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别发傻了,快来吃肉饼吧。”
  江同木有些无语,跟这俩货玩熟后。
  他才发现,这两人真是又傻又逗。
  从前还以为他们是什么混不吝的二世祖。
  原来只是个会扮凶的傻猫。
  “肉饼?哪来的肉饼,昨天那小二不是没来送吗?等着吧,小爷还有几天就能出去了,到时候我定要当面质问他,为什么要饿着小爷!”
  孔明学像个生闷气的大肥宝宝。
  他双手插在腰间。
  腮帮子鼓的跟癞蛤蟆似的。
  显得本就不小的脸,更大了。
  原本的双层下巴,又多出来一层。
  “同木,这是你二伯给你送的肉饼吗?他人真好,送了这么多来,我瞧着你家日子过得富裕的很,为啥你刚来学堂的时候穿的跟要饭花子似的,你难道是故意装穷?”
  孟不咎走到桌边,把脸凑过去看了看。
  那么多肉饼,还裹着烧烤,得花多少钱啊。
  要不是家中有钱,哪能经得起这么吃。
  之前听同木说他家,在城外的江家村,穷的很,家里还有许多弟弟妹妹,也不可能独宠他一人。
  这么穷,吃的比他都好?
  孟不咎都怀疑人生了。
  “是啊,你这伙食跟我有的一拼,我爹可就我一个儿子,你家里人对你真好。”
  孔明学也附和着。
  “跟你有的一拼?你拿什么来拼?烂歪歪蔫巴巴的水煮菜?还是狗都不吃的糙米饭?”
  孟不咎讽刺了一句,两人又闹腾起来。
  “好了,你们吃不吃?不吃我吃了。”
  江同木赶紧拦住他们。
  “吃吃吃,木爷,感谢您老赏赐的肉饼烧烤。”
  孔明学掐着嗓子,学太监说话。
  还四不像的行了个礼。
  把两人逗的捧腹大笑。
  “小孔子,不是木爷我赏你的,是我二伯说,他昨天突然有事,所以没按照约定来给你们送肉饼,今天的肉饼和烧烤,就当是他送给你们吃的,不收你们钱。”
  心里的疙瘩已经解开了。
  既然以后要一起玩,江同木就不打算说谎了。
  他把二伯的身份如实的告诉他们。
  “哦哦,你二伯没来啊,我还以为他不想给我们送呢,真是客气,竟然还给了烧烤,真是大手笔啊,江家小食铺的生意不愧这么红火,应该的,就连小二都这么会做人。”
  孔明学还没反应过来。
  他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了一块猪肉丢进嘴里,刚嚼一口,突然“啊——”的叫出声。
  “你说什么,你二伯是给我们送肉饼的小二?他是江家小食铺的小二?你咋不早说呢,要是知道他是你二伯,我就跟他套套近乎,让他多卖给我们几根烤肠啦。”
  孔明学拍了下脑门,满脸遗憾。
  他错过了多少啊。
  天呐。
  第185章 拆礼物
  “你傻不傻?江家小食铺就是他家开的!你什么时候见过小二能作主送这么多东西?同木他姓什么?”
  孟不咎嫌弃的表情挂在脸上。
  有这种蠢货好友,真是他人生中最大的污点。
  “同木姓,对啊!同木他姓江啊,哎哟,我真傻,我咋没想到江家小食铺就是你家开的呢,你之前为啥不告诉我们。”
  孔明学恍然大悟。
  “我哪敢啊,万一两位爷把我家铺子砸了怎么办。”
  江同木阴阳怪气的说了一句。
  他对着两人翻了个白眼。
  “哎哟,过去的事就别提了,从今往后,我,孔明学,就是你亲兄弟!对了,下次学堂休息,带我去你家铺子后院玩玩呗。”
  孔明学缠着江同木不放。
  他眼里闪过暗光。
  无人发现。
  “带我一个。”孟不咎一边吃肉饼烧烤团,一边说。
  “好好好,不过我得问下我奶奶,得她同意才行。”
  江同木无奈的很。
  三人围坐在一起。
  吃的喷香。
  屋内的吵闹声骤然消失。
  留下的只有咀嚼声和吧唧声。
  傍晚,漫天的云朵像糕团一样,飘满天空。
  西边的晚霞,蔓延的越来越大,宛如一块布遮挡了半边天,云朵也被染成了淡粉色。
  此时,江四银与江家人同时到达家门口。
  “今天辛苦你了,多付你五文,回去的路上小心点。”
  江四银掏出钱袋子,数好铜板,递给马夫。
  “多谢大爷赏赐。”马夫开心不已。
  马车不是他的。
  他不过是替马行掌柜赶车的穷苦人家。
  多出来的五文,就默认是他的了。
  搁谁谁不开心啊。
  江大和跟江二勇搬走马车上的东西,放到院子里。
  马车离开后,江家大门也随之关上了。
  “咦,这桃子咋那么大捏,还软乎乎的,一捏一个手印。”孙平梅打开其中一个包裹,惊呼了一声。
  “是呢,都赶上我拳头一般大了,二勇呐,你来瞧瞧,这是啥桃子。”江大和问向家中第二有见识的江二勇。
  “没见过,爹,你知道不?”江二勇耸了耸肩。
  全家人只能看向最有见识的江守家。
  “这应该是江南那边的软桃,不比我们这边的脆桃那么酸,听说又大又甜,而且皮轻轻一撕就下来了,不用带皮吃。”
  江守家还真认识。
  “爷爷好棒,你怎么什么都知道呀,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爷爷就是咱家的宝——”江福宝小跑过去,抱着爷爷的腿,吹捧着。
  被夸的江守家捋了捋胡子,脸上看似毫无波澜。
  其实眼神里别提多得意了。
  他抱起孙女。
  用胡子蹭了蹭她的脸颊。
  软乎乎的。
  跟刚做出来的米糕一样软。
  江守家的心都要化了。
  江福宝被爷爷的胡子蹭着,痒的不行,她‘咯咯’直笑,声音清脆的好似铃铛。
  “江南的?哎哟,离得不近呐,估计很金贵,云夫人可真大方,这么贵重的桃子送给我们一大袋子,我数了数得有三十来个,四银啊,你不该要的,哪有送礼的人,拿回的东西,比送出去的礼还多呢。”
  张金兰蹲下来数完桃子,她用责怪的眼神看向小儿子。
  “娘,别怪他了,四银又不像我跟二勇这么壮实,估计是方家硬塞到马车里的,他想拒绝也没法子啊。”
  江大和最了解弟弟。
  他帮江四银解了围。
  “嗯,方家很热情,云夫人让丫鬟家丁往我的马车里塞了不少东西,不然,下次再送点西瓜给他们?”
  江四银自知做得不对。
  他弱弱的说道。
  “只能这样了,只是不能太频繁,不然方家会以为西瓜很多,要是派人来镇上买,那就露馅了。”
  张金兰又解开另外两个包裹。
  一份装着女娃的衣服,从三岁到六七岁的都有,而且新的很,有夏天的也有春秋和冬天的,似乎从未穿过,除了摆的时间太长,颜色有些不鲜艳外,简直跟新的一模一样。
  料子全部昂贵无比。
  要么是绸缎要么是锦绫。
  还有薄如蝉翼的轻纱外衫。
  如果在成衣铺子买,只怕最便宜的也得十几二十两一身。
  张金兰碰都不敢碰,她的双手干久了农活,指头全是干裂的纹路,估计一碰就会勾破轻纱。
  另一份包裹一打开,竟然全是书。
  江福宝伸头望去,足足二十多本。
  她随意翻了几本,发现都是手抄文。
  除了启蒙的书籍,还有一些她从未听过的。
  估计市面上都难以买到。
  字迹娟秀,一看就是女子书写的。
  再联想到云阿婶喜欢读书。
  江福宝猜想,这些书籍都是云阿婶以前亲手抄的吧。
  这份心意,让江福宝怔住了。
  “天呐,这些礼也太贵重了吧。”
  自打带江同木去过书铺。
  江家人就知道书本有多贵了。
  朱迎秋也感叹道。
  “对了,娘,云夫人给来娣她们起名了,叫如意和欢愉,寓意平安如意,岁岁欢愉,我觉得好听。”
  江四银突然想起正事。
  他赶忙说道。
  “确实好听,哎,欠的人情还都还不掉,罢了,收下吧,以后家里有什么好东西,就送一份去长安镇,我们家与方家实在差距过大,我们有的,只怕他们都看不上眼,估计就是你说咱家没读过什么书,云夫人才送来这份礼。
  等同木回来,让他把书都拿去看看,学会了,教给咱们,也别只让孩子们学了,大人也得学,到时候咱家人人都识字,也算对得起云夫人这份心意了,还有,以后来娣死妹的名字不许再叫,就改为云夫人起的名字吧。”
  张金兰叹了口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