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百合>美人谋> 第403章

第403章

  二人相差十余岁,臣听闻贺氏是被迫出嫁。萧怀玉又道,大婚当日,林万晟醉酒,并对贺氏动了手,本家非但没有替新妇撑腰,竟还责怪起了自己的女儿。
  女子受父母所逼,嫁到一个陌生且对自己毫无情感的家中,我不敢想像她日后的遭遇。贺氏的事,让萧怀玉想到了自己的长姐,当年,抚养我成人的长姊,也被当作物品一样卖给了夫家,在她遭受欺凌时,也如现在的贺氏,被本家指责,这无异于抛弃。
  他们宁愿向着外人,也不肯将自己的骨血从泥潭中拉出来,因为是他们亲手将她推进深渊的,萧怀玉愤怒道,我当年之所以冒着杀头的风险进入军营,也是为了怀凝和我不受父母所逼。
  对于萧怀玉的话,平阳公主显得异常平静,贺氏只是万千人当中,你所看到的一个,但却不是唯一,也非少数,甚至我曾经也是其一,只是不是人人都是我,人人都有这样的手段去抗争。
  没有力量,就连自己也无法保护,可是力量从何来?
  比你强壮的人,有力量的人,牢牢控制这世间的一切,甚至是你,控制你的思想,控制你的行为,将你变成利他的私有。
  我知道你此刻的心情,因为你的遭遇,你的经历,你很难过,也很愤怒,但请不要着急。平阳公主走到萧怀玉的身侧安抚道,这个过程也许很漫长,就像你说的,我们的生命与精力都是有限的,但我们正在做,这便是希望。
  今日你跟我说的事,我细想了一下,制度并非根本,唯有思想与教化,才能改变人心。平阳公主又道,权力,也可以是责任。
  作者有话说:
  这里作一下注释,纯属虚构,请勿考据。
  关于之后出现的一切变革,为理想化产物,请勿上升历史,因为说白了,以当时的生产力,是不可能成功的。
  因为小农经济,人口(劳动力)就变成了特别重要的一个因素,战争对男性的损耗是惊人的,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与国家的发展,几乎都是鼓励生育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女性就变成了一种资源。
  生理上的差别,女性永远是弱势群体,这个没办法改变,制度的文明一定是取决于经济与生产力。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经济越落后的地方越传统。
  第344章 君与臣(四)
  你要回郢州吗?平阳公主又问道。
  我想回家看看母亲与怀凝。萧怀玉回道,自上次探亲一别,整整两年了。
  好,我同你一起去。平阳公主又道,国家一统,人口与土地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能只是针对于朝廷机构的变革,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
  现在应当是农忙之时,困在这座城中久了,很多东西,没有亲眼所见,便永远也无法知晓,从前,我没有那么多精力视察四方,矛盾与弊端日益严重,以至于到了不可控的程度,民乱,要更加棘手。
  萧怀玉思索了片刻,回道:关于民生,我或许能够帮到公主。
  ※ ※ ※ ※ ※ ※ ※ ※ --
  郢州
  撤郡之后,于竟陵郡置郢州,时至盛夏,屋舍附近的田地里种满了青禾。
  清晨大一早,以躬耕为生的百姓,已早早来到田地中查看作物的长势。
  自战乱始,兵戈连续几年未休,楚国一共征兵大小数十次,从一开始的年龄限制,到最后为了补充兵员,便更改为身高。
  几年征战下来,田地里几乎没有了壮年男子的身影,但农田却没有因此荒废。
  妇人们卷起衣袖,下到田地当中耕作,进入夏季,逐渐少雨,在保长的指挥下,几家人联合起来将河水引入沟渠,再由沟渠分流,灌溉进农田当中。
  孩童聚在桑树下,从长辈手中接过熟透的桑果,不要沾到衣上。一边吃着桑果,一边与伙伴们嬉闹追逐,笑声充斥在整个乡间。
  萧怀玉架着马车路过田地,整整六年的军旅,睁眼便是刀剑之声,她已经有太久没有听到这种笑声了。
  楚国的兵制,每逢征战,乡中几乎不见壮年男子,但田地是我们生存的根本,因此耕种就全部落在了妇人头上。
  平阳公主坐在车内,看着窗外,田地里劳作的妇人,一边躬耕,一边还要照看孩子。
  比起士族女子不得自由之苦,那么深处在最底层的妇人,则是既不得自由,还要为生计操劳,承担生育、劳作,战乱之时,耕织几乎全部压到了妇人身上。
  对于百姓而言,能有田地耕种,有栖息之所,不用挨饿受冻,便已是极大的满足,但就是这样的所求,也成了大多人的奢望,
  为什么?平阳公主看向车厢前的萧怀玉,楚国在农耕上施行的是均田制,百姓怎么会没有田地呢她迟疑了片刻,好似明白了什么,她亲身经历的民乱,便是因为土地分配的不公。
  这种看似理想化的制度,但政令经过各级官员层层下达,最终到达百姓手中的,已完全不是执政者当初所构想的那样。
  在朝,世家把控朝堂,在野,贵族与豪门勾结官员,谎报人口,隐瞒实情,从而霸占了大量的土地。
  那么真正靠耕种为生的百姓能够均分到的田地便极少,而国家的赋税,不以田地,而以人头,百姓的负担沉重,民怨沸腾。
  太康初年的均田令,将全部土地收回,并重新划分,那些士族拥有大量的奴隶,他们勾结地方官员,不管这些买来的奴隶是否真的耕作,都会按照耕作的人口上报,因此他们获得了大量的田地。萧怀玉回道,百姓手中的田地缴纳完赋税,便连生计也无法维持,为了生存,她们不得不向这些士族低头,替他们耕种,租赁粮田,一年的幸勤劳作,全都到了士族手中,士族累积的粮食越来越多,而百姓,却连温饱都无法保证。
  士族掌控着一切,他们的子弟生来便有一切,并继续掌控着一切,而底层百姓,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
  公主所说的教化,在温饱都尚未解决之前,读书识字,只不过是更大的奢望罢了。
  读书不该成为奢望,教化百姓之前,需要先解决生存。平阳公主道,看来通过开科考试的方法取仕,并不足以改变朝堂为士族所垄断的局面。
  但就像你说的,士族掌握着一切优势,甚至就连统治者也难以撼动,他们的团结与力量远比你想的要更为坚固,所以以往,在士族与百姓中,我采取了稳步前进的方式,但这使我之后的变革差点失败。平阳公主又道,但我没有第二个选择,我手中的权力,没有任何的支撑,所以我只能小心翼翼的维护这些,否则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会白费,一切又会回到原点,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
  公主后悔过吗?对于我,萧怀玉驾着马车突然停下来问道,哪怕只是利用。
  武安侯想听实话吗?平阳公主看着萧怀玉的后背反问。
  我已经在听了。萧怀玉侧头回道。
  我无时无刻不在后悔,失去大将军辅佐的我,独木难支。平阳公主道,但仅仅只是因为这些吗。
  我对你,到底是什么样的情感。
  困在世俗中的人,连自己的内心都不敢正视,这里面有几分利用,几分情真,我知道吗,我当然知道。
  但知道又有什么用呢,一切都不会再重来,即使我们回到了现在,也回不去最初了。
  萧怀玉沉默了许久,随后驾着马车继续向前,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
  现在,公主可以放手去做一切想做的事,不管是对抗士族,还是进行彻底的变革,力量掌握在我们手中。
  马车行驶在朝阳洒照的道路上,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尚在,我必会护公主周全。
  平阳公主看着萧怀玉,抬起的手,又在犹豫间放下,她能感受到,支撑她们并肩走下去的,已不再是当初萧怀玉对她的那份情。
  而萧怀玉也不再是当年那个从云梦泽中刚刚走出来的小卒。
  身份与阶级的跨越,让她离她越来越近,可是也越来越远。
  ※ ※ ※ ※ ※ ※ ※ ※ ----
  竟陵县
  屋顶的鸡鸣打破了篱墙内的安静,萧母与几个邻居寒暄了几句,便赶忙打开了竹篱门,你看你,每次来都拿这么多东西,你替四娘医治眼睛,我都还没有好好答谢过你呢。
  伯母太客气了,从前我一直受二郎的照顾,这些是应该的。顾氏说道,阿凝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