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百合>美人谋> 第90章

第90章

  楚皇懦弱,而对齐国有危险的继任者,只有彭城王一人,其他诸王,就算全都死光了,又有何用。齐帝说道。
  齐国越是指控彭城王,楚国的朝堂就会想尽办法保下,并向楚皇说出各种利弊,当一个势微又有疑心的帝王,感受到儿子受人拥戴,自己的地位恐将受到威胁,又会如何呢?临沂公主问道父亲。
  因为一个不喜欢且忌惮的皇子,楚皇被迫舍弃另外一个儿子,那么他的忌惮之心只会更重。临沂公主继续说道,楚国皇子的死,是一个开端,他会让楚国彻底陷入内乱,齐国要借此机会图强。
  ※ ※ ※ ※ ※ ※ ※ ※ ----
  楚国·章华宫
  齐国正使死在楚国,副使逃脱回到齐国,一口咬定是彭城王所为。琦玉跟在平阳公主的身后,将近日得来的消息一一叙述,朝中的大臣都在力保彭城王,陛下便派人暂时围了彭城王的府邸,并将其软禁了起来。
  我说呢,那日击鞠怎么看着不对劲,与萧怀玉同批次的那个校尉,并不是简单之人。平阳公主走到秋千旁坐下。
  他是南阳王友,这段时间一直陪在南阳王李隆身侧,公主是怀疑李隆所为?琦玉问道。
  李隆没有这个胆量,也没有这般精明的头脑,但是却有着野心。平阳公主道,各国之间只是表面上的平静,齐国当然会借助此事,搅乱楚国的内政,大臣们不可能交出彭城王,即便就算真凶是他,也会拿其他人顶罪,更何况,李康根本就不会做出这种愚蠢之事。
  不过也好。平阳公主又道,不管是否聪慧,是否得宠,在我眼里,都是阻碍。
  公主。一名宦官急匆匆的踏入庭院,叉手道:前往调查案件的御史与廷尉将消息传回了,是秘密传回的。
  宦官的消息来自于宫中的眼线,他走近一步,在齐国官员身上发现了一封与楚国官员来往的书信,那名官员是楚国皇子的属官,湘东王长史。
  平阳公主被这一消息惊住,为何是湘东王李符?
  琦玉与宦官纷纷摇头,宦官便分析道:对李隆最有威胁的,应该是李康才对,齐国延平侯的指控,是因刺客口中的话,为何搜出来的证据却不一样。
  平阳公主靠在木靠上,似乎明白了什么,若是证据与指控吻合,便会加重疑点,楚国的贵族皆豢养死士,行事自有规矩,这样的暴露太过于刻意了。
  可是李符没有理由这般做。琦玉疑惑道,栽赃李符,岂不是太明显了。
  李符是没有刺杀齐使的理由。平阳公主道,可是他却有栽赃彭城王之理,诸王夺嫡,已非秘事,宗法之下,李符作为长子,只要除去了最有声望的皇子,便能顺理成章的获得群臣的拥戴。
  好生高明。琦玉与宦官纷纷惊叹道。
  且让他们争斗吧。平阳公主说道,和谈只是表面宁静,这个天下迟早要乱,也迟早要凝一。
  公主,昭仪的忌辰,您还去桂阳郡么?琦玉小心翼翼的问道。
  平阳公主的生母薛氏,生前曾为昭仪,薛家祖地在桂阳郡,薛氏死后并未入皇陵,而是迁入了薛家祖地。
  平阳公主叹了一口气,薛家为楚国满门忠烈,最后却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我若不去,这世间还有谁记得呢。
  ※ ※ ※ ※ ※ ※ ※ ※
  竟陵郡
  萧怀玉动身离开的消息,传到了竟陵县令以及竟陵郡守耳中。
  竟陵郡守遂派人于中途将之拦下,并屈尊亲至,邀请萧怀玉入城赴宴。
  陛下应允校尉三日,只是回乡的三日,至于途中长短,全由校尉,如今大将军还在楚京,校尉不必如此着急。竟陵郡守道。
  这样耽误行程之事,萧怀玉显然有些不愿意。
  竟陵郡守便将萧家的户籍之事抬了出来,想当初竟陵县为流民添补户籍时,还是经我之手,萧校尉以农户出身,有此成就,着实令人惊讶。
  不会官场迎合的萧怀玉,三言两语就被竟陵郡守说得无法拒绝,只得应下,入城赴宴。
  竟陵郡守之所以如此做,只因看好了萧怀玉往后的前途,故而想要拉拢。
  恰逢郡中端午,不懂拒绝的萧怀玉,在盛情邀请之下只得留了下下。
  第二日,萧怀玉便向郡守请辞,无论郡守如何挽留,萧怀玉都坚持要走。
  竟陵郡有朝廷分设的学府,每年都会向楚京送去人才,今年恰好有一些空缺的名额。竟陵郡守意味深长的看着萧怀玉。
  萧怀玉显然没有听懂,于是推辞道:我已从军,并没有想入学堂的想法。
  竟陵郡守听后,表情僵硬的笑了笑,不由的直白说道:萧校尉还真是风趣,我听竟陵县令说,令弟一直在读书。
  听到这儿,萧怀玉似乎懂了什么,她惊慌的说道:我可以再留一日,等令爱回来与之相见,但是这入学一事,还请郡守无论如何都不要让我的弟弟进入竟陵郡的学府。
  楚国置十大学府于地方,其名额数量十分有限,进入学府,便有入京有做官的机会,天下学子无不向往,竟陵郡守对于萧怀玉的回答很是诧异,萧校尉是不愿让令弟踏入官场?
  萧怀玉无法说出实情,于是说道:官场险恶,他不懂人心,这个家中有我就足够了。
  原来萧校尉是担忧弟弟的安危,当真是手足情深。竟陵郡守对眼前这个敦厚的武将又增添了一丝好感,兄友弟恭,觉得是可以托付之人。
  如此一来,萧怀玉的行程便再次耽搁,在竟陵郡停留两天之后才踏上返京的路程。
  楚京
  经过半天跋涉,萧怀玉快马加鞭回到了楚京,然而当他骑着青骢入城时,却发现城门口多了盘查的禁军。
  萧怀玉拿出验明正身的东西,这才被放入城中。
  顾不得多想,她先是去了一趟邸舍,恰好碰见了仍旧住在邸舍的郭鸿麟。
  这不是咱们楚国的大功臣吗,满身疲倦,看来这回乡探亲并不顺利啊?郭鸿麟看着萧怀玉说道。
  萧怀玉没有理会郭鸿麟,因为从那次抛弃战友之后,他便喜欢不上来,并总觉得此人的心术不正,且将功名利禄看得太过于重了。
  听说了吗,齐国的使者死在了楚国,齐国正在兴师问罪呢。
  齐国使者又遇刺了?这都是第几回了。
  可不是吗。
  齐人与我们楚人的仇,怕是永远也解不开了。
  楼下传来了一阵议论声,让萧怀玉大为震惊,刺杀?这让他不禁想到护送临沂公主回国之时的遭遇。
  你还不知道呢?郭鸿麟又道,齐国正使死在了东境的官道上,只有副使逃回了齐国,就是那天与你交手的延平侯,他在回去之后,便咬定是彭城王所为,陛下已经派人围了彭城王府,你倒是好运,没能做得了彭城王友,而躲过了这一劫。
  萧怀玉听后干瞪着双眼,就在她离开楚京的短短几天时间,京中就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
  萧怀玉看了一眼郭鸿麟,但没有与之过多的交流,放好行礼后便骑马来到了章华宫。
  章华宫
  由于失去了护卫这一层便利,萧怀玉无法再自由出入章华宫,于是只得拜托曾共事的禁军入内通报。
  出来的依旧是琦玉,她看着风尘仆仆的萧怀玉,萧校尉回了一趟家,怎变得如此沧桑了。
  萧怀玉轻轻挑眉,我家中之事,恐怕你们比我更加清楚。
  琦玉没有接话,只是看着青骢格外的亲近,公主所赠的马,萧校尉可还满意。
  青骢乃是不可多得的良驹,然无功不受禄,如此贵重之物,怀玉实在受不起。萧怀玉说道。
  琦玉听出了萧怀玉还马之意,当即便有些不高兴了,你这人怎么不开窍,如此的愚蠢。
  萧怀玉愣看着琦玉。
  我家公主从来不曾送人东西,更何况还是心爱之物,一但送出去,又岂能有要回来之理。琦玉说道,你将马归还,便是拒绝了公主,那么你的家人,你的妹妹,公主将不再给予庇佑,你要明白,你的妹妹能活过来,不被恶霸欺凌,这都是公主的善心。
  我只是觉得此马太过贵重,我用完之后想归还而已。萧怀玉皱着眉头难以理解道,怎又与我的妹妹扯上关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