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臣只愿为臣,并未有任何他想。”
  “......是吗?”
  皇帝看他发顶,心里不知怎的,忽然想起一个人:“难道不是为了那个沈记的掌柜?”
  乔裴并不答话,只将头伏得更低。
  这个女子,实在是个奇人。
  若说她在京中搅弄风云,其实也万万谈不上。只是一个厨艺颇精,经营有道的掌柜。
  及笄宴再怎么惊险,面上也只是小丸心血来潮,绝不是故意设计博一个出彩。
  但看她身边的那些人。自己一双儿女就不说了,北安侯世子、薛旸的女儿、郑玉的女儿,如今还搭进去一个宰相......
  有的人看着不显,实则有这样一种能量,将那些身份地位比她尊贵、家世背景比她优越的人都聚拢起来。
  皇帝熟读史书,也不得不承认,沈记的掌柜是个极有人格魅力之人。
  再一想李执,若只是心悦对方,那么接了赐婚圣旨,这时说不定已经在走六礼。
  但他的好儿子,一心要同别人两情相悦;若不然,干脆就不要这圣旨,也不肯强求沈记女点头。
  不能说心悦,这已然是珍重、爱重了。
  这二人认识不过数月,到底如何就到了这样的地步?
  皇帝洞察人心,不免觉得,执儿应是在沈记女身上见到了他自己没有,却很珍惜的品质。
  故而无论如何,也想保护好这一点罢。
  一股脑想了这么多,再看乔裴时,他不由叹气:“......起来吧。”
  乔裴依言站起。
  皇帝凝目看他面孔,只觉得没有半分波澜、半分怨怼。
  所有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假设,在他平静如深潭的双眸之下,都显得那样扭曲多疑。
  乔裴,似乎是当真对宰相之位,毫无留恋了。
  “若是将你老师提上来,接你的位置,如何?”皇帝问。
  乔裴答:“一切以陛下圣心决断,便是最佳。”
  “那么莫仁秋?”
  “臣与老师,都听任陛下安排。”
  莫仁秋与高鉴明不和,与乔裴更不和。
  至于楼知怯、周钊,这两个在他那里,说是眼中钉肉中刺也不为过。
  如果当真提了莫仁秋上来,可以说乔裴一系的势力,从朝中到边关,不被拔个干干净净都算好的。
  更甚者,追究上一任的过错,将他拖出来安个罪名下狱,难道又是什么难事吗?
  而乔裴却仍不为所动。
  皇帝偏头,倚着自己手指,按压太阳穴:“......你倒是个情种。”
  乔裴垂眸。
  他知道这时保持沉默最好,但面对皇帝——一个将他从一窝子小乞丐里提拔出来、送给高尚书做学生、一路扶上宰相位的人,一个动动手指就能改变他一生的人——仿佛总想说些什么。
  他看向皇帝。
  惊异地发现自己心中积攒的怨怼、痛苦、隐恨,到了这时,都已经消散不见。
  他只想立刻、下一秒,就赶到蕲州,去见沈荔。
  去见她,听她说话,被她余怒未消地轻轻讽刺两句,说乔大人倒是会演戏也好。
  光是想到她,乔裴都觉得整个人轻飘飘的。
  他身体里,其实本当有许多复杂、沉重的事物,这时却一点都不剩了。
  叩谢圣恩后,皇帝摆摆手叫他自便,乔裴便出了殿外,抬头看向这一方天色。
  刚下过雪,其实仍是灰扑扑的,倒有些云彩,衬得更白许多。
  不知道那信,她收到没有。
  乔裴看着天边细细长长流云,雪白,如茉莉花的颜色。
  便又忍不住想到沈荔。
  只盼她平安无恙,等到自己赶去。
  *
  蕲州城门已经隐隐可见,又走了几日,云开军大军一行便到了城门口。
  “将军,前面戒严了。”周雨回禀,“当是李大人下的令。”
  周钊虽说是云开军统领,在其中威望也非当地官员可比,但政务处依然有知州李大人在,轮不上他插手。
  像是之前他回朝禀报军情,蕲州自然就轮到李知州说话了。
  一行人往前又走了些,周钊眯起眼打量一圈:“都是辅兵,且尽是老兵,这是敌军压阵北门?”
  他与李知州有言在先,在周钊不在的时候,调兵遣将也要纹丝不乱。若是敌军犯边,通常从北边过来直冲北门,便将老兵调回南门戒严,主军调去北边守城。
  果然,很快便见几匹快马过来,灰头土脸的士兵叫他:“周将军!周将军!那群该死的戎皮子又来了!”
  周钊点头,身上原本带着些杂物早已歇下,立刻安排道:“周雨,你和丁队二十人送楼世子、沈掌柜一行人进城,不得有闪失。其余人,随我赶往边境!”
  他一路急行军,尘土飞扬赶到哨卫所,总算停下来歇口气,一边端起凉茶往肚子里灌,一边质问:“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么一路上没有任何音讯传来?!”
  不错,外族来犯是常事,尤其冬天难熬,总有不少人铤而走险,想从大庆百姓手里抢一笔就走,蕲州应对纯熟,并不怕他们作乱。
  但最叫周钊讶异的是,这一路上半点消息都没有,竟然是到了门口才知道这回事?
  李知州人不在卫所,倒是他的副手在,此刻支支吾吾,不敢作声。
  “说!”周钊将碗往桌上一搁。
  副手一抖,差点破音:“是!是这样的!是知州大人叫我们先别提的,说是......”
  卫所里除了他跟周钊,还有不少旁人,但见他迟迟不肯出声,周钊摆摆手:“都出去。”
  又转头看他,似笑非笑:“现在能说了?”
  “周将军,咱们知州大人您也是知道的,宁少一事不多一事,若不是事关重大,他怎敢得罪您?”
  这话也中肯,周钊示意他继续,副手咽口唾沫,又说:“只是周将军可能不知,您这回是提前回来了,不仅叫李大人和蕲州百姓惊喜,也叫一些人惊讶,坏了他们的计谋啊!”
  周钊一挑眉。
  这次行军确然比平时要快些,一则皇帝放人放得早,二则路上因为周良被杀的事耽误了几天,后面就走得更快。误打误撞,倒比以往从京城到蕲州更快了。
  按这人的说法,岂不是说有人早就知道他的归期,正是算着来犯的?只是没想到这回时间错开,反而被他撞上?要算这个时间,至少要知道他这次从京城是何时出发、走哪条线,又带了多少兵、多少辎重......
  如此,李知州不肯传信也说得通了。
  没想到,这蕲州州府,乃至他云开军,竟然都能混入沙子了......
  只是,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