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百合>美人谋> 第325章

第325章

  章华宫的火?境心大为震惊。
  那天恰是陛下赐婚左卫将军,亲迎之日。鉴心又道,总不会,如此巧合吧。
  公主这是中蛊了?境心道,那人我也见过,没觉得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出身一般,相貌平平。
  谁知道呢。鉴心摇了摇头,公主的心思,一向是最难猜的,咱们呀,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就行了。
  ※ ※ ※ ※ ※ --
  几天后
  楚国朝堂
  萧怀玉被带回了建康,并押入了齐国的廷尉狱当中,等候案件的宣判。
  永嘉王之死,引得齐国上下人心惶惶,百姓们议论纷纷,猜测着死因。
  最终,齐国将永嘉王的死,扣在了楚国左卫将军萧怀玉的头上。
  并将消息送往了楚国,楚国上下炸开了锅,很显然,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桩冤假错案。
  楚皇并没有表态,但朝中的反声一片,尤其是军中,萧怀玉帐下的左卫军,多是一直跟随她的旧部。
  彭城王李康回到楚国之后,将事情的真相呈于朝堂,引起了楚国朝廷的愤怒。
  齐国永嘉王身亡之时,左卫将军根本就不在场,齐国以莫须有的罪名,欲加害我朝大将,楚国怎能忍耐?
  齐人阴险,定是想借此机会,一挫我朝精锐。
  左卫将军是楚国的功臣,如此在齐国受害,楚国岂能坐视不理。
  许多武将纷纷站出来说话,李康便将详细经过说了出来。
  我虽不知永嘉王的死因,但此时,与左卫将军绝无关系,并且当夜齐国的太医前来勘验尸首时,并未公开死因。李康向齐使说道,现在却一纸罪书,说是左卫将军害死了永嘉王,证据何在呢?
  对,杀人要讲究证据!群臣纷纷附和。
  齐使面对楚国上下的质疑,却不慌不慌,陛下,如果外臣有凶手的亲口招供与画押呢。
  齐使将竹简拿出,交由楚国的宦官转呈皇帝。
  这是凶手亲笔所写,对综上所述罪行,供认不讳。齐使说道。
  群臣听后纷纷震惊,齐使紧接着又道:齐国为何处置左卫将军,外臣想,彭城王应该最是清楚。
  左卫将军,是替彭城王留在齐国的。齐使又道。
  文武百官纷纷看向李康,四大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李康并没有因为使者的话而惊慌,齐国想要栽赃陷害我朝的忠良,当然有无数的理由可以编纂,不管是我,还是左卫将军,你们的目的,都达到了。
  笑话,齐国乃是大国,难道会用一个皇子的性命来换一个草莽出身的武将?齐使的眼里充满了轻蔑。
  齐使这是什么意思?楚国太尉曹寅忍不下去了。
  齐使昂首挺胸,齐国派外臣入楚,并不是来征求意见的,而是告知。
  朝中的声音越来越大,如果楚国不同意,那么就只能兵戎相见。齐使似威胁一般说道,我齐国皇长子的死,必须要有一个交代。
  听到开战,朝中的声音便越来越小了,包括武将集团,他们最是清楚现在国家的情况。
  皇帝看着不知真伪的招供,齐国既然已经调查清楚,楚国
  他紧皱着眉头,强压心中怒火,作为帝王,这是皇帝感到最为耻辱的一次,没有意见。
  但齐国要许诺,十年之盟,不得有毁。
  群臣愕然,但也无人敢言语,齐使心中暗笑,并虚伪的拱手道:陛下圣明。
  ※ ※ ※ ※ ※ ※ ※ ※
  楚太康五年,深秋
  齐国
  半月之后,楚国左卫将军萧怀玉以杀害齐国皇子,并伤禁卫军数十,判处极刑,又因楚国将军的身份,改判秋后处斩。
  即将入冬,齐国的气候逐渐干燥,永嘉王府的风波过后,齐国增加了城防的军队,对于建康城百姓的出入管控也更加严了。
  然而即使如此,建康城仍旧出现了意外。
  军械库走水了!
  第275章 劫狱
  齐国
  九月下旬,月亏,建康城狂风大作,军械库建在建康城的第二道城墙内,与闹市只有一墙之隔,然周围却漆黑一片。
  是夜,闹市之中喧嚣一片,而军械库却冷冷清清,入冬的寒风刺骨,值守的士兵不禁抱怨。
  今天的人,怎么少了一些,这才刚入夜。
  校尉定然带着他们又去喝花酒了,就留我们这几个还在苦苦看守。
  人家是名门贵公子,有身份的人,能和咱们这种人比吗。
  就在他们抱怨,一名军官带着几个穿着粗布麻衣的男人来到了军械库。
  都过来,上头给的犒赏。
  男人们提着食盒,抱着酒坛,香味很快就将所有值守的士兵都吸引了过来。
  大家值夜辛苦,近来建康城内不太平,吃完之后,都打起精神,万不可松懈,尤其是晚上。
  喏。士兵们脸上的疲倦一扫而空。
  军官又将照明的炉火抬到了空旷的地方,士兵们围着篝火喝酒吃肉。
  送菜的伙计,替他们将酒斟满,见他们吃得高兴,于是对视了一眼。
  几碗烈酒下肚,士兵们一个个面红耳赤,这年头,生得不好,就要像我们一样,兢兢业业,也只能当一辈子的兵,哪儿像那些公子呀,什么都不用做,就能节节高升,荣华富贵,应有尽有。
  人家是来历练的,哪能和我们这种讨生计的人相提并论。
  也是。
  就在他们喝得微醺,忘我之时,军械库突然遭了火。
  而且随着建康城内的狂风,火势一下便大了起来,值守的士兵们反应过来后,再也顾不上手里的酒了。
  走水了,走水了,军械库走水了。
  有的士兵已经喝得半醉,继续喝着碗里的酒,根本没有反应过来。
  走水了!同僚大声喊道,完了,完了,要完了呀。
  让我喝完。士兵兵醉醺醺的回道。
  同僚生气的打翻了他手中的碗,脑袋都要不保了,你还能喝得下酒?
  脑袋?士兵摸了摸自己的头,还在啊。
  罢了,你继续喝吧。满脸着急的同僚,遂召集了其他人提水救火。
  然而火势蔓延得实在太快,仅仅只靠军械库剩余的那点防守兵力,根本来不及扑救。
  军械库就在闹市不远的地方,虽隔着城墙,但狂风还是将这漫天的火星带进了闹市之中。
  齐国的屋舍,多用木材所建造,加上如今干燥的气候,火势迅速扩散。
  原本的闹市,变成了灾难的火海,整座建康城都乱成了一片。
  廷尉狱
  军械库处在略偏僻之地,而廷尉也在附近,军械库失火后,齐国朝廷调动了禁军以及就近的官兵帮忙灭火,廷尉也去了一部分人,看守便没那么严格了。
  几位军爷辛苦。几个男子来到了廷尉狱,并向狱卒塞了几块金饼。
  见到金子之后,狱卒们两万放光,并暗自窃喜没有被安排去救火。
  军爷通融一下。男子提着食盒。
  几个狱卒收起金子,进去吧,不能太久。
  几个男人连连道谢,多谢军爷。
  等等。其中一个狱卒警惕的将他们拦下,你们要探望什么人?
  提前打听过的几人,顺口说出了一个名字,我们几个是他的同胞兄弟,自家兄弟犯了罪,我们这几个哥哥,也总要来看上一看。
  狱卒们对视了一眼,随后将他们放了进去,去吧。
  几人进入牢狱中后,便直奔关押死囚的最深处,然而他们转了半圈,几乎将牢狱翻遍,都没有找到萧怀玉被关押的地点。
  建康·地牢
  建康作为齐国的京城,廷尉下辖的牢狱负责审理京官的案件,而京县地牢,则处置底层百姓。
  自萧怀玉被定罪后,便被齐国朝廷暗中转移至京县地牢。
  这里面关押的都是底层的死囚,无论是环境,还是看守,比起廷尉都大不如。
  狱中阴暗一片,就连灯都没有几盏,刚走几步,便有几只老鼠跑出。
  一名黑衣人摸着黑,潜入了牢狱当中,狱中的看守虽然一共没有几人,但狱外仍有官兵在把守着,并且每个牢房门都上了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