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就是这东西有的走了沈荔私账,有的走了公账,一时不知道账面能见到多少钱。
沈荔想到这里,不免在脑海里问:“所以,我现在经手了多少钱?”
之前系统让她赚够一千万两的时候就说过,赚到一千万两并不是指纯利润,而是过了沈记的账就能生效。
不过沈荔忙着忙着就忘了这回事,只能回头问系统。
【稍等,系统查看中......】
它说完就没声音了,也不知道是卡了还是怎么样。
沈荔叹气。所以她真的很难信任这系统背后的大数据网络啊!
这时,芳姨也正好说完了,开始总结:“先预留至少两个月的工钱、采购的成本和其他杂费,账面上能动的银两是......”
自从中午和晚上都要营业以后,沈荔就给芳姨他们涨了月钱。
一圈的小豆丁也有自己的月钱,不过他们年纪小,早市没把人叫起来上工,所以每个人拿的都不多。
芳姨说道:“......两千四百八十二两三钱六文。”
与此同时,系统也开了尊口:【经统计,宿主目前为止入账了4444.4444......】
接着就一直在‘四’的发音上卡了壳。
沈荔一时不知该感叹这数字不吉利,还是该感叹系统确实不太聪明。
但转念一想,快两个月赚了四千两,成功把还款期限从七万年缩短到四百一十七年了呢!
还是那句话,真有盼头。
芳姨扭头:“掌柜的,您之前说有个赚钱的法子......”
沈荔从自满中回神,被手里的现银冲昏了头脑,脱口而出:“我要盖温室大棚!”
第17章 扩建
建一座玻璃大棚,这是沈荔很早就有的想法。
当她决定要按季节换菜单,不免就要考虑到冬天没什么蔬菜可用的问题。
作为一个现代人,沈荔很难不想到温室大棚。
这东西的作用原其实不算复杂。用高透明度的玻璃或塑料膜,白天充分接收光线并且将温度留存在棚内,这样整个棚内温度上升,就能保证作物的生长。
其他人倒也一听就懂,实际上眼下所谓温室不是没有,将菜蔬种在室内保温,又用温泉水灌溉,只是没有用上玻璃、琉璃而已。
赵大于是担心:“这样的棚子,普通琉璃做得出来吗?”
大庆朝已经能做到把琉璃打造得非常透明,但没办法像玻璃一样完全透明,只能说差强人意。
此外,还有一点显而易见的缺陷,那就是造价绝对不便宜。
沈荔之前也跟琉璃工匠打听过,要做到能充分透光的水平,一块窗户大小的平整琉璃,至少要五十两银子。
也就是说,即便只做出一个能供应沈记用菜的小型玻璃棚,四千五百两的棚身,二千五百两的棚顶,至少也要七千两。
芳姨一听,眉头皱起来:“这样说,我们的钱还不够?”
沈荔摇头:“我只打算用一千五百两银子。”
芳姨一愣。别说她了,最灵活的赵二也愣了。
“一千五百两,应该更不够吧......?”
“嗯,所以剩下的钱交给别人来出。”沈荔说。
她看了眼众人懵然的神情,无奈解释:“实话说,若是我们能一口气拿出五千两,自费建了也就建了。只是账面连修一个小的玻璃棚都不够,更何况还有其他支出?”
“首先,我们得把扩建的钱留出来,这事必须得办了。”她分析道,“买下左右两边的铺子、扩建整个二楼、接着整间铺子都要重新设计......”
赵大默默道:“一听就不是个小数目。”
“这得花多少?”赵二揣测,“二百两?”
芳姨摇头:“如果只花二百两,掌柜就不会留下一千两了。”
沈荔给她竖了个拇指:“还得是芳姨啊!”
她上下指了指:“三间房打通、二楼隔出包厢和阳台,这部分造价应当要二百五十两。”
“更贵的是桌椅全部重做,尤其楼上的包厢,桌子要用上好的材料,装饰也不能马虎。这样算下来就是四百五十两左右。”
沈荔把一早画好的平面图拿了出来。赵二看得啧啧称奇:“掌柜的,这个灶台的样式也太新鲜了吧!”
他指着平面图最左侧,楼梯后方的一大块方格:“后面有油烟的明火灶台跟后院联通,前面留一块地做最后装饰,敞亮地给客人们看,确实能让人放心。”
沈荔昂首,很有些骄傲。
她盼了多久,总算盼到改造铺子的时候了!
这回还不能按着心意来设计改建,她就是小猪!
除此之外,她把整个后厨圈起来,一半明厨一半暗厨,明厨的部分还做了板前的样式。
餐桌用整片的厚木板,和明厨外围的石墙直接相连,板前的客人一抬头,就能看见她的操作。
厨房的面积也大多了,足够三四个人在里面忙活。
整体一看,一楼大堂里依然是四张大方桌在中间,能容纳十六个客人。
齐整的一排屏风隔开,右边靠墙是单独的双人小桌,每桌都用木板隔开,这有八桌十六个位置。
左边的厨房板前位置一共十二个,竖着十个横着两个,都是单人位。
左下角,即刚进店门的左手边,则是等位客人们歇脚的地方,茶水小菜都在这里。
“三十六个客人,其实客容量已经不小了。”芳姨若有所思。
赵二连连道:“那是掌柜的心思奇巧,把厨房外头包上木板就成了现成的桌子,一下子就是十二个位置。”
芳姨叹息:“现在最要紧的,是怎么凑上剩下的五千五百两银子。”
对啊!
赵大赵二面面相觑。沈记自己只能出一千五百两,修一个玻璃棚子要七千两......
一德原本光溜溜的头顶已经长出一层刺手的茸发,这时童言无忌道:“我们不出,让别人出嘛!”
赵大揉了他一把:“说什么呢,谁肯无缘无故掏这么一大笔银子出来?”
沈荔却点点头:“一德说得对。我们不愿意出,那就让别人出。”
这下芳姨也有些惊讶地看向她:“掌柜的,难道你已经......”
沈荔继续点头,脸上已经挂上笑容:“已经找到冤......好心人了。”
一旁的芳姨:......
芳姨差点笑出来:掌柜的刚才是不是想说冤大头?
门口一阵马嘶,沈荔走过去将人引进来。
“诸位,这就是我请来的好心人!”沈荔飞速改口,“乔裴乔大人,很愿意为我们赞助剩下的五千五百两银子!”
乔裴目光在她身上一停,又扫过沈记的一众大人小孩,微微颔首。
自从沈记开始中午和晚上营业,乔裴就成了常客。
常常见面,加上他除了在沈荔面前话都不多,其他人也习惯了,没有一开始那样畏惧他的宰相身份。
同样,也没人质疑他能不能拿出三千五百两来。
堂堂宰相之尊,有钱没钱,只在他的一念之间。
要是想有钱,还怕没人送吗?
乔裴单独坐在另一张长椅上,垂眸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