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百合>美人谋> 第147章

第147章

  楚京·彭城王府
  离开楚宫后,慕容岚在邸舍换洗了一身衣裳便前往了彭城王府探亲。
  入府之前,慕容岚还从官差口中探听了彭城王的处境。
  因为三皇子李隆的死,使得原本在军中任职的彭城王被调回,并以升迁的名义给了一个虚衔。
  楚皇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彭城王在军中声望过高而无法制约,因为现下,他并不想立储,或者是心中已有人选,但绝非是彭城王。
  慕容岚纵马来到彭城王府,王府重地,何人擅闯!府卫将其阻拦于门口。
  吾乃燕国高都公主慕容岚,是你们王妃的长姊。慕容岚出示身份道。
  几个府卫这才收起刀剑,公主请稍等,容我等回去通禀。
  没过多久,彭城王李康就从府内走了出来,早些时候就听见他们再说燕国此次入楚的使者是公主。
  齐楚两国在朝堂上咄咄逼人,我若不来,燕国岂不要成为罪人了。慕容岚说道。
  彭城王虽赋闲于府中,但边境的战事与朝中之事仍旧十分关心,齐国在敕勒入境的第一时间便派出了使者,此次战事,使得齐楚对燕生有嫌隙,在误会解开之前,自然不会有好脸色。
  想来以公主的聪慧,此次的危机应当已经解决了。李康说道,请。
  好。慕容岚跟随李康入内,并问道:永宁还好吧。
  李康点点头,念儿学会走路了。
  李念是永宁公主的孩子,然而却并非李康的,慕容岚听到后,脑海里浮现的却是那天晚上周崇的险恶嘴脸,她的身体上至今还有留一道醒目的伤疤,燕国也因为周崇的通敌而在齐国遭遇失败,未能收复失地,所以慕容岚的脸上没有任何喜色。
  来到一处庭院,慕容岚在树下发现了许多乐器,庭院里四下无人,而刚刚她来时隐隐约约听见了琴声,李康出来后便停止了,显然适才是李康在弹奏乐器。
  慕容岚不通音律,但却十分仰慕擅乐者,恰好彭城王又是文武全才。
  适才我在来时的路上听到了一首曲子,好似是从府中传出的。慕容岚说道。
  听着高都公主的话,本要带着她前去探望永宁公主的李康又折回走到树下。
  公主刚刚所听到的,应该是康所奏。南阳王李隆死后,皇帝对李康的猜疑之心渐重,为了避嫌,李康便开始将精力投于歌赋当中,以此保全自己。
  慕容岚看着桌子上的乐器,旁边还有酒,以及用漆盒盛的粉末,于是问道:这是五石散?
  李康环顾了一下□□院里只有二人,于是点了点头。
  齐楚文人嗜酒如命,并加以五石散,但在燕国,五石散是禁物,因为这是毒药,虽不致死,但常年累食用,毒素积于体内,会使人疯癫。慕容岚重重的提醒道。
  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山岳之形,不觉寒暑之切肌,利欲之感情,俯观万物,扰扰焉如江汉之载浮萍。李康拿起一只陶埙,满眼忧愁,国家内忧外患之际,百姓食不果腹,而我却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无法尽一分力,这并非是康所愿,五石散之毒,尝过之人又何尝不知道呢,可对于一些人来说,这是毒也是解药。
  李康的话里充满了无力感,心中空有抱负,却没有遇到明君,在乱世中,作为皇子,是李康的幸运,同时也是最大的不幸,他夹在君臣与父子之间,只会遭受到更多的猜忌。
  如果你是在燕国,吾王一定会器重于你。慕容岚说道。
  子嗣多与少,都有烦忧。李康说道,这世间没有完美之物,也没有完美之法。
  人都有缺陷,但这才是最真实的。慕容岚说道,我是外人,按理不应插手你们楚国的事,但永宁是我的妹妹,彭城王若有需要,可求援于燕国。
  面对慕容岚的好意,李康只是笑了笑,天下没有白得的好处,求人之时,总要受限于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求人不如求己。
  李康拒绝了慕容岚,但慕容岚并没有因此生气,并且解释道:燕国或许是有所求,但高都,却是出自于真心,你我是朋友,不是么?
  李康抬起头,双眼呆滞了片刻,慕容岚便解释道:或许是在你的身上看到了我曾经的影子吧,拼尽全力,却不如一个出身,上位者主宰一切,而我们,不过是随波逐流的浮萍而已。
  公主亦有难处
  阿爷。远处传来一声呼唤,声音十分稚嫩。
  永宁公主将怀中的孩子放下,只见一个肉嘟嘟的团子踉踉跄跄的走到李康跟前。
  爷
  李康只好弯下腰将他抱起,对于这个孩子的父亲,他从来没有追问过,也不想知道,在他眼中,更多的是一份责任。
  慕容岚原先对这个孩子是带着几分仇意的,并且降生在彭城王府,而永宁公主作为燕楚两国联盟的纽带,这样的做法,极有可能触怒楚国。
  但好在慕容恒选择的是李康,而对于李康而言,这个孩子能够替他掩去许多麻烦。
  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永宁公主慕容婉是幸运的,在强权的控制下她遇到了同样想要挣扎与反抗的李康。
  永宁。慕容岚看着缓缓走来的妹妹,或许是受孩子的影响,似乎与以前不太一样了。
  阿姊。永宁公主的眼里少了许多任性与蛮横,多了几分柔和,也不再对慕容岚生有抱怨。
  念儿,快过来。永宁公主朝儿子挥了挥手。
  李康将他抱到姊妹两跟前随后放下,永宁公主半蹲着,来,这是你的姨母。
  刚学会说话没有多久的李念,就连走路都不太稳当,所以他听不明白母亲的意思,只是含含糊糊的跟着念了出来,姨~
  慕容岚愣了一下,他看着脚底下这个才到膝盖高的肉团子,随后取出身上一块宝玉,上次来时他才刚刚出生,我没有带什么,这次也十分匆忙,就将这块玉送给他吧,可佑平安。
  李念看着玉却躲到了母亲的身后,永宁公主遂代为接下,念儿,不能如此无礼。
  李念却踮起脚拉住了母亲的手,将永宁公主往院外拉。
  第一次做母亲的永宁公主对儿子百般宠爱,而李康由于并非其生父,便也不好过问与插手。
  孩子太调皮,我先失陪了。永宁公主道。
  看来那孩子并不喜欢我。慕容岚看着妹妹的身影说道。
  公主这次打算在楚京呆多久?李康走到琴台前坐下。
  楚国西北一战打得很漂亮,我很好奇,究竟是什么人。慕容岚盯着彭城王道。
  这才是公主登门的目的吧。李康说道,是公主认识的人。
  说罢,李康便拨动了琴弦,慕容岚没有再说话,只是顺着李康的提醒回忆了一遍,原来如此。
  ※ ※ ※ ※ ※ ※ ※ ※ --
  太康四年八月中秋
  回京受赏的将士赶在了中秋之日抵京,西洲太守石骁作为关城的守将则是留在了西洲。
  当夜,皇帝于宫中设下庆功宴为一众功臣接风洗尘,并降下封赏。
  沐浴更衣之后,郑珩带着麾下一众将领入了宫,其中还有王大武,因为是皇帝亲自点名召见,所以郑珩只得将他带上。
  一会儿见了陛下都机灵点,第一次面君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郑珩提醒着众人,尤其是王大武。
  喏。
  王大武看着郑珩的眼色,只得与众人一样应下。
  入宫后,宫城的宏伟与壮观一下子就迷住了王大武。
  庞大的石雕与铜像屹立在宫殿前,就连地上的过道也由沙土变成了青砖。
  进入大殿,里面更是琳琅满目,百官早已入席,等候诸军凯旋。
  郑珩带着一众麾下走到大殿中央,臣郑珩,不负陛下所托退敌归来,天佑楚国,陛下万年。
  天佑楚国,陛下万年。群臣齐贺道。
  这样的场面也是王大武没有见过的,身侧这些说话的人,是整个楚国的运转中心,而明台上坐着的那位,则是整个楚国的主宰。
  王大武跪在地上,心中十分的紧张,他不敢吱声,只得用余光扫视着同伴的动作,尽量不出纰漏。
  皇帝心情大好,因为这次宴会上还齐国与燕国的使者。
  燕国公主慕容岚坐得位置靠前,便也看清楚了郑珩等人,但她却发现没有前日李康所说的那个人。
  楚国的内部情况,慕容岚并不是很清楚,宗室的身侧坐着使者,但她没有办法询问李康,因为中间还隔着一个竟陵王李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