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应倪脸颊绯红,陈桉若无其事,看了眼腕表问:今晚只能随便吃点了,稀饭还有剩下的,炒个时蔬,蒸条鱼怎么样?
应倪懒得理他,默不作声地上了楼。反手锁上门后,她一边脱衣服一边往浴室走。
花洒打开,雾气氤氲。她站在镜子前,看着布满淡红色吻痕的锁骨胸口,不自觉皱起眉头。
陈桉是属狗的吗?舔舔就算了,还喜欢咬她。
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真的存在,明明两人隔着旋转楼梯和一道厚实的门,完全处于两个空间。
鼻子不通的她居然还是闻到了属于陈桉的气息。
于是抹了两遍沐浴露,又冲洗了三遍,擦干净身体像狗一样去嗅。
气味是淡了些。
但经久不散。
清淡的木香并不难闻,甚至让人感到清爽。
可应倪觉得自己被他强势标记了似的。
非、常、不高兴。
直接导致陈桉在楼下喊吃饭,她装作没听见。陈桉上楼敲门,她装睡觉。直到门把手转动的声音响起,陈桉说:再不吭声我就破门而入了。
应倪才腾得坐起。
也不知道自己在怕什么。
可能是怕他又进来,把她抱到梳妆台或者飘窗上,像在厨房一样玩弄吧。
冷着声音说:我心情不好。
他们的婚前约定,她心情不好的时候要一个人待着,她说不能进就不能进。
外面安静了片刻,声音才响起。
下楼吃饭,我待在书房不出来,等你吃完给我发个消息,我再出来洗碗。
应倪躺下去,被子拉至头顶,闷闷地道:
不要。
翌日上午,难得的大晴天。
由于没有吃晚饭,加之姨妈耗气血,应倪早早在饥饿中醒来。换了睡衣下楼,保洁正在拆卸沙发外套,再往厨房看去,陈桉卷着袖子,在里面忙忙碌碌。
上午的阳光从玻璃窗透进来,照得一切都很柔和。
直到视线落在岛台时,美好的氛围瞬间破碎。
应倪不愿再回顾,扯扯嘴角,走到饭桌前坐下。
喝牛奶还是粥?陈桉看过来。
应倪双手搭在桌面,像等待厨子上菜的客人一样,牛奶。
喉咙还痛吗?陈桉将牛奶和黄油剪过的面包放在她跟前。
应倪摇头。
鼻涕呢?
继续摇头。
下午有什么安排?
还是摇头。
陈桉拉开她旁边的椅子,大喇喇坐下,烦我?
应倪根本就不想听他说话,一听就想起昨天他趴在自己身上的喘气声。
反正说什么都摇头。
摇完头,陈桉却笑了,喉结在余光里微微滚动着,反应过来的应倪乜他一眼。
我要去趟公司,中午饭有阿姨来给你做。陈桉说起正事。
不用。应倪说:我自己会做。
陈桉问:做什么?番茄炒蛋?
应倪想起京京夸他哥的话。陈桉有三绝,一是有钱,二是人好,三是绝中绝,厨艺精。
夹着嗓子摇头晃脑:你会做饭你了不起。
不是嘲笑你。陈桉说:上次我看你家冰箱里就只有面条、番茄和鸡蛋。
应倪嗯一声,怎么了吗,我喜欢吃番茄鸡蛋不行。
又不代表她只会做番茄炒鸡蛋,图方便罢了。
加了班就在楼下买炒饭,不加班回到家只想躺着,几乎都凑合着吃。应倪回国前其实体重快三位数了,肉都长在该长的地方,前凸后翘。
这几年,体重逐渐减轻,越来越瘦。
陈桉看她一会儿,实在忍不住揉了揉她脑袋,除了番茄鸡蛋你还会做什么?
鱼,炝锅鱼。应倪说:你肯定不会。
你教我不就会了。陈桉说。
应倪:才不教你。
陈桉啧一声:怕我做的比你好吃?
一大早真不想和他呛,应倪解释道:我做的一般,比不上我爸。
没传承到你爸的手艺?陈桉问。
应倪默了一瞬,点点头。
其实她根本没学过。
以前爸爸知道她爱吃,三番五次要教她,说以后不在他们身边,想吃也能自己做。
应倪嫌麻烦,总是推脱。
觉得爸爸会给她做一辈子,就算出了国,爸爸也会做好抽真空冷链邮递。
她根本就没有必要学。
后来想吃。
就再也吃不到了。
这些年,她按照网上的教程做了很多次,好吃是好吃,但都不是那个味,硬着头皮也吃不下去,只有扔掉。
陈桉也不知道她想起了什么,看了表时间不早了,用力揉了最后一下她脑袋,起身道:我走了。
应倪嗯一声,抿着牛奶。
决定过段时间回趟老家,看看爸爸。
-
陈家原定回乡的日子由初三改成了初四,陈桉走后,应倪一个人在家待着。
听他说,他们的老家在吉安,一个应倪从未听过的穷角旮旯,车程将近八个小时,要一直开进大山深处。
他走的那天,应倪睡了很久,等醒来下楼,钟点阿姨已经把饭做好了。
色香味俱全,营养搭配均衡。
应倪其实很不适应。
她习惯了周末醒来,抓着头发在出租房里的冰箱到处翻找,最后饿得头晕反胃酸等外卖来的日常。
往餐桌前一坐,闻着饭香。
仿佛回到了从前,被所有人围着关爱照顾的日子。
阿姨的手艺不错,应倪胃口大开,吃得七七八八。
吃完饭,她照例窝在沙发里看电视,像陈桉没回来时那样,霸占整个一楼。
因为感冒还没好透彻的缘故,应倪不敢去医院探望林蓉苑,拜托护士打视频和她说话。
通完视频,应倪像条刚搁浅的鱼似的翻来挑去,觉得闷得慌,但不知道去哪里。
这时余皎皎发来消息。
【晚上有空吗?出来吃饭?】
应倪一想到余皎皎瞪大眼睛八卦试探的样子就头疼。
于是回复:不
空字还没来得及打,聊天框弹个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