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不等裴烈答话,太后先笑了:“可不是,要不是听他口气贼大,一副允文允武的嚣张模样,这场赛事还比不起来呢。”
  昭明帝这回有耐心多了:“哪年的秀才?”
  裴烈:“禀皇上,卑职是昭明十三年的生员。”
  昭明帝不解:“那为何弃文从武?”
  裴烈只得又将缘由说了一遍。
  昭明帝点头:“年纪轻轻,能奉养寡母幼妹,孝义两全,很不错。”他想了想,问,“往后可还有科举的打算?”
  裴烈:“不敢欺瞒皇上,卑职在念书上其实没有太大天赋,能得秀才功名已是万幸,再往后势必困难重重……咳,卑职觉得,卑职比较适合习武。”
  昭明帝想到他单挑四名高手,哑然。
  秦正暄却跳出来:“才不是,裴烈好厉害的。裴烈给儿臣讲解策论文章的时候,比先生们讲得还好。”
  秦徽若微微有些诧异。她竟不知道此事。
  昭明帝也很诧异:“此话当真?”继而皱眉,“他身为护卫,为何会给你讲解策论文章?”
  ?秦徽若闻言一咯噔。这可是她的主意啊。
  她正要起身解释,就听端妃语带歉意道:“皇上,是臣妾的主意。臣妾想着,他们既然要跟在阿暄身边,不求文武双全,起码要粗通文墨、略知书史。加上平日里阿暄往日有些惫懒,索性就让他们陪着习字念书,也算是个监督了。”
  昭明帝:“……合着这么久你还没找到伴读?”
  端妃有些尴尬:“这段时日一直忙着……”
  不过是个托词,昭明帝皱了皱眉,没有细问,扭头看裴烈:“既然阿暄如此赞扬,那朕来考考你。”
  裴烈:“……”不是,他真的只是半桶水。
  但面前是皇帝,他没法,只能绷紧神经,准备答题。
  不光他紧张,下首坐着的秦徽若也很紧张。她向来觉得裴烈是个莽夫流氓,连那手字都只是勉强见人,如何经得起考。万一他得了父皇厌弃——
  未等她想明白,昭明帝已然开口:“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如何解?”[注1]
  裴烈暗松了口气。幸好,原身底子仍在,加上这段时日他又恶补了一番,听题没有困难。
  这段话,是鲁哀公跟有若的对话,讨论年成歉收,国家备用不足,该如何征税的问题。
  裴烈思考片刻,按照以前写议论文的方式,论点、论据、论证一通扯,从孔孟“仁政”到“民富国强”,好歹是把这题给解了。
  秦徽若微微松口气。看来这厮还是有点墨水,能应付过去便行。
  那厢,昭明帝再次开口:“有征?战,道存制御之机。恶杀好生……”
  裴烈:……还来啊。
  没法,只得绞尽脑汁答题。
  昭明帝接连问了数道题,涉及民生、军事、外交、经济、法律,直把裴烈问得冷汗直流,才罢休。
  昭明帝却欣喜非常:“虽话语直白,却一语中的。好,好,好!你既有如此大才,合该继续参加科考——”看到他那身侍卫服饰,顿了顿,扶额,“瞧朕这脑子。”他放下手,又问,“你当真要弃文从武?”
  裴烈拱手:“卑职不过是看的杂书多,取了巧,论文思才学,确实难登大雅之堂。”他轻咳一声,“卑职认为,卑职的天赋还是偏向武学。”
  可不是偏武艺,羽林卫的比试才刚刚结束,他不光夺了冠,还一挑四呢。
  昭明帝:“……”
  太后见他哑然,打趣裴烈道:“如此说来,你也确实称得上允文允武了,给阿暄当护卫陪读,倒是有点小材大用了。”
  秦徽若一惊,捏紧袖口,生怕裴烈说错话。
  好在裴烈也不傻,拱手道:“能为四殿下效劳,乃卑职之幸。”
  太后摆手:“这句话,你确实当得。”
  裴烈呐呐。
  昭明帝敲着小几,慢慢道:“你有这般才能,让你在宫里呆着,确实浪费。”他环视诸位皇子一圈,在老三、老四之间停驻片刻——
  “老四听令。”
  站在边上的秦正暄愣住。
  秦徽若忙推了他一把。
  秦正暄连忙上前两步,跪下:“儿臣在。”
  “你年龄虽小,但,世间万般皆学问,无需拘于文字……朕现在封你为西北巡检使,三日后前往荆州彻查私造官银一事。”
  端妃瞬间坐直,惊喜交集地看向秦正暄。
  对面原本事不关己坐着的老三秦正旸神色大变,扭头看向上座的宁嫔,后者捏紧帕子,察觉他的视线,朝他摇了摇头。
  秦正暄却已然愣住。
  昭明帝皱眉:“怎么?你不愿意?”
  秦正暄瞬间回神,惊喜行礼:“儿臣定不负父皇所托!!”
  昭明帝神色稍缓,转向裴烈:“老四年纪尚小,许多事情都没有经验。朕现在封你为武骑尉,辅佐西北巡检使办差。”
  武骑尉不过从六品,但辅佐巡检使,还是十二岁稚龄的皇子巡检使……这相当于说私造官银之事,主要是交给裴烈,秦正暄只是顶着个身份去学习,省得地方官员不配合。
  裴烈瞬间想明白这点,当即跪下叩首:“卑职定不负皇上所托。”
  很好,不枉他冒险嚣张一挑四,终于升职了。
  旁观的秦徽若愣愣然。阿暄才十二岁。
  上一世,今年冬就会遇险丢命。如今却要领差出京——不,应当说,是跟着裴烈出京办差……
  一个年幼,一个看着就不靠谱,可行吗?
  再看喜不自禁的秦正暄和状似沉稳、实则在评论区浪得飞起的裴烈,她深深地忧虑了。
  作者有话说:
  注1: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第065章
  不管旁人如何作想, 此事已是板上钉钉。
  昭明帝并太后先行离开,德妃、宁嫔凑过来酸了几句, 端妃不痛不痒, 笑眯眯地打了几句机锋。其他妃嫔份位太低,都只羡慕地看着。
  好不容易把这些妃嫔、皇子送走,端妃喜上眉梢地拉过秦正暄一顿揉搓:“哎哟, 我们家阿暄也长大了,开始领差办事了啊。”
  秦正暄拼命挣扎:“母妃放开我!”
  端妃好笑, 又搓了两下才松开他, 语气还带着几分遗憾:“果真是长大了, 都不要母妃抱了。”
  秦正暄跑开几步,老气横秋道:“男女授受不亲,儿子已经长大领差事了, 往后可不要再如此。”
  端妃忍俊:“好好好, 往后母妃注意点。”
  秦正暄这才点头:“很该如此——嗷。”
  秦徽若收回敲他脑袋的手, 微微蹙眉:“怎么说话的?即便你现在五十了, 母妃也是你的母妃, 古人尚且彩衣娱亲,你是哪个牌子上的人物,母妃还要注意你的规矩?”
  嗓音软软糯糯,说话也是温温柔柔,即便是教训之语,也让人如沐春风——反正裴烈是听得如沐春风的,只觉这小姑娘哪哪哪都好, 合该是个公主, 尊享富贵荣华。
  <a href="https:///zuozhe/shazhoutacui.html" title="沙舟踏翠"target="_blank">沙舟踏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