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宫殿布置大气馨雅,月光纤盈入窗,金勾檀篾,隐约可见翠叶藏莺。
  灼火荷叶香炉散发着袅袅沉水香,芳香清甜的味道不知不觉弥漫,让人心神驰环,仿佛细嗅潭水荷花香。
  “长公主一路舟车劳顿,风邪入体,又久病沉疴,胃疾不舒,血虚情郁,一时情急攻心,这才昏厥。”
  久病、情郁。
  十几年流落在外,她也是受苦了。
  屏风后传出一道沉冷威严的声音:“下去开药。但凡所有,不必通禀。”
  看来,陛下对这位长公主倒是疼惜。
  太医叩首告退。
  须臾后,姜回幽幽转醒,立在床边侍奉的宫女立刻出去回禀:“启禀陛下,长公主殿下醒了。”
  太监想了想道:“陛下可要见一见?”
  皇帝不言,太监便知道是准了,转头见宫女还呆愣跪在原地,蹙眉道:“还不侍奉长公主更衣,过来觐见。”
  “是,是。”宫女呐呐应了,转身越过屏风从宁妃送来的一套衣裙中寻了套月蓝色的,姜回听见方才对话,也不反抗,任由她穿戴,只问。
  “跟着我来的人在哪?”
  “奴婢不知。”
  姜回蹙眉,却也知道问不出什么,不再说话。
  等穿戴整齐,便踱步走出去。
  低着头行礼,裙边豆绿宫绦一齐垂地:“臣妹参见皇兄。”
  端坐在紫檀椅上的人眼中藏着深深的晦涩,良久,才允她起身。
  “你的封号是昭庆。”
  “臣妹谢过皇兄恩赐。”
  又是一阵沉默。
  皇帝不说话,姜回便也低敛着眉站在原地,余光只见膽瓶红梅,烛火团簇,远远望去,竟像是暗红的血渍。
  “裴元俭与你相识?”
  姜回心下冷嘲,这质问竟等不到明日,看来这皇帝果然对“她”没有半分兄妹情谊,若不是烈火焚堆,流言甚嚣,断不会想起她这个被驱逐多年的皇妹。
  当初姚文罗还反驳她石上刻字不该涉及朝堂危亡,恐伤及己身,过于激进。
  眼下看来,若是当时缓以亲情妄图让这位帝王生出怜惜之心,只会痴人说梦。
  帝王从来无心。
  “臣妹是认识他,但臣妹讨厌他。”姜回眼眶发红,泪水在眼眶里滚动,哽咽的声音不难听出似女儿家发脾气似的恼怒。
  皇帝目光打量。
  “臣妹发烧忘记了许多事,只知道自己有皇兄这一个亲人,可臣妹与皇兄却多年分离,而他却极得皇兄宠信。”
  “皇兄的好都给了他,一点都没有分给臣妹,臣妹不甘心。”
  “所以,皇庄被烧县令让臣妹住在他的府邸遇见裴元俭那日,臣妹毁了他的衣服。”
  “哦?只是因此吗?”
  谁知,姜回竟道:
  “自然不是。”
  “后来,臣妹去为皇兄祈福,竟被诓骗险些祭拜了前朝寺庙,幸好臣妹听说有另一处寺庙更为恢宏,臣妹觉得只有最好的才可配皇兄身份,临时改了注意,谁知一不小心从马车掉落,而裴元俭。”
  姜回哼声,“他竟然任由臣妹摔落在地,简直不将皇兄放在眼中。他这个人果然心黑,没一处好。”
  皇帝听着她幼稚愤慨的话语,陡然哈哈大笑。
  姜回委屈的抬眸。
  皇帝笑罢,对上她的脸,竟然骤然变色。
  大太监见状不对,连忙轻咳。
  皇帝恍惚中回过神,这张脸和……好像。
  他似乎陷入了什么往事,眼中有深深地思念和追悔,却在片刻后,消失不见。
  姜回仔细的分辨他的表情,敏锐的察觉到他的眼神,不像是在看她,而是在看别的什么人。
  在皇帝目光重新投回时,立刻低下头,泪珠霎时滚落。
  皇帝瞧见她身前地毯那一抹深色。眼珠动了动,安抚道:“你是朕的皇妹,朕对你始终有兄妹之情。”
  “勿听旁人闲言碎语。”
  皇帝撩袍起身,在即将踏出的前一刻,却又回过头:“既然裴爱卿得罪了朕的皇妹,便罚他在你宫前值守一月,如此,可出气了?”
  姜回一愣,猜不出皇帝这陡然转变的原因。
  “臣妹谢过皇兄。”
  作者有话说:
  重新改了个书名简介,希望大家喜欢~鞠躬
  第81章 、薛衡
  ◎怀疑◎
  夜里寂静。皇宫中各处宫所早已熄灯,唯有皎月宫灯火煌煌,宛若漆黑长夜中的一点繁星。
  姜回趁宫女去倒水时将汤药倒在了花盆中。
  这三年,绛真成衣铺开遍五湖四海,甚至连西域也有涉足,搜罗了不少奇珍异方,其中几个古方对李桂手来说,宛若医仙指点,茅塞顿开。
  让他惊奇的发现,还能有如此解毒之法。他乐此不疲的去研制新法,姜回也甘当药人。三年总算将还姜回身上的毒解了大半。
  至于差的那一点,关键便在给她下毒的那人身上,这也是姜回为何如此迫切想要寻到给她下毒的那个人。
  可时间间隔太长,以致她掌握线索实在有限,唯一能确定的,便是这下毒人来自皇宫。
  “长公主殿下,您身边的那位姑娘已经被送来侧殿耳房。”宫婢道。
  “可要奴婢去唤来?”
  “不必。”姜回道,又想起白日里裴元俭提起的另一桩事,便装作不经意问:“今日宫中可发生了什么大事?”
  宫俾摇头,小心的看了眼姜回,除了眼前这一桩,相比之下其余的也算不上什么大事。
  看她不明白,姜回只好更直白提醒:“本宫在进城门时,曾听百姓议论说什么将军?”
  “长公主殿下说的可是云麾将军?”宫婢眼睛一亮,语气带着深深崇敬和敬佩。
  姜回点了点头,“你可知他的名讳?可是盛京人?”
  “不是。云麾将军姓薛名衡,奴婢曾听人说起他的家乡,似乎是鸣什么涧。”
  姜回动作一顿,抬头不确定般的问:“草头薛,双人衡?”
  “是。”宫婢肯定的点头,替姜回铺好床铺,折身下来。
  ……薛衡,木头?
  姜回微微失神,宫婢还在继续说着,语调似乎含着惋惜:“不过已经不能再继续叫他云麾将军了。”
  姜回被这消息一惊,所幸不必她问,宫婢已经竹筒倒豆般吐露个干净。
  “今日早朝,陛下念薛将军战胜还朝,龙心大悦,破例准他提出一个要求。”
  皇恩浩荡,只要他提出,高官厚禄,珠宝美人,无一不是唾手可得,谁知,薛衡的要求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陛下,臣年少时曾受深恩于一女子,如今,臣蒙陛下恩赏有加,当思酬谢。”
  “哦?你是要朕赐她封赏?”若是金银财帛,薛衡自己给了也便罢了,不至在朝堂如此郑重。
  薛衡屈膝跪拜,背脊挺直,坚定有力的声音辞去幼年的沉闷木讷,一字一句响彻在太极殿,掷地有声:“臣愿以全部军功和官职封赏,换谢府世子侧妃姜回,为世子妃。”
  一句话,引得大臣纷纷抬头看向跪在大殿中央的薛衡。
  薛衡出身低微,主动投军,从大头兵做起,在战场上殊死拼杀,六年间不知多少次性命攸关留了多少鲜血,才得到了如今的地位,眼下,竟然为了还一个恩情,就将自己数载功勋拱手奉上,这,简直匪夷所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