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她哭的泣不成声。
  一旁的孙死妹虽然懵懂,可她也被感染的大哭出声。
  两个孩子跪在地上,磕了一个又一个的头。
  都没磕软周秀芬的心。
  按下手指印,接过四两银子。
  周秀芬才低头看向她们。
  “大爷,我要跟她们说句话,劳烦你通融下。”
  人牙子收起纸契,点了点头,他转过身,走到五米外等着。
  “你们记住,阿奶签的是死契,我不知道你们会被卖到哪,记住你们的名字,不要忘记,如果你们运道好,有被主家放出来的那天,一定要攒着自己的月钱,到时候回到孙家村来,记住没?
  你们家在蕸孰省汝陵府杞溪县连山镇孙家村!不要忘记回家的路!要牢牢的记在心里,奶奶跟你们的爹娘和你们的弟弟,在家里等着你们,知道吗?要好好讨主子欢心,多弄点赏银.......”
  周秀芬也不知道孙女会被卖到哪里去。
  也许一辈子都见不到面了。
  她把回家的路,告诉孙女们。
  怕她们以后赚到银子,却忘了自己是谁。
  第121章 养胎
  “阿奶,我不要当丫鬟,别卖我们,妹妹她才三岁,她才三岁啊!!阿奶,我求求你了,你把妹妹带回家好不好,只带她一个!”
  不懂事的孙死妹只知道她的姐姐很难过。
  她学着姐姐那样跪在地上,大声哭嚎着。
  孙来娣爬到周秀芬的跟前,紧紧抱着她的腿。
  祈求着。
  小小的手,细细的胳膊,仿佛用尽了全部的力气。
  生怕阿奶丢下她们,跑掉。
  “别闹了,卖身契已经签了,从今往后,你们就不是我的孙女了,我走了,你们记住我的话,以后赚到银子,一定要拿回来报答我们。”
  怕孙女缠着,周秀芬也不敢说太多。
  她狠心的掰开孙来娣的手。
  头也不回的走了。
  决绝的模样,让孙来娣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
  “奶奶——”
  这道声音的穿透力很强。
  周秀芬听得清清楚楚。
  她的脚步,不但没有慢,反而更快了些。
  回到孙家村时。
  已是申时末。
  “娘,卖了多少银子?”
  孙夫从后院茅房屙完屎提着裤子出来,刚好看到拎着大包小包回来的亲娘。
  一同出去的两个女儿不在旁边。
  他心里清楚,女儿们怕是已经卖出去了。
  于是他问起价钱来。
  “卖了卖了,现在光景不好,许多人家都卖孩子呢,价格有些低,我挑了一上午,才找到一个合适的,卖了四两银子,我买了一斤肉,给你和三荷补补身子,对了,还有三荷六月喝的安胎药,也都买来了,省的你再跑一趟。”
  周秀芬一脸喜色。
  “四两?那感情好,卖的不亏,就算把她们嫁出去,收的彩礼,无非也就二两,早知道女娃这么值钱,她们刚生出来的时候,就该卖了。”
  孙夫对两个女儿没什么感情。
  大女儿倒是还好。
  毕竟是他第一个孩子。
  虽然是女娃,但是特殊。
  他舍不得卖。
  可其他两个女儿,他看都不想看一眼。
  都是因为她们,才害的他到现在都没儿子。
  是她们挡了弟弟的路。
  卖了也好。
  家里阴气太重,万一儿子不来怎么办。
  孙夫在心里想着。
  “行了,你脸上的伤还没好,去屋里休息吧,娘去做饭。”
  周秀芬脸上的高兴根本掩饰不住。
  晚饭时。
  孙家的饭桌上难得出现一盘肉。
  周秀芬拨出一半,又盛了满满的糙米粥送到江三荷的屋子里。
  “娘,我吃一半就好了,这也太多了,我吃不掉,而且大夫不是交代了吗,只能吃七分饱。”
  江三荷看着满满一海碗的糙米粥和一指厚的菜。
  她惊呆了。
  “大夫说的哪能当真,他就是吓唬你,放心吃吧,吃的饱饱的,我孙子才能康健,多养养胎,孩子生出来越大,就越好养活,听娘的,你放心吧,娘又不会害你。”
  周秀芬的眼睛咕噜一转。
  她端起碗,放到江三荷的手里。
  劝着她多吃点。
  至于儿媳妇会不会难产她可管不着。
  只要她的孙子能平安出生。
  都说娘胎里最是滋补娃娃。
  只要吃的多,把她孙子养的肥肥的,身上自然就没病了。
  周秀芬心中所想,江三荷不知道。
  她还以为婆婆多关心她呢。
  那叫一个感动啊。
  最终,这满满一海碗的粥菜,被江三荷全部吃下。
  撑的她都要吐出来了。
  一直到天快黑,江三荷也没问婆婆两个女儿的去处。
  直到孙招娣悄悄走了进来。
  “娘,奶奶她,把妹妹们卖了吗?”
  孙招娣眼睛通红。
  “嗯,卖了,以后家里只剩你和弟弟了,你要多干点活,等你弟弟出来,咱家日子会好过起来的。”
  江三荷靠在床上。
  她神情没变。
  似乎在说与她无关的人。
  “娘,你为什么要同意奶奶把妹妹卖掉,娘,你....”
  孙招娣没说完。
  就被江三荷打断。
  “闭嘴!你再闹,我让你奶奶把你也卖了,家里都穷的揭不开锅了,不卖她们能怎么办?你弟弟还怎么平安生出来,两个不值钱的女娃换个儿子,娘觉得值!”
  江三荷的声音分外的冷。
  说完,她就把女儿赶出了屋子。
  后院里。
  孙招娣蹲在鸡窝旁,无声的哭泣着。
  谁也不知。
  另一边的江家村。
  张金兰吃完饭,牵着江福宝来到隔壁的马春霞家。
  两家虽然都住在村尾,可是不挨着。
  大门没关。
  张金兰敲了敲门,就大大方方地走进去了。
  “有人在家不——”
  她喊了一嗓子。
  下一秒,马春霞就捧着饭碗从堂屋出来了。
  “哟,江家嫂子,好几天没见着你了,你这个大忙人也有空找我闲聊啊?”
  因为这几天要忙活铺子的事情。
  张金兰基本上吃完晚饭就睡觉了。
  导致马春霞好几天都没看到她。
  她划拉一口糙米粥,敲了敲碗,调侃道。
  “你先吃,我不急,我就是来找你谈点事。”
  张金兰自来熟的拿了个板凳,带着孙女坐在院中。
  “有什么事啊?你说。”
  马春霞觉得碗里的饭都不香了。
  她快速吃完最后几口。
  把碗放到堂屋的桌上后,对着张金兰问道。
  “我实话跟你说了吧,我最近那么忙是因为我在镇上做点吃食买卖,你千万别告诉村里人哦,我暂时不想让他们知道。
  这么多年,村子里就属咱俩关系最好,我有好事第一个就想着来找你了,喏,你家桌上搁的这个竹筒,边边角角磨顺滑了,拿到我这来,每收五个我给你一文钱,上不封顶。”
  张金兰指着桌上的竹筒对着马春霞说道。
  “你做吃食买卖?怪不得这段时间天天往外跑,你放心吧,我绝对不会告诉旁人,至于你说的竹筒,你真的收?山脚下一大片竹林,你自家去砍些竹子来就是,也不费多少功夫。”
  马春霞以为张金兰在开玩笑。
  她没当回事。
  “我真收,当然你若没工夫,我就去找别人吧。”
  张金兰抱起江福宝,作势要走。
  吓得马春霞一把拉住了她。
  “哎哟,金兰姐,咱俩什么关系啊,就算没工夫我也得腾出时间来给你做竹筒,别去找旁人了,嘿嘿,这事我应下了,只是,你要多少个竹筒呢?”
  第122章 买竹筒
  见张金兰神色认真。
  马春霞这才反应过来,她憨笑着叫了一声金兰姐。
  把两人之间的关系又拉近了些。
  “我说了,上不封顶,有多少要多少。”
  张金兰坐回到板凳上。
  江福宝看的想笑。
  这春霞阿奶的表情变的太快了。
  刚才还满脸不相信呢,现在就谄媚无比了。
  “有多少要多少?金兰姐,你这买卖,做的这么大呢?你给我透露一下,都卖些啥啊?”
  马春霞放低了声音,弯着腰凑到张金兰身边,问道。
  “绿豆汤和煎饼,都是小本买卖,忙得很,就是赚个辛苦钱。”
  张金兰自然不会说真话。
  她与马春霞的关系,不过是比村里某些见面就吵的人略好一些而已。
  表面交情罢了。
  “怪不得呢,之前看你在村里到处买绿豆,村里人还说你想把这些绿豆卖到镇上,赚个几文钱差价,合着你是卖绿豆汤啊,大热天的,你在哪支摊子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