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我想不明白。萧怀玉起身,我只是楚国底层一个最普通的士兵,所得的功勋也微不足道,至于你们的皇子,是因为他受了伤恰好被我撞见,做了倒霉鬼罢了。
你知道上位者与普通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吗?临沂公主抬头问道。
萧怀玉撇头,她并不明白临沂公主所说,只得摇了摇头。
是目光,是远见。临沂公主道,目光、实力、运气,这是成为王者缺一不可的东西。
就比如,你们都不明白我为何舍弃官家的传舍不住,而要在这个荒凉的河边过夜。
临沂公主看着空旷的四周,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暴露于野,楚国不肯交人,齐楚必有一战,虽三国互有盟约,不杀来使,但是暗杀,却不在盟约之内。
萧怀玉震惊的看着临沂公主,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并没有公主所说的王者目光与远见。她道,我所想的,就只是出人头地而已。
出人头地,这是天下人都想的。临沂公主道,你知道你自己所想无非是所求,但我却看得更多。
什么?萧怀玉不解。
拼命。临沂公主道,我从你的你身上看到了常人没有的刻苦,可以拿性命相拼,虽不知为了什么,但一定有你自己的理由。
萧怀玉回想到这几个月进入军营的日子,为了拥有与男子一样的力量,为了在战场上活下来,她所付出的,远比正常的训练要多,手中的茧子剥了一层又一层。
我只是,不想死而已。萧怀玉回道,在面对残酷的战争时,依然会害怕。
有时候,恐惧会迫使自己握刀。临沂公主道,这是普通人的生存之道,只有畏惧,才能够保全,一味斗勇,结局只有死亡。
这世间任何东西,都是相互的,包括人。临沂公主道。
相互的萧怀玉看着熊熊燃烧的火堆。
就像你救我,一开始是为了你自己,因为我是东齐公主,你认定我可以救你。临沂公主解释道,后来你并不确定我的身份,但仍选择出手,是因为我是女子,你想救女子,你应该
有阿姊或者妹妹吧?临沂公主问道。
临沂公主的话让萧怀玉觉得很不可思议,就像能洞穿人的心思一般,此时的她,仿佛如一张白纸,彻底暴露于她的眼前,你
你不用太过惊讶。临沂公主道,等你见识到了足够多的人,遇到了足够多的事,你自然也会有聆音察理,鉴貌辨色之能。
萧什长,楚国力弱,君王怯懦。临沂公主继续劝道,你留在这儿,只会被埋没。
我记得,齐国并不缺将吧。萧怀玉说道,我入军营也有不少时日了,也曾听闻齐国军中的流言。
没有哪个想要一统的国家,会嫌弃名将多。临沂公主大胆直言道。
可我是楚人。萧怀玉道,我不懂那些争斗,但明白做人要守诚信,我是楚人,这一点,是刻在骨血里永远不会忘记的。
萧这个姓,乃是九州大姓,出自东海琅琊,东海为齐与燕共有,而琅琊在我齐国境内,你祖上留的,并非楚人的血。临沂公主道。
祖上?萧怀玉笑了笑,我连祖父都未见过,我只知我在楚国长大,我是楚人。
只要你答应入齐,条件可以随你开。临沂公主又道,纵然你现在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卒,但我与齐国都有耐心等你,我等得起,齐国也等得起,你还可借齐国扬名天下。
倘若今日我因齐国的丰厚条件而背叛自己的国家,来日又是否可以因其他而背齐?萧怀玉问道,这样的人,是公主想要的吗。
我从不做没有把握的事。临沂公主道,只有无法驾驭,才会有此顾虑。
那可要让公主失望了。萧怀玉拒绝道。
是因为彭城王么?临沂公主道,见萧怀玉沉默不语,他的手段的确高明,论攻心,就连我也不得不佩服。
不管如何,我杀了齐国皇子,只有彭城王愿意搭救,这份恩情,我不能忘记。萧怀玉说道。
楚国的政治一团乱,百姓因为饥荒易子而食,对于那位高高在上的天子,饱受饥寒的百姓只有辱骂与仇恨,但楚国却有一个心系国家与万民的皇子。
要说搭救,真正救下你的,是平阳公主李瑾才对。临沂公主道。
平阳公主?萧怀玉愣住,怎么可能,她分明是想杀了我才对。
可若不是她,我以安州三城为条件时楚皇已然心动,但突然闯入的燕使却改变了结局,她入殿与我对峙不可能没有准备,想那燕使就是她提前喊来的吧,否则又怎会如此巧合呢。临沂公主道,我虽败了,却不是败给了楚国。
是齐国的出兵,促使了燕楚的同盟。临沂公主继续道,你们楚国的平阳公主,也是一个既有手段,又貌美的女子。
萧怀玉听着临沂公主的话,在火堆旁呆坐了半响,我不明白。
萧什长现在不需要明白,临沂公主笑了笑,越是漂亮的女子,便越危险。
萧怀玉抬头,她看着火光照耀下的临沂公主,危险的女子,是公主?还是平阳公主呢?
萧什长觉得呢?临沂公主反问。
萧怀玉低头沉默了一会儿,都是吧。
作者有话说:
萧怀玉:都想套路我?
聆音察理,鉴貌辨色。出自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
翻译,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指善于分析,根据对方的脸色、表情行事。
第25章 遇伏
翌日
昨夜至夜深,临沂公主返回了马车内歇息,而萧怀玉则在秋风中守了她一夜。
临沂公主醒来后,天色已经微亮,她从车内掀帘,便看见了倚坐在马车旁的萧怀玉。
因常年劳作,所以皮肤晒得黝黑,临沂公主盯着她看了一会儿,眼睛仿佛出神,不知在思索什么。
只见她微微皱眉,听见脚步声后,便将车帘放下。
萧怀玉还在睡梦中,至佛晓才被军官摇醒,怀玉,该赶路了。
萧怀玉伸手揉了揉眼睛,才发现身上盖着一件披风,是昨夜从长官手中接过来交给临沂公主的,不知何时披在了自己身上,十六年来,她似乎从未被人如此细心对待过,就连双亲都是冷漠的。
此时的天色才已经完全亮起,临沂公主再次掀开车帘,温柔问道:萧什长可休息好了。
萧怀玉愣了愣,她看着手中的披风,似乎明白了什么,随后将之折叠好送还,公主。
我在车内用不着这个。临沂公主道。
想到昨夜临沂公主所说的话,萧怀玉便道:我一定会将公主安全送回齐国的。
只不过顺手的关怀,便能换来忠诚与决心,临沂公主没有说话,只是朝萧怀玉笑了笑。
经过一天的跋涉,临沂公主归齐的队伍终于离开了郢都。
仍与先前一样,只走人多的官道,不入城,也不住驿置。
离开荆楚之地后,萧怀玉变得异常警惕,因为越往东边走便越混乱,触目可及的是由繁华逐渐变为荒凉。
这一路上他们也遇见了许多西迁的流民,听着四周的风吹草动,萧怀玉隐约感觉到不安,就好像这一路都有人在暗中跟着,让她浑身不自在。
接临沂公主归国的齐军还在路上,再赶半日路,便能汇合。
夜晚,萧怀玉爬上了一颗树,她向四周张望,确认没有危险后这才松了一口气,但并没有就此放松警惕与防备。
她坐在树上,拔出腰间的挎刀擦拭,准备就这样守上一夜。
临沂公主坐在篝火旁,倾泻的月光与火光同时交织在了她的脸上。
萧怀玉扭头间竟愣了会儿,她看得出神,心中又在想,这样美丽又充满智慧的女子,又有谁配得上,与之并肩站在一起。
也许是注意到了旁侧树上的目光,临沂公主侧头对视了一眼,萧什长在看什么?
萧怀玉回过神,心虚的撇开视线,临沂见她如此,便又笑了笑,随后她拿出从楚京带出来的一只梨形陶埙。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圆润浑厚的埙声从篝火旁响起,所有将士都寻着乐声将目光挪向了临沂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