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到了今天,姜回仍记得那栗子的味道,很甜,很热,几乎一瞬间就驱散了夜里的寒冷。
而薛衡,是后来取得名字。
那时,薛衡将要行若冠之礼,虽读书不成,只跟着他爹从了使力的行当,算不得什么少年英才,却也是读过书塾,因此有几番讲究,还特意请了夫子为他加冠。
夫子还未取字,就在名上沉吟许久,问他要不要一起改个名讳。
薛衡跑去问姜回他叫什么名字好,姜回想起那日去酒楼送新鲜野鸡,听说书先生讲起三山五岳。
一个个背说出来,让人向往又震撼。
别的姜回都忘了,只记得南岳衡山这几个字,因为那座酒楼正好叫做“南岳楼。”
南岳酒楼用了,山又一点都不特别,便说,“取一衡字,南岳衡山的山。”
薛衡跑去同夫子讲,夫子抚须道:“祢衡击鼓,鼓声深沉,有金石之音。衡,有厚积薄发之意。甚好。”
后来,她有了养母,再后来,养母被人害死,她求告无门反被囚禁,薛衡上门讨人被打断双腿却仍不肯放弃,她冷言冷语说自己心甘情愿,当一县主薄,哪怕是姨娘也是他想不到的荣华富贵,再也不用忍饥受寒,让他不要误了她的前程。
再之后,姜府来人,匆忙之间要带她回京,她只来的及给薛衡娘亲五十两银子让他治腿,却没再见他一面。
没想到,薛衡竟然投了军。
第83章 、各怀心思
◎裴容◎
惊蛰一至,万物复苏,向来是个举国欢庆的大日子,祭龙灯,涂挂五彩良缘图、以梅核击蛰虫,热闹非凡。
寻常人家还会用小火油煎了鲜嫩的鸡蛋,再滚上花瓣、叶子煮了,在橘皮水中浸泡,不一会就变了五彩斑斓的花蛋,不但色彩艳丽极得小孩钟爱,吃起来也是软嫩香甜,口齿生津。
而高门大户却觉得这花蛋上不得台面,反而钟爱在正门摆上一尊白虎石像,以彰显赫。
兵部尚书裴征裴府门前摆放的那尊白虎石像栖于光滑平整的阴沉木上,虎目圆睁、虬髯短锐,虽四爪慵懒而卧,也让人心生忌惮。
据说这座白虎像挪动时需七八个好汉用足了力气,否则连离地都不能,可见绝不是那等只拙表象肚里空空的花架子。
裴母从裴元俭那里碰了壁,一个下午都郁气满满,推开送上来的梨盅。
“我可是他的亲娘,一心一意为他谋算,偏他半点不识抬举。”
“谁家侯爷嫡子像他这般,过了弱冠已有七八年,不但未娶,连个妾室通房也没有。”
“整日里只知道打杀,也不知留个子嗣,难不成有个万一,侯府这诺大家业拱手送给那些上不得台面的下贱坯子!”
裴母脸色阴沉,气的胸口起伏,这两年,她几次派人给裴元俭传话叫他来见,却没一次见他来,裴母忍气去他府上递了帖子,却也被拒之门外,倒是每次都寻了个好借口,不是公务繁忙,就是陛下召见。
一次两次看不出来,次数多了,谁不知这就是明晃晃的搪塞,她知他心中或有怨恨,但谁叫当初他……。
送他离开盛京去祖籍东郡她心里也不好受,谁知道那仆人半路手痒去赌,竟疏忽之下将他弄丢,但天下无不是的爹娘,他想拿乔也该知适可而止,怎能三番四次避而不见,当真是从小就心思深沉,没有人情,天生便与爹娘隔了心。
但她就这么一个儿子,纵使再如何伤心失望,也要为他筹谋打算,她若不打算,这侯府上下,哪个不是想多分一杯羹的豺狼,只恨不得裴元俭永不再踏入这裴府大门才好。
想到这,她掀眼看了一旁站着的人,瞧,这不就有一个。
裴母下首站着位年轻男子,双手自然垂下,穿着一件湖色的广袖宽袍,对襟处绣着重环纹,却并不显得繁复,而是犹如皓月贵气清雅,青丝以白玉冠束起,双眼明亮温和,唇角噙着笑意,好似被暖暖橘光拂过,让人如沐春风。
哪怕裴母目露不善,他仍旧不怒,温声劝道:“母亲莫要为兄长之事动怒,这碗梨盅熬的软烂入味,母亲喝了也好去火。”
裴征并不近女色,除了原配正妻裴母外,就只有一个裴母送来的通房,膝下育有一子,便是和裴元俭仅差了三月的裴容。
裴母看着他讨好的模样,心下却越是恨,当年她有孕在身,裴征的母亲就以这为借口往他床上送了自己的身边的大丫头,口中说为她着想,怕她劳累,实际上就是看不惯裴征后院只有她一人,硬是在尘埃落定的第二日才告诉她,硬逼着她认下。
害的她怀着孕,几次动怒伤心,险些难产。至今想起来,她仍是恨的咬牙切齿。
裴容双手捧着梨盅递过去,裴母笑笑,下一刻,径直打翻泼了裴容一身。
裴容看着那黄黄的汁水从他衣袍蜿蜒而下,低垂着的眸子升起隐忍的怒气,却转而消失不见。
“呀。”裴母虚伪的露出惊讶,“怎么手这么不稳,竟洒了。容儿,你不会在心里责怪母亲吧?”
“怎么会呢。”裴容温和的笑:“是儿子没有端稳,不小心将打翻,儿子这就命人再做一盅。”
“姨母。窈儿来给您送一碗八珍羹。”一道甜美温柔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千般万般都是窈儿的错,姨母如此疼爱窈儿,定然舍不得因为生窈儿的气就不顾自己的身子,那窈儿真真是罪过大了。”
裴母神色一柔,抬眼又瞥见那个刺眼的人杵在那儿,暗道果然上不得台面的东西,连半点眼力都没有,厌恶道:“好了,你退下吧。”
错身而过的刹那,一抹绣海棠花衣角从裴容腿边轻晃,裴容面色如常,弯下腰,将碎裂的瓷片捡起来,躬着腰退了出去。
裴母看着他的背影,冷哼一声。
裴容捧着碎瓷片出来,正好遇见路过的裴征。
裴征看着他满身狼狈,又望了眼静悄悄的院子,皱眉道:“你母亲又刁难你了?”
“见过父亲。”裴容行礼后道,“这梨盅并不烫,儿子无碍。”
这话就是在承认裴母刁难了他。
可裴征却没有多问,听他说无碍后点头就要离开,半点追问或是替他出气的意图都没有。
纵使已经经历过太多次,裴容眼眸仍旧暗了暗。
想到他娘,他第一次出声将裴征叫住,却犹豫许久,像是有什么难言之事。
裴征冷着脸斥责:“吞吞吐吐像什么样子,不说便不必开口。”
“父亲,兰嬷嬷她病了,能不能劳父亲去看她一眼。”
沉顿片刻,裴征才恍然兰嬷嬷是裴容的母亲,虽然过了明路,却没有纳妾文书也没将她的名字添入族谱,所以兰嬷嬷只是个通房,连妾室的名分都没有。
“病了就去找大夫。”裴征冷漠的留下这句话,便再不停留。
裴容脑海里浮现兰嬷嬷枯瘦如柴,眼睛都瘦的凸出来的可怜模样,知道她或许已没有多少日子可活,再次冒着触怒裴征的危险,跪地磕头:“儿子再无旁的要求,只求您看她一眼,哪怕在她房中只停留半刻。”
“裴容,本以为你向来规矩守礼,没想到竟也如此无礼不驯。”裴征丝毫没有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