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百合>美人谋> 第273章

第273章

  而臣子的求情,无疑只会加重皇帝的猜忌,就连丞相范离的劝谏,也无法压盖皇帝的疑心。
  陛下,虎贲营那边贾舟匆匆迈入大殿,廷尉的判决出来后,天下人都在议论此事。
  议论什么?皇帝停下手中动作,说朕不该杀功臣是吗。
  贾舟轻轻皱眉,曹太尉说,他是百年难遇的奇才,也许能助陛下开创千秋之业
  曹寅说的,朕难道会不明白?皇帝斥道,若不是看中他的能力,以他的出身,如何能统领虎贲营,他是一把锋利的剑,能伤人,也能伤己,朕防范的是日后。
  说罢,皇帝在廷尉的判决上毫不犹豫的勾了红。
  朕不相信,楚国会因一个人而强盛,因一人而衰败。皇帝丢下手中朱笔道。
  薛简之强,的确稳定了楚国,可正因为先帝的大度与信任,才造成晚年的凄凉。皇帝又道,从那以后,朕就明白了一个道理,权力只能握在自己手中。
  陛下,平阳公主求见。王桢拿着旨意出去后,另一名宦官便踏入了殿内。
  片刻之后,平阳公主入殿,而刚刚王桢拿着的竹简,也出现在了的手中。
  廷尉的宣判早已下,而平阳公主抢夺来的是皇帝御批的处决,行刑之日就在七天后。
  公主,这可是圣旨,公主王桢一路追进了殿内。
  平阳公主却丝毫不理会,并当着皇帝的面,将竹简扔进了炭盆当中。
  贾舟与王桢两个宦官见了皆惊,王桢更是不顾碳火灼烧,伸手将竹简抢出,并跪在地上战战兢兢的认罪,陛下。
  平日里见惯了女儿的胡闹,这一次,感受到威严被挑战的皇帝动了怒,放肆,你当这是什么?
  平阳也违抗了皇命,陛下也将平阳赐死吧。平阳公主道,省得陛下见着心烦。
  皇帝皱起眉头,重重拍桌而起,胡闹!
  同样都是忤逆之罪,陛下为何不杀了平阳呢,是因为平阳还有利用价值吗?平阳公主继续说道。
  旁侧还有两个宦官,面对女儿的直言戳破,皇帝急了眼,你们还杵在这里做什么!
  王桢捧着烧坏的竹简,微微抬头看向皇帝,陛下这
  贾舟很识相,起身拉着王桢匆匆退离了大殿,小声道:你尽管去宣旨。
  皇帝忍着一口气,如今自己的儿子当中,南阳王李隆对外宣称失常,已不可能再立为储君,只剩一个李康,其余的,最年长者不过十岁之童,主少国疑,这是万不能为的。
  所以这场争斗,李康无疑是最大的受益之人,然而皇帝却不愿立李康,越是这种局面,他便越害怕,他只是一个外臣,就算他救了你,那也是他身为人臣的本分。
  既然是本分,那为什么陛下还要治他的死罪,明知是能臣,陛下为什么非杀不可?平阳公主质问道。
  皇帝刚要张口解释,却突然想起来,平阳公主是那个人的外孙,只是自幼养在皇后身边,让他都忘记了自己这个女儿,还有一半薛氏的骨血。
  对于薛氏母女,皇帝是偏爱的,因为薛氏的美貌,所以即便后来他因忌惮薛家而灭其门庭,但却没有处置薛氏,薛氏虽未受牵连,继续得宠于君王,然因父母两族被灭,薛氏终日郁郁不得欢,最后消香玉陨。
  他是臣,违抗君命,就是谋大逆,今日他只不过是一个偏将,就敢杀害皇子,来日若他掌重兵,是否就敢弑君呢。皇帝沉着脸色说的。
  这些不过都是你的猜想罢了。平阳公主说道,她违抗你,是为了我,她杀了李宣,也是为了我,做这一切之前,她就知道自己会死。
  她不是薛简!平阳公主几乎是吼出来的,她只是为了你的女儿,她在狱中,她中了毒,是李宣下的毒,因为我,她才中的毒,九死一生,王桢难道没有和你说吗。
  平阳!皇帝呵道,朕不管他是为了谁,律法就是律法。
  那就请陛下,一同赐死平阳。平阳公主道。
  皇帝难以理解的看着平阳公主,在他的印象中,这个女儿极难亲近,性情凉薄,你可记得,当初朕要赐婚的时候,你是如何抗拒的。
  那是因为我不想成为你巩固权力的工具。平阳公主毫不犹豫的回道。
  皇帝登基掌权后,这么直白的言语,也只有平阳公主敢说出来。
  放肆!皇帝吼道。
  平阳公主却不罢休,继续说道:母亲当初为什么要选择你,我想,她肯定很后悔,因为她的选择,害了全族,所以母亲,也是你害死的。
  这句话,触怒了皇帝,他瞪着双眸,想也没想便抬手扇了过去。
  殿外的宦官听见动静,匆匆走了进来,滚!却被皇帝吼了出去。
  他单手撑在桌子上,粗喘着大气,看着地上半趴着的女儿,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我当然知道。平阳公主冷着一张脸。
  你为了一个男人,忤逆你的父亲,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皇帝的声音十分沙哑。
  这样的抉择,母亲也面临过吧,可她不还是选择了你。平阳公主道。
  平阳公主的话,勾起了皇帝的回忆,朕要是不放过他呢?
  陛下可以试试。平阳公主从地上缓缓爬起,你若是杀了她,我绝不会罢休。
  皇帝凝视着平阳公主,似下一刻便要抑制不住怒火。
  陛下!殿外再次传来了声音,彭城王求见,广威将军苏定成,威远将军王大武,虎贲营
  够了!皇帝望向殿外,这是要逼宫吗?
  廷尉的处决传到李康耳中后,李康便赶往了宫城,有了李康的出头,一些受过恩惠的武将便也开始联名上疏求情。
  原先皇帝封锁了传舍之案,但廷尉的宣判,却让事件开始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民间的议论声越来越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萧怀玉的功过之分。
  当百姓们得知李宣之死的真正原因时,冤枉之声便也越来越多,尽管萧怀玉所救是平阳公主,但李宣残害手足,亦是不争的事实,短短一天时间,事件就越闹越大,如果此时强行处决,那么作为君主的皇帝,必然会丢了民心,继而被冠上冤杀功臣之恶名。
  皇帝再次看向平阳公主,眼眸深邃,似惊恐之状,廷尉的宣判,今日上午才下。
  你到底想做什么?
  平阳公主拂去身上的灰尘,冷冷回道:把她给我,我只要她。
  你将外男带进章华宫,可知道意味着什么。皇帝道,难道你此生都不嫁人了,还是说你要他?
  同是天子的儿女,凭何皇子就可以娶妻纳妾,而公主只能守着驸马呢。平阳公主反问道。
  皇帝长吸了一口气,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朝廷给的一切,朕都会收回,至于他的人
  皇帝挥了挥手,平阳公主便转身往殿外走去。
  朕听说他身边有一位女医,姓顾。皇帝抬头看向平阳公主的身影,医术了得。
  平阳公主回头,不慌不忙说道:看来陛下对顾神医之事仍然念念不忘,若是不放心,何不召入宫中亲自见上一面。
  一个女子罢了,有何不放心。皇帝再次挥手。
  ※ ※ ※ ※ ※ ※ ※ ※ -
  廷尉狱
  四匹骏马拉着一辆极其奢华的鎏金铜车,马车身后还有宫人、内侍以及侍卫跟随。
  如此大的阵仗,在穿过嬉闹的人群时,吸引了不少目光,众人看着车架,议论纷纷,最后停在了廷尉的大狱前。
  禁卫们驱散人群,车内弓腰走出一名清冷高贵的年轻女子,直奔充满了污秽的大狱。
  狱中士卒见此势,无一人敢拦,而王桢此时已在狱中宣达了旨意。
  狱卒们打开牢门,却并不是释放,而是转移至关押死囚的牢中。
  由于身中剧毒,萧怀玉在清醒与昏迷之间反复,顾氏的药,并未根除,但是狱中的探望时间有限,顾氏也只陪了不到两个时辰,在平阳公主离去没多久就被赶了出去,只留了些药给萧怀玉。
  对不住了,小人也是奉了陛下之命。王桢看着躺在草席上冷得发抖的萧怀玉,向狱卒挥了挥手。
  住手!就在狱卒入内欲上前将其架起时,一道声音制止了他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