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陈妤旋即命人掀开车帘,只见一个鼻头与脸颊长满了麻子的女子端坐在车中。
陈文泰执掌边军,而作为守卫京城的禁军,自然不认识其女。
二人顺利通行后,守门的禁军争相议论,陈将军的女儿怎生得如此貌丑。
嗨,有个如此厉害的父亲,就算貌丑又如何,上门提亲的,照样能踏破门槛。
这长得好呀,不如生得好。
陈妤下车之后,脸上逼真的妆容,让李康都吓了一跳。
兄长看着,可还行?陈妤问道李康。
都快骗过我了。李康笑道。
由于入宫门时提前差人通报,中侍中贾舟走到高高的殿阶上,宣,柱国大将军之女陈氏,入殿觐见。
第99章 陈氏的求情
楚宫大殿
陈妤踏入大殿内,刚召见完大臣的皇帝端坐于御座上。
妾陈氏,叩见陛下,陛下万年。
陈妤的仪态十分得体,皇帝挥了挥手,起身吧。
谢陛下。
然而等陈氏起身抬头,皇帝便皱起了眉头,他看向身侧的贾舟,不悦的问道:你不是说陈氏是个美人吗?
是曹太尉说的,未曾见过陈氏真容的贾舟一脸恐慌的回道,小人也没见过,谁知道容貌竟如此不堪入目。
皇帝脸色凝重,连接见的兴趣都少了几分,陈氏见朕,所为何事?
陛下,妾是来替校尉萧怀玉证明清白的。陈妤回道。
听到陈妤的话,皇帝沉下了脸色,因为陈妤是大将军陈文泰之女,如今萧怀玉所涉之案,十分重大,陈氏能为了萧怀玉这样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面见君王,可见二人的关系,绝非一般。
清白?皇帝深皱着眉头。
贾舟遂将昨日萧怀玉所做可疑之事一一列出,昨夜南阳王的爱马失控,降伏烈马的,正是萧怀玉,且二人当街发生了争执,之后南阳王出城失踪,而就在南阳王出城前,萧怀玉先行出了城。
昨夜乞巧,萧校尉陪同妾游玩京城,就在最繁华的永乐大街上,南阳王竟当街纵马,眼看即将踩踏一对母子,是萧校尉出手阻拦,才避免了一桩惨案。陈妤将南阳王纵马之事详细复述了一遍。
因为所有关注点都在李隆的失踪上,所以当街纵马这样的纨绔之举,自然就被忽略了过去。
即使如此,他也确实与南阳王发生了争执,更在之后出了城。贾舟顺着陈妤的话说道。
乞巧之夜,楚京的百姓都会出城前往河畔放灯,荆水绵延京城数十里,皆是花灯,贾侍中应该也清楚这一习俗吧。陈妤看向贾舟问道,所以妾向萧校尉提出了出城放灯,出城的那段时间,萧校尉一直在妾的身旁,直至深夜才回。
那段时间,萧怀玉的确是与陈娘子在一块,但是萧怀玉将陈娘子您送回府后,并没有返回住所,而是独自驾马出了城,这作何解释呢?贾舟问道。
那时已至深夜,萧校尉将我送回府,驾马出城是因有故人来访。陈妤回道。
陈妤的说辞与萧怀玉在狱中所言一致,贾舟遂弓下腰小声提醒道:陛下,陈氏所言,与萧怀玉所言如出一辙。
事实上,皇帝并不清楚萧怀玉是否受到了平阳公主或者是彭城王的指使,只是因为萧怀玉的形迹可疑,并且李隆也的确是失踪了,于是便推测到了萧怀玉身上,并想借此看看两方势力的反应。
但诏狱并没有拷问出什么,平阳公主与彭城王也都没有来求情,反而是陈文泰之女。
突然出现的陈氏,搅乱了皇帝的计划,深夜出城去见故人,并彻夜未归,这才是最可疑的吧。皇帝突然开口道。
萧校尉出身农户,进入军营才不过一载,在此之前,他并不认识什么权贵,与南阳王更是没有交集,又怎会生害人之心,且萧校尉在边境立功无数,以如此年纪踏入九品之列,可谓前途无量,试问这样的人,有何理由刺杀皇子自毁前途。陈妤继续为萧怀玉辩解道。
汝说他出身低微,不识权贵,那么汝作为勋贵之女,又怎在这金殿之上,为一个小将说话?此时皇帝的脸上已经写满了不悦。
陈妤当然知道自己的言论会惹恼楚皇,但这种皇权争斗,若没有人出来解局,萧怀玉必然会成为牺牲品。
因为陈妤紧捏着端在腹前的双手,旋即向皇帝跪伏,妾与萧校尉,已在私下定情。
皇帝听后大为震惊,作为国家最高将领的女儿,竟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将定了情。
你的父亲知道吗?皇帝问道。
是。陈妤点头,生辰八字就在家中,妾不敢欺君。
你可知道,你在此时认下关系,一但他的罪坐实,你会遭受怎么样的惩罚。皇帝提醒着陈妤。
妾知道。陈妤跪在地上回道。
为什么?皇帝不理解,陈妤出身高贵,为了一个并不起眼的低级武将竟能做到如此。
因为妾相信萧校尉的为人。陈妤回道,是绝不可能做出这种事情的,就算他们之间真的有什么恩怨,也会光明正大的去解决。
没有心眼,成为了萧怀玉洗脱嫌疑的最好证明,这一点,亲自召见过萧怀玉的皇帝,心中自然清楚,然而他真正想敲打的,只不过是他自己所认为的萧怀玉背后的人。
之所以审讯,是因为苦于没有证据,皇帝想拿到证据,又或者是亲自听其承认。
阿爷说过,燕齐狼子野心,虽签订了十年盟约,但一定维系不了多久,楚国虽不缺武将,但却缺像萧校尉那般骁勇之才,他是整个边军营的军心所在,如果朝廷冤杀了他,边境恐生祸乱。陈妤向皇帝进言道,请陛下在此案上,三思。
陈妤的这一番话,让心情很不好的皇帝,开始了重新思索。
此事朕会慎重考虑,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下,朕不会处置他的。皇帝挥袖道。
陈妤听后,当即叩拜谢恩,谢陛下。
陈妤离去,皇帝靠在御座上,撑着沉重的脑袋,贾舟。
陛下。贾舟来到御前。
还没有三郎的消息吗?整整过去了一天一夜,仍然是没有任何线索,皇帝心中其实明白,李隆或许凶多吉少,但还是忍不住的问道。
贾舟摇了摇头,陛下心中既然已有疑惑,为何不直接召问。
在这个家中,朕的手足,枕边之人,膝下儿女,又有几个说真话的人?皇帝反问道,她是我的女儿,我又怎能不清楚她的脾性呢。
不过皇帝再次皱起了眉头,或许朕没有猜错,萧怀玉在狱中一直辩解,加上陈文泰之女入宫,他极有可能成为了四郎的人。
可是彭城王并没有入宫为之求情。贾舟说道。
此子聪慧,必然能够想到朕将萧怀玉打入诏狱的原因。皇帝揉着额头说道,或许当初,不该让他进入军营。
贾舟看着对亲儿子防备如此重的皇帝,心中憋着许多话,可又不敢说出,只得低下了头去。
陛下。一名宦官踏入殿内,宫外一名女冠求见。
女冠?皇帝看了一眼贾舟。
楚国崇佛尚道,不仅民间建有道观,就连宫中也有宫观,皇帝更是将自己的女儿也送进了道观之中。
饥荒频繁的年代,人们将希望寄托于虚无缥缈的神灵,祈求保佑一年的风调雨顺,因而道家的地位在楚国十分高。
叫什么?皇帝追问道。
她自称是上清派传人,叫魏华君。宦官回道。
皇帝听后大惊,旋即坐起,快,快,快,请真人入宫。
皇帝不仅将坤道请入了宫中,并亲自带着人出殿迎接。
上清派出自齐国茅山,然不仅在齐国出名,更是享誉整个南方,只不过楚人多只知道坤道的名讳,而不曾见过真人。
皇帝在接见时给了坤道最高礼遇,便是希望她能留在楚国传道受业。
紫虚真人。作为九五之尊的皇帝,结着道家的手印向坤道行礼。
坤道看着已经白发丛生的皇帝,多年不见,陛下身上已然没有了少年之气。
皇帝抬头惊讶的看着坤道,甚至有些难以置信,时隔数年,真人的样貌竟还如初见之时。
坤道的样貌没有发生一点改变,而皇帝却已经垂垂老矣,这让他更加信奉这世界有神灵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