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就连燕君都在想方设法拉拢,并给出了比楚国更丰厚的赏赐与爵禄,可是萧将军并没有因此动心而背叛自己的国家,为何回了国,却要受如此大辱?苏定成越说越气氛,如果陛下真的处决了萧将军,边关将士必然寒心。
范离听后,长叹了一口气,将军可知道,有时候,过于出众的能力,也会成为插入喉咙的利剑,你今日不提此事,也许还会轻判,可你提了
也罢,你不懂其中利害关系。范离无奈道,陛下那里,我会去劝说,但是将军切莫带着人,再与陛下提及此事了。
苏定成的心切,反而加重了皇帝的疑心,因为萧怀玉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再加上违抗皇命,让皇帝越发的担忧是否会重蹈先帝朝的覆辙。
※ ※ ※ ※ ※ ※ ※ ※
廷尉狱
两刻钟后,顾白薇来到了廷尉狱,牢中的动静惊动了官复原职的廷尉卿刘汴。
刘汴没有前往狱中,但给了顾氏通行的权力,并命狱卒们全力配合救治。
公主,顾娘子到了。
众人回到牢房,便看到了狱中这一幕,孤男寡女脱下外袍紧拥在了一起,这种亲密的举动,很难让人不去多想。
顾白薇看着没有说话,只是走到她们身侧将药箱放下,并伸手轻轻掰开萧怀玉的眼睛。
万幸的是,瞳孔尚未扩散,还有一线生机可救,你这样搂着她,我是没有办法施救的。顾白薇道。
平阳公主意识到后,便将自己的外袍铺在地上,与顾氏合力将萧怀玉平躺放下。
旁侧烧着狱卒送来的碳火,顾白薇取出针囊,随后伸出手欲将萧怀玉的衣襟扒开一个口子。
这是要做什么?平阳公主却一把握住了顾白薇的手腕。
她身上有哪一处地方,是我不曾看过的呢。顾白薇抬眼回道,公主紧张什么?
第225章 旧事
平阳公主眉头紧蹙,顾氏的话,似乎激怒了她,然而因为萧怀玉的伤,需要顾氏医治,所以她忍下了这口气。
顾白薇伸手将萧怀玉的衣襟敞开,又从药箱中拿出了之前为琦玉解毒时用的苦酒。
这是什么?平阳公主看着顾氏倒出来的苦酒,气味异常难闻。
苦酒,催吐用的。顾白薇回道,旋即抬头看着平阳公主,她昨日便该服此物,我给的药中,也有催吐止毒之效,你难道没有给她?
平阳公主一愣,她没有服用。
因为公主,顾氏挑眉,伤透了她的心,明明知道是你设下的局,可她却没有办法违背她的心。
公主亲手杀死了她。顾白薇道。
平阳公主想要争辩,口舌之争,她从未落过下风,可是临到开口,她却不知如何反驳。
顾白薇宣泄完便将苦酒喂给了萧怀玉,然而陷入昏迷的人似乎有些抗拒,喂入口中的酒,几乎都流了出来。
顾白薇再次挑眉,平阳公主便夺了她手中的酒悉数含入口中。
苦酒味浓,只是闻到气味便让人想吐,她搂起萧怀玉,俯下身将口中的酒缓缓渡过,就如那天她遇险坠河即将沉底时,萧怀玉向她渡气一般。
苦酒一点一点下肚,平阳公主大喘了一口气,似也想要呕吐。
苦酒很快就在萧怀玉的胃中起了作用,然而一夜未食,所吐出来的,也不过是喝进去的苦酒,只是粘稠了许多。
萧怀玉也因此醒了过来,胃中的难受,使得她的面部有些狰狞,但吐完之后又陷入了昏迷。
她
是这样的。顾白薇道,解毒哪是那么容易的事。
随后又拿出一片甘草送进了萧怀玉的嘴里让其含住。
紧接着脱去了她的靴袜,并在足底扎针,银针刺入的很深,鲜血顺着针孔缓慢流出。
平阳公主看着顾氏,没有再多言,但却不自觉的握紧了萧怀玉的手。
顾氏是完全脱离掌控之内的人,尽管派人多翻调查,却也未能查到她的身世。
因为一切与她有关的人,皆已不在人世,而西洲又是边关苦寒之地,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死伤无数,想要查其身世,便更加难了。
但通过顾白薇的医术,平阳公主心中有些许的猜测,虽得不到证实,但于她而言,宁可信其有。
不管顾氏是何身份,其目的必然不纯,对于萧怀玉,许是得一时便利,但风险也是不可知的,毕竟她身上最大的秘密,已被顾氏知晓。
顾白薇从药箱里拿出一个葫芦,里面的汤药都已用尽,于是将煎药的药炉拿出置于炭盆上就地煎煮药材。
她将裁好的升麻扔入炉中,倒了些许清水开始煎煮,公主是不是在猜,我究竟是什么人,接近二郎,有何目的。
顾氏猜透了平阳公主的心思,但平阳公主并没有因此而恐慌,不管你是什么人,出于出什么目的,我都不会让你得逞,凡一切有危国家,与阻碍我的人,宁可错杀,也绝不会留情。
公主当然不会留情,公主的狠心,便是连至亲至爱都可以拿来利用。顾白薇道。
这是我与她之间的事。平阳公主道。
她的性命,早已不由她。顾白薇反驳道,几番濒死,是我将她从地府拉回来的,公主有什么资格,在此与之争论。
她从不曾亏欠你。顾白薇又道。
顾氏的话,像针一样狠狠刺进了平阳公主的心中,萧怀玉的死,让她心怀愧疚,同时也明白了那份,自己不愿承认的情感。
我是亏欠于她,但你又知道些什么。平阳公主冷下脸道,你以为,你日日伴在她身侧,就能得到你想要的?
不试试,又怎能知道,难道公主觉得自己做了这种,还可以求得原谅?顾白薇又道。
就凭你,也配?平阳公主冷冷道,她心中的高傲,不允许有人与她争抢,我不用尝试什么,我能猜到她的选择,那就是答案。
※ ※ ※ ※ ※ ※ ※ ※
楚宫
丞相范离一路小跑着追上了皇帝,陛下。
正在气头上的皇帝头也不回的朝寝殿走去,陛下,是范相。贾舟紧跟着皇帝提醒道。
陛下。范离追上皇帝,陛下难道真的想杀了虎贲中郎将不成?
皇帝顿下脚步,他回头看着范离这个白发苍苍的老臣,范卿难道不明白朕的心思?
那苏定成是什么人,可代巴陵侯继承北境的,不是巴陵侯的长子,而是他苏定成,今日庆功宴,朕本意是想嘉奖那些有功的将士,他却成心让朕为难。皇帝生气道。
苏将军是边将,只知是非对错,而不知这官场上的审时度势。范离说道,况且,燕北一战,虎贲中郎将乃是主将,主将受过,副将岂能独享赏赐,苏将军是忠义之士,故而才会在庆功宴上有此提及。
副将?皇帝冷笑一声,他二人才共事多久,就有如此情宜了?
范离听出了皇帝的疑心,所以陛下是真的想要治中郎将的罪吗?
皇帝沉默了片刻,原本一直明哲保身的范离彻底怒了,他是从燕北刚刚回来的功臣,不光是于楚国,更是九州,这一战,也为楚国扬了威名。
陛下杀了他,就不怕寒楚国将士的心吗?范离质问道。
面对老臣的质问,皇帝拉下脸色反问道:是朕想杀他吗?
身为人臣,边关归来不见君王,不听宣调,公然违抗皇命,还出手打伤朝廷禁卫军,这是何等之罪?
范离自然知道这些罪名,中郎将犯下这些罪的前提是得知竟陵王李宣欲谋害平阳公主。
这世上,没有任何事是可以用来解释违抗君命的。皇帝道,平阳虽是朕的女儿,但这件事也说明了,在他心里,君王之命在私情之后,这样的将领,你叫朕如何敢重用。
于君王而言,只有绝对服从,才能证明臣子的忠诚,因此皇帝不允许有任何人违背自己,无论什么原因。
先生,不是我不愿念其功勋开恩赦免,而是,历经先帝朝之事,我实在不敢想象如果朝廷再出一位薛简,又将会生出什么样的动荡。
范离看着自己亲手扶持的君王,老臣当然知道陛下的恐惧,然而现在的楚国,已非当年强盛之时,过分的内耗,只会有害而无利。
老臣恳请陛下,三思。范离在皇帝跟前跪了下来,切莫寒了边关将士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