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百合>美人谋> 第66章

第66章

  是,功勋在沙场上九死一生,那么这楚国的天下,干脆也让与他们可好?平阳冷下脸,看着彭城王李康道。
  李康没有回话,平阳公主又咄咄逼人道:你既做不到,又何来说教吾,所谓仁义,礼贤下士,不过都是你为了夺位的手段罢了。
  作者有话说:
  有个评论说得好,平阳是那种十分坦诚的人,对自己的坏毫不遮掩,私心就是私心。
  萧怀玉不懂这些东西啦,她都是用最直观的感受,例如,她差点被临沂公主说动
  第51章 云梦泽水患
  无论是南阳王李隆还是彭城王李康,似乎与平阳公主的关系都十分紧张,即便是相遇,几乎都没有说多少话便分道扬镳,只有竟陵王李宣,倒是与平阳公主多寒暄了几句,但也被李康带走了。
  萧怀玉看着平阳公主与自己的手足兄弟关系冷漠,甚至是仇视,忽然想到了自己。
  因为父母偏爱男丁的缘故,导致她与弟弟的关系也如此冰冷。
  彭城王不是你的主子么,怎么连弓都不愿意让与他?平阳公主看着牵马的萧怀玉问道。
  萧怀玉将背着的弓拿出,并轻轻抚摸,因为公主不喜欢彭城王。
  这弓是你的,与我喜不喜欢他有干系?平阳公主问道。
  这把弓是公主外祖的遗物,公主在谈论它的时候,眼里有一丝伤感,公主很珍视它,而彭城王则是因为对它主人的崇拜,这是不一样的。萧怀玉解释道,弓的主人一定十分疼爱他的孙女,所以公主才会表露这样的神情,那么既然公主厌恶,弓的主人自然也会不高兴,此弓虽是陛下的恩典,但是主人的情,怀玉不敢忘。
  平阳公主坐在马背上,对萧怀玉开始所有改观,这个皮肤黝黑,老实本分的边境武将似乎也有细心之处,而这一番话,也让她的拉拢之心更胜铲除。
  还有一件事,我有必要告诉你,就在去年秋,齐楚交战之时,云梦泽发生了水患。平阳公主说道,相连的胡泽高涨,淹没了许多人家。
  萧怀玉握着缰绳猛的回头,水患?
  因为东境抗齐的大军,有不少是荆楚调往的,为了稳固军心,所以这场水患的消息被朝廷压下来了。平阳公主道,不过你的家人无碍,只是你那已出嫁的长姊
  ※ ※ ※ ※ ※ ※ ※ ※
  半月前
  萧怀玉的户籍是在云梦一个偏僻之地,去年秋,云梦泽发生了水患,淹死了不少人,当时正逢齐楚停战和谈的紧张时期,于是朝中便压下了此事,大多百姓都已迁离,探子通过州县名册,找到了公主要的人,他们已举家迁至竟陵县,去年安州之战楚国大败,只有死讯传回,而因功所获得的功勋爵禄,因为国库亏空,故而未曾发放,因此所有人都以为,新入伍的士卒已经全部阵亡,所以他的家人并不知道他还活着,并取得了功勋。宫人将打探来的消息一一向平阳公主转述。
  他家中的情况如何?平阳公主问道。
  父母双亲尚在,家中共七口人,但在籍的,便只有四口。
  楚国以人头纳税,在这种兵荒马乱的时期,这些穷苦人家自然会想方设法隐瞒。平阳公主叹道,但即便如此,也难抵赋税之沉重。
  其长姊已经出嫁,但不幸的是,她与夫家都丧生在了这场洪水当中,萧家位于山脚,故而幸免于难,他还有一个弟弟与一个妹妹,但是都未曾入籍。宫人又道。
  他的名字,是怎么回事?平阳公主问道。
  他的名字是入伍时更改的,好像并非出自双亲之意。宫人回道,荆州的地方官员都十分散漫,因为征召时并不严谨,只要有人入伍,报出户籍,这家人便会被画上赤字,减税一等。
  突然更改名字?平阳公主觉得奇怪。
  好像这家人更宠爱次子。宫人旋即又道,他这般做,怕也是为了脱离家中。
  若真是如你所说更偏爱次子,又为何偏让他入籍呢?平阳公主反问,你要知道,没有户籍在楚国,便会寸步难行,甚至为奴为婢,被人杀了都无法主持公道。
  还有一事,公主。宫人看着平阳公主。
  讲。
  萧怀玉的小妹颇有几分姿色,至竟陵县后,被当地的县尉之子看上,并以隐瞒家中人口为要挟,想要纳为妾室,萧氏不从,奈何双亲逼迫,遂投湖自尽,但被救回来了,就在昨日。宫人小声道。
  岂有此理!听到这儿,平阳公主眼里的怒火已无法压制,想到自己之前与齐国的联姻,她便无法忍受将女子当做物品一样送人。
  ※ ※ ※ ※ ※ ※ ※ ※ -
  竟陵郡·竟陵县
  明府,这段时日县内不太平,光是今日缉拿的偷盗,便有十余人。
  竟陵县令用竹笔在竹简上画上一笔,随后想起来了什么,于是抬起头问道:吴县尉今日家中大喜,怎还亲自带着人马出城捕盗。
  不过就是犬子纳妾罢了,算不得喜事。县尉回道。
  一匹快马忽然闯至公廨,堂吏慌忙来报,明府,县廨外有人要见您,他自称是从楚京来的。
  楚京?县令与县尉听后大惊,还没等他们出去迎接,外面的人便下马闯了进来。
  何人擅闯县廨?几个堂吏将他拦在了庭院。
  县令与县尉从屋内走出,见人穿戴着贵族衣袍,于是屏退了堂吏,阁下是?
  男子漠视了二人一眼,旋即踏入了堂内,两名县官惊讶的对视了一眼,随后紧跟上前。
  男将一块金符拿出,我乃大将军陈文泰麾下。
  二人不识得军中金符,但听见名讳之后,当即惊得跪下,原来是将军大驾光临。
  男子说罢,便坐上了县令的位置,听闻竟陵郡迁来了不少流民。
  是,西南的云梦泽发生了水患,朝廷便将竟陵县设为了安置流民之地。县令如实回道,还想将那流民安置的册子找出交给男子。
  是不是有一户姓萧的人家,也从云梦泽来到了竟陵?男人并不关心流民,只是继续问道。
  姓萧的?县令仔细想了想,萧这个姓有不少呢。
  是吗?男人旋即看了一眼县尉,我听说县里有人强抢民女。
  县尉听后,开始恐慌了起来,将将军。
  县令看着男人的眼神,忽然想起了县尉之子今日的喜事,恰好女方也姓萧,他瞪着眼睛问道:将军是何意?
  男人伸出手,向县令勾了勾,县令便走上前俯下身子。
  随着一阵嘀咕,县令大惊失色,校尉?
  ※ ※ ※ ※ ※ ※ ※ ※ -
  竟陵县最北的乡间,锣鼓声充斥在茅屋前,似乎是在办喜事,然而除了主人家却没有宾客。
  四娘,如果你不肯嫁,县里就要治罪,你这是要把咱们家往死里逼啊。妇人踏入房内,向拿着剪刀抵在脖颈处的女儿苦苦哀求道。
  她看着自己的母亲,想起了姊姊临走前的那个夜晚,潸然泪下,阿姊被你们逼死了,现在你们又要来逼我了。
  屋外,老翁拦住了想要入内的儿子,三郎。
  阿爷不是答应过阿阿兄,只要她从军,您就不会逼迫妹妹嫁人吗?萧三郎看着父亲说道。
  我们一家人搬到竟陵,人生地不熟,若是与县官结了梁子,日后还有好活吗?老翁提醒道,县尉的郎君虽然腿脚不便,但却是官员的儿子,你妹妹若是嫁过去,有了县尉的关照,我们一家人才能在竟陵存活。
  萧三郎听见父亲的话,觉得自己十分窝囊,先是大姐,再是再是兄长,现在又是小妹,阿爷把她们送出去,我们就能好过了吗?
  老翁陷入了沉默,如果你妹妹不肯嫁,县尉就要治我们欺瞒官府之罪,并要补上一家七口人的赋税,若是拿不出来,你我都要被抓去做苦役。
  萧三郎听后再也发不出声了,而此时屋内萧母也说通了女儿。
  四娘。萧三郎看着妹妹。
  萧四娘眼中满含泪水,我嫁。
  聘则为妻,奔则为妾,故而县尉家只安排了几个奴仆前来抬轿,并象征性的吹着锣鼓,又给了一些钱作为对萧家的补偿。
  请娘子入轿。奴仆掀开轿帘,纳妾用的轿子狭窄而简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