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百合>美人谋> 第297章

第297章

  将军,先锋营往回走了。传信的士兵快马来到中军指挥台。
  林万晟站在台上,将这一切都看看了眼里,面对前锋的撤退,他的眼里并没有愤怒。
  临阵退逃者,就地林万晟抬起手,眼里起了杀心,并示意弓箭手准备,诛杀!
  第250章 水淹建州
  就在林万晟下令时,一支兵马从后方赶了过来。
  奉彭城王之命,暴雨将倾,建州城易守难攻,立刻撤兵,回帐商讨对策。
  主将的命令下达,林万晟对于前锋的撤退,便再无借口动手。
  我军已经兵临城下,为何要撤军!林万晟怒道,他拽起传信的士卒,贻误战机,担待得起吗?
  彭城王说出了任何事,都由他一人承担。士兵回道。
  林万晟松开士卒,他明白这是彭城王在偏袒萧怀玉,并且彭城王虽不在前线,却安插着眼睛,观察这里的一举一动。
  撤军!林万晟只得遵照李康的意思。
  撤军回营之后,林万晟并不打算放过萧怀玉,军帐内,他当着一众将领的面,将先锋营弃云梯退逃之事说了出来。
  诸位将军当时也在场,先锋营连建州城下都未抵达,便弃云梯退逃,当时,彭城王并未下令撤军。林万晟道。
  先锋营确实是在撤退命令之前撤的军。有亲眼目睹的将领也说道。
  先锋营之所以撤军,是因为中军的掩护根本就没有执行,南中投了大量兵力在建州防守,他们的防守布局严密,难道你们没有看见吗,中军明明有攻城的器械,却放而不用,眼睁睁看着前锋送死,这就是林副将的用兵之道?跟随萧怀玉的陆兆麟气不过的说道,还是说中军让前锋卖命,自己好坐享其成,前锋将士的命,难道就不是命吗?
  陆兆麟的话引起了争论,军中将领不和,这于战事而言,百害而无一利。
  而林万晟却不肯承认自己的作为,中军难道没有掩护?
  没有中军,你们如何能越过防线。林万晟继续道,攻城的石炮需要数十人同时操作,自然没有弓箭那般快。
  你们前锋怕死,还诬赖我中军。随后林万晟反过来指责萧怀玉的前锋。
  够了!李康呵止众人,寡人刚收到细作的消息,南中在出兵楚国之前,就已加固了关城,想要强攻,并不容易,寡人今日撤军,召集你们来,便是要商讨,如何破城。
  只要建州城破,南中便如履平地。
  此城依山而建,西南多山,地势复杂,大规模的军队,根本无法走山路,况且一但被发现,便极有可能受到南中的围剿。
  将军,末将有一计,只是过于残酷。萧怀玉走上前说道。
  兵不厌诈,诸般计策,只要能够取胜,便是上上之策。李康说道。
  建州城易守难攻,若是强行攻打,就算攻下了,也会损失惨重,这样一来,南中就有反扑的机会,我们得不偿失。萧怀玉走到沙盘前。
  然,建州城处山谷之间,我们在东侧,地势稍高,如今正是夏日,南方多雨之季,我们只需要挖出一个蓄水的大坑,将四周的雨水聚集到一块,最后开闸引向建州城,以水攻的方式便能破城。萧怀玉用沙土作演示,慢慢聚集的沙堆,在失去阻挡后,顷刻间就将城池掩埋。
  众人为之惊住,因为此法,是以城中所有百姓与士卒的性命为祭,水淹城池的残忍,不亚于屠城。
  萧怀玉一个年纪轻轻的将领,竟然能想出此等方法,也令众人无比惊讶,同时又感到毛骨悚然。
  此城环山,一但灌入大水,城中萧怀玉没有继续说下去,想要以最小的损失取胜,便只有此法。
  这几日,乌云蔽日,是有暴雨的征兆,这场雨来得极为关键,如果大王想要在短时间内平定南中,便只能抓住这个天赐的时机。萧怀玉又道。
  众将听后纷纷陷入了沉默,城中的百姓何其无辜李康挑眉道。
  只要是有战争发生,就会波及到百姓,这是无可避免的。萧怀玉坚定道,建州城的防守如此紧密,正面进攻绝不是上策,南中是小国,国中有战事,这关城百姓应该撤离了大部分,至于那些士卒
  萧怀玉半眯起双眼,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你既穿上了这身盔甲,就应该做好赴死的准备,臣子食君俸禄,为君王战死,这是忠义,然南中身为臣属,反叛宗主,这就是他们不臣的代价。
  李康看着萧怀玉,眼里并没有诧异,有的,只是对城中百姓的于心不忍。
  如果大王是顾及天下人的看法,那么这骂名,末将可以一人承担。萧怀玉知道李康在顾及什么。
  在群臣眼里那个最适合继承大统的皇子,早已树立了仁德之君的形象。
  我不是顾及屠城的名声,只是李康皱眉,他似乎下不去决心,毕竟城中还有那么条鲜活的生命。
  而此时的萧怀玉,只想破城,立功回朝,她再也无法忍受林万晟的迫害。
  王既然来到战场上,就不可存仁慈之念。萧怀玉道,这帐内诸位将军,哪一个不是为了建功立业才跑这千里之外的异国他乡抛头颅洒热血。
  王今日之仁慈,便是我军将士明日的血流。萧怀玉道,为将者,当为麾下万千将士而虑,他们的生死,都在您的手中。
  李康将目光望向众人,萧怀玉的提议得到了老将们的一致认可。
  南中士卒围剿大将军时,可不曾留情面,大王如果见了大将军当时的模样,一定不会再留情于他们。
  陈文泰是中流矢而亡,尸体运回楚京时,已经军医处理过了,而当时他身上插着数十支箭,却一直未能咽气,直到被援军发现,听到宁州收复的消息。
  也正是陈文泰的死,让李康下定决心,好,那就采用水攻,即刻起,全军将士,受你调度。
  林万晟听后,本想开口说什么,却听得左右将领们纷纷附和,王,圣明。
  去准备吧,暴风雨马上就要来了。李康指着沙盘上萧怀玉所画出的挖坑范围。
  喏。
  众将离去,萧怀玉却并没有跟着一起离开,而是趁人都走后独自来到了李康身侧,大王。
  水淹过后,士兵们忙于避难,建州城的防守一定十分松散,届时城中局势大乱,而依山的关城皆有山路。随后萧怀玉划出一条路,这些时日,末将派人查探过,可以领小队人马翻山入城,以先登之功,重回朝堂效力陛下,还请王,成全。
  二人在帐内的对话,被一名林万晟安插在帐前的士卒所窃听,并转到了林万晟耳中。
  先登为首功,如果萧怀玉再得先登之功,回朝后,势必会超过自己,也许还会重新得到隆宠。
  思来想去之后,林万晟决定亲自带着人马绕山道入城,并于山间拦截萧怀玉的人,届时水淹建州,他再将萧怀玉的死推到这洪水上,便可神不知鬼不觉。
  有了上次林中那五十人的教训,这次林万晟增派了人手,并挑选了一众身手矫健的心腹。
  是夜,水坑还未挖好,暴雨就已提前来袭,萧怀玉急命全军将士挖出沟渠,将水引进坑中。
  为确保顺利,又增派了人手,将水坑的范围扩大,使得有足够的积水可以淹没城池。
  在水淹建州前,李康心中难安,于是便想派人前往建州与南中谈判,但却被萧怀玉所阻止。
  ※ ※ ※ ※ ※ ※ ※ ※
  太康五年五月中旬,西南连续下了两天两夜的暴雨,河水暴涨。
  楚国大军压境,建州城的的防守不敢松懈,士卒们冒着暴雨坚守城池,城中的将士们纷纷抱怨。
  五月十九日,暴雨将停,水坑之中的积水已有溢出之势,楚军决定决堤引水。
  林万晟帐
  将军,萧字营出去了一支人马,往建州北侧的山中去了。士兵匆匆入帐报道。
  看清楚了,是什么人?林万晟拿起武器。
  银甲里穿着白衣,身侧还跟着那个姓陆的,小的不会看错的。士卒回道。
  好。林万晟半眯起眼睛,这先登之功,必是我的,想回朝?哼。
  建州城北
  萧怀玉带着一队人马来到建州城北侧,按照记忆中他对建州的熟悉,很快就来到了山脚。
  这里有两条岔路。士兵发现了路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