说过话,我瞧着他不似个好人,偷偷跟着,结果就看见他进了县令府!”
  “既是县令府上的人,便是娇客贵人,想也不会缺了我们这些小老百姓的银子,连累大人名声受损,落人口实。”
  林伯渠喘口粗气,看着这些往常卑躬屈膝的贱民此刻反了天了,居然敢言辞之间污蔑县令,怒上心头,“谁在闹事,通通给我抓起来!”
  眼见侍卫凶恶的拔出刀,有人不禁怯步,此刻,人群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快跑啊,县令大人要当街杀人了!”
  这一喊,可谓是闹翻了天,围堵的商户伙计慌不择路的跑着,不知是谁跑丢了鞋子,谁绊倒了谁的脚,谁的幞头扔到了‘张宅’的匾额上,迎风晃荡,一时人仰马翻,比早市里混入数百只鸭子羽毛乱飞的凌乱场面不遑多让。
  林伯渠张大嘴巴看着这一幕,一时不明白究竟是怎么发展到这一步的。
  府内急匆匆走出个小厮,附耳到林伯渠旁边道:“管家,县令大人发了好大的火,让你不要再门前同这些人纠缠,给了银子打发走就是。”
  转角处静悄悄的停着一辆马车,绥喜放下帘子,“公主,县令府的人出来了。”
  “嗯。”姜回意料之中的点头,三日前。县令府衙门前方才闹过一场,引得半城百姓观看,时至今日还在津津乐道,议论纷纷。
  若今日再闹大,县令府可就不再是被人惧怕的威严瞳赫之地,而是沦为了满城笑柄。
  只要张喆文有点脑子,就不会做这种蠢事。
  在无人注意的地方,有个身材瘦小的男子悄悄退出人群,泥鳅似的钻进小巷不见踪影。
  与此同时,马车缓缓驶离。
  “公主,许掌柜真的能在三日内做出三百件成衣吗?”
  “你说呢?”姜回淡淡勾唇,眼里如盛清澈湖水,耳边碎发轻拂,眉目如画,自有说不出的明媚清丽,可偏偏语气却是极冷,便如暖融融的春日骤然落入津冷的冰水,气氛转瞬凝滞。
  “奴婢觉得,可能做不到。”绥喜低低道,她没见过,却也听过,听说做工繁复的能花上两三年之久,短也需半月,即便找上通陵县所有的绣娘一起绣,若说完成十件,彻夜不眠也许可以,三百,便差的太多了。
  姜回的应许,看似是救许东于水火之中的女菩萨,实则却更像深闺小姐闲来无事的刻意刁难与捉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