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百合>美人谋> 第318章

第318章

  李康几度出使燕国,却并没有来过齐国都城,更何况安州之战,李康也是领兵者。
  九州百姓,无人不知李康,不光是仁义,还有才能与品性,以及那流传久远的惊才绝艳。
  建康城西城门前挤满了围观的百姓,永嘉王宋瑞只得命禁军阻绝出一条道路。
  东齐的风貌,与燕楚不相同,这一次入齐,也让李康看到了齐国的繁华。
  九州最为强盛的齐国,就连城池都修建了内外城。
  李康带着贺寿的队伍从齐国官道缓缓来到了西城门前。
  怎么这么多人?看着城门前密密麻麻的人,李康放慢了脚下的速度。
  大王名声远扬,许是慕名而来,想要瞻仰王的容颜。李康身侧的宦官小声说道,听齐国传舍里的官差说,齐帝派来迎接大王的是皇长子永嘉王宋瑞。
  永嘉王李康微微挑眉。
  齐国的礼数还算周到,迎接队伍早早的就在城楼下等候了。
  可是齐国贺寿的使团?有宦官上前询问道。
  得到肯定后,永嘉王宋瑞与大司马侯毅这才迈步上前。
  彭城王自楚国远道而来,必然舟车劳顿,齐国已备好马车,入宫途中可供歇息。宋瑞命人驾来了亲王规格的马车。
  李康跳下马背向二人回礼,有劳。
  彭城王果然如传闻中说的那样,恂恂公子,美色无比。侯毅打量着李康,不禁赞道,在下齐国司马,侯毅。
  李康自然听过侯毅的名声,年纪轻轻就已位列大司马,除了出身显贵之外,还曾立下拓土之功,在齐国,侯毅的名声极大。
  侯司马也是名不虚传。李康与之客气道,二人相互吹捧,康在楚国,就曾听过侯司马的事迹,如此年纪,如此功绩,旷古烁今。
  侯某只是看着年轻,实则早已过而立之年,承蒙吾皇厚爱与器重,方有今日成就。侯毅回道。
  兄长位列公卿,靠的是功勋与才能,又何须谦虚。宋瑞于一旁说道,齐国多少年,才出兄长这样一位大才。
  齐国与楚国一样,至今还没有立储,齐帝膝下也有不少皇子,为了争夺储君之位,无不争相讨好侯毅。
  时候不早了,陛下还在宫中等候齐使,彭城王,请。宋瑞示意身后车架,并让路道。
  李康点了点头,随宋瑞登上了马车,跟随在身侧的萧怀玉见李康上了马车,便想转身骑马。
  阁下应该就是楚国大将萧怀玉,昔日仅靠一队人马,守住孤城,又在安州大破我齐军。侯毅打量着萧怀玉。
  三年军旅,早已练就了萧怀玉一身强健的体魄,便是比一般男子,看着还要健硕。
  如今的萧怀玉,对于侯毅并不陌生,因为继齐国大将军因受猜忌而被夺权后,齐国最有能力的武将,并不是号称小神将的延平侯宋啸,而是这位大司马侯毅。
  与齐国的战争,之所以打了十年之久,便是因为侯毅,而只要侯毅在,临沂公主也会作为军师同在。
  萧某只是楚国一个普通的士卒,担不起大将之称,一介武夫罢了,能守住关城,全凭运气,与弟兄们的信任。萧怀玉低着头回道。
  将军何须谦虚,侯毅道,一夫守隘,万夫莫向,这是何其的智慧与勇气,又岂是运气能左右的。
  我齐国地大物博,却没有像将军这般神勇之才。侯毅又继续说道,并且是压着声音的,当初因为九皇子之事,临沂公主曾入楚,然却并非是要问罪将军,而是齐国有纳贤之意,吾皇爱才,已经答应许诺公卿之位。
  萧怀玉亮着眼珠,齐国大司马的意思已经明了,与燕国一样,都有拉拢之意。
  然而当初的燕国,因为萧怀玉的拒绝,而故意拖延增援,见死不救。
  齐国的手段更加卑劣,并且不在乎恶名,萧某奉命出使,若今日因为这些身外之物而叛主,将来是否又会因为他国利诱而背叛齐国呢,我想齐国应该不会接纳一个不忠不义之人。萧怀玉向侯毅说道。
  侯毅笑了笑,没有继续追问,只是亲自牵来了萧怀玉的马,萧将军,请。
  萧怀玉跳上马背,策马来到了马车旁,王。
  车架缓缓驶动,随着进入齐国都城,萧怀玉记忆也随之浮现。
  死守齐国城池的,并不是齐国的君王与百官,她下令破了城,并带着人找到了临沂公主。
  临沂公主并没有被乱兵所杀,因为皇帝的命令,也因为,临沂公主的美貌。
  李康掀开车帘,看到的是与楚京城不一样的繁华,齐国的建康城,有着千年的底蕴,更是楚京两倍之大。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声音有些稚嫩,但咬字还算清晰,用的是齐国的雅言,齐燕两国的正音,李康都曾学过,所以也听得懂,《汉广》
  齐国的教育,也更胜于楚国,连街边的孩童都能吟诵出许多难以理解的诗赋,这就是齐国最大的优势,士族。
  这么小的孩子,也读诗经?李康惊讶道。
  当今天子极重教化,齐国百姓,三岁便要启蒙。宋瑞回道,我们少时,可没少挨先生的打骂,不管是公主还是皇子。
  李康沉默了片刻,比起楚国的穷奢极欲,齐国所呈现的是尊师重道,广开教化。
  这样的国家岂能不繁荣,而楚国又拿什么抵抗。
  大王,到了。
  不知走了多久,方才从西城楼走到齐皇宫,宋瑞先行下了车。
  李康紧随其后,齐国的宫室,倒是并没有楚国那般宏伟,这让李康十分意外。
  彭城王,萧将军,请解剑。宋瑞向李康提醒道。
  剑履不是殿前才解?萧怀玉警惕道。
  李康伸出手将萧怀玉拦住,我们是外使,陛下警惕一些也是应该的。遂将配剑解下,交与禁军。
  除了不允许带剑之外,随行的护卫也被禁止入内。
  李康没有多言,而是按照指示而行,随后宋瑞将李康与萧怀玉带入齐宫。
  齐国以凤鸟为图腾,大殿前立有十二根巨大的青铜柱。
  临近殿阶时,恰好碰见了从宫殿中走出来的临沂公主。
  临沂见过彭城王。临沂公主向李康行了福礼。
  见过临沂公主。李康回礼。
  萧将军,自燕北一别,已有数月之久了,不曾想你会以使臣的身份来到齐国。看向萧怀玉时,临沂公主的语气明显随和了许多。
  萧怀玉站在齐国的大殿前,对视着临沂公主,吾皇派我出使之时,便曾想过,是否能再见公主,不曾想,竟这么快,又与公主见面了。
  快吗?临沂公主笑了笑,秋风略过裙摆,吹起她额前青丝,将军从楚京来到建康,最少需要五日行程,不知这五日,将军心中想的,是何?
  萧怀玉愣了一下,随后笑回道:比起从燕国一别的数十日,路上的这五日,倒真是思绪颇多。
  第269章 齐国的隐患
  陛下还在殿内,临沂就不拖着彭城王与萧将军在此地闲谈了,之后临沂再备薄酒,请将军喝酒叙旧吧。临沂公主微微侧身道。
  萧怀玉与李康纷纷作揖,待宦官通传之后,李康便带着萧怀玉踏上了石阶。
  然而还未到殿前,便有一批禁军冲过来将二人团团围住。
  萧怀玉下意识的护在了李康身前,我等远道而来为齐国君主贺寿,齐国,是何意思?李康向周围的禁军问道。
  一名统领走上前,并向李康行了礼,彭城王,奉陛下之命,我们只要萧怀玉。
  听到这儿,李康便明白了齐国的意思,萧怀玉现在是楚国的左卫将军,吾皇的左膀右臂,也是此次为陛下贺寿的礼仪副使,我想,齐国作为大国,礼仪之邦,不会对贺寿的使者下手的吧。
  宦官将李康的原话转述给了殿内的齐帝,随后再次出殿转达旨意,陛下有旨,请楚国彭城王一人入殿进见。
  你在儿等我,不要与他们起冲突,齐帝那儿,我会解决的。
  随后李康便脱下靴子踏入了齐国接待诸国使者的大殿。
  齐国皇帝正襟危坐于御座之上,殿内有十六个镇殿将军护卫,以及几个老臣与皇子立候两边。
  楚国使者李康,叩见齐国皇帝陛下,愿陛下千秋寿诞,万福安康。李康向齐国皇帝叩拜道。
  齐帝挥了挥手,见李康仪表不凡,气质出尘,加之刚刚的一番话,不乏智勇,可谓才貌双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