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孙平梅看着二人的背影,嗤笑了一声。
  “这姑娘也是个傻的,都嫁出去了,好好在婆家过日子就是,虽说江柱子是混子,可方才两人的模样我一看就知道,孙小桃把他拿捏的死死的呢,到时候还愁日子过不好?这时候回娘家,江柱子身后还背着竹篓,只怕是送粮回去的吧。
  昨天刘寡妇跪了半天,哭成那样,瞅着自家都没粮了,还送给旁人,真是脑子缺根弦,江柱子也蠢,图个好颜色娶人家,把家底都掏干了,也不看看将他养大的娘过成了啥样,刘寡妇就算有千般万般不好,对他可是极好的。”
  时间,就在孙平梅的咒骂声中过去了。
  再抬头,已经到达城门口。
  路过许许多多的铺子,江福宝发现粮铺外面全是人,个个愁眉苦脸的模样,仿佛买不到粮食,就活不下去了。
  “自从糙米涨价,其他的,也跟着涨价,也就镇上的人家兜里有底,不会吃不起饭,可住在城外村子的,等他们反应过来要买粮的时候,镇上的人,估计早就把粮食包圆了。”
  江二勇突然冒出一句话来。
  随后他又接着说道:“娘,我们铺子也该涨价了。”
  “不急,我们铺子囤了粮食,现在刚好能引一部分新客前来,绿豆汤、糖水捞、凉面都按照原价卖吧,其余的该涨涨,铺子开门前,我会去前头给客人解释下,这事你别管了。”
  这主意不是张金兰想的,而是昨晚她睡觉前,跟江守家商议出来的。
  自从土豆用来发芽。
  铺子就已经不卖土豆了。
  剩下的便是烧烤这些,需要每天买的食材。
  不涨价,会亏的底裤都不剩。
  阿奶的话,江福宝都听到了。
  她有时候真的怀疑,为什么爷爷这么聪明,却甘愿窝在村里种地。
  若是出去闯荡闯荡,不说大富大贵吧,起码家里能比她穿来前好过不少。
  “可是,不涨价的话,人人都来买一堆,我们哪里做的过来。”
  江二勇有些想不通,他脸色焦急道。
  “你爹说了,每人只准买一份,就跟当初的烤肠土豆一样,不可买多,这样,引客的同时,咱们也亏不了多少,每天就卖那些分量,卖完咱就关铺。”
  张金兰解释着。
  “好,这主意好,那就这么干吧。”江二勇总算放下心来。
  前头驾车的江大和一句话没说。
  他向来少言,家里说什么,他就跟着干,也不多问。
  牛车停在铺子后面。
  一家子走下来。
  开始新一天的忙碌。
  准备工作做好的时候。
  张金兰洗干净手,摘掉围裙,沾了点水,把头上的碎发抹平,然后拍了拍衣服,去了铺子前头。
  铺门一打开,外头排队的客人就朝里涌入,江大和兄弟俩赶紧拦住。
  “各位先别急,容我说句话,最近城中粮食大涨,所有酒楼饭庄以及小食铺甚至摊子上的吃食,都涨价了,我们铺子也该涨涨了,不然根本亏不起,不过呢,我们都是做的良心买卖,常来吃饭的客人,我也都眼熟了。
  也不好意思多赚你们钱,不瞒你们说,先前我家囤了一些粮食,不多,但是够卖上一月左右了,以后,凉面,绿豆汤和糖水捞,统统原价,直到将先前囤的卖光为止,其他的,大家见谅,不涨真的卖不起了......”
  这番掏心窝子的话。
  把外头排队的客人,感动的要死。
  甚至还让路过原本没想来江家小食铺光顾的路人,也停下了脚步。
  “张掌柜大义啊!以后,我陈某,但凡出来打牙祭,保证只来江家小食铺——”
  “我也是——”
  “竟然不涨价,我的天呐,果真是农户出身的掌柜,就是跟那些奸商不能比,张掌柜心系着百姓啊。”
  “......”
  第297章 交粮税了
  夸赞的话语,都要把张金兰淹没了。
  她的老脸一红。
  有些不好意思。
  其实家里囤的绿豆,面粉等,能卖上一年。
  这么说,无非是怕人惦记上,来偷粮。
  加上她家里是开铺子的,不是善堂,总不能真的一辈子不涨价。
  但是其他的,她说的是实话。
  粮食全面涨价,带动了菜的价格。
  现在的镇上,想要吃顿饭,比原先要多掏三倍以上的钱。
  有些黑心的商户,甚至把价格翻了十番。
  根本吃不起了。
  一听江家小食铺的吃食,竟然原价卖。
  这些人立马被吸引过来。
  原本就排的犹如长龙的队伍,现在竟然长的宛如风筝线。
  将百食街的几个巷子都绕了一圈。
  有些不知情的百姓,在另一条巷子看到有人排队,还以为是谁家的地主施粥呢,也跟着排。
  结果排了一个时辰,发现自己来到了江家小食铺。
  闹了不少笑话。
  “娘,今天的生意太好了,要不,咱们晚点关铺子?”江二勇急急忙忙的从前头过来。
  他累的满头大汗。
  双手因为端东西,酸痛不已,导致有些微微抽搐。
  可是他痛并快乐着。
  谁不喜欢钱啊。
  “不可,咱们不涨价,已经得罪了城中不少商户了,要不是我说过把囤货卖完再涨价,只怕他们就该找我们麻烦了,这时候,不能太过张扬,与往常一样,把准备的东西,卖完就关。”
  张金兰连连摇头。
  早上她说的消息,已经一传十,十传百了。
  加上铺子门上贴了告示。
  所以今天铺子的生意比往常好了十倍都不止。
  但是,当家的提醒过她。
  所以,她直接拒绝了二儿子的提议。
  “行吧,我听娘的。”江二勇点了点头,又回到前头忙去了。
  傍晚回家时,江福宝一改往常。
  她坐在装粮食的麻袋上。
  跟着牛车的抖动,一晃一晃的。
  像坐过山车,特别好玩。
  江四银和张燕子担心女儿摔出去,一左一右的将她围了起来。
  回到村子。
  江福宝看到江广义满脸青紫,又面色愁苦的从家里出来。
  自那次被打。
  他们一家子在床上瘫了好几天。
  所以错过了抢粮食。
  只有周改儿的几个女儿,端着盆子竹篮去捡了许多,不然家里一点糙米都没抢到。
  他们家地里糙米,也不知道被谁割走了。
  导致他们想找麻烦,都不知道找谁。
  原本不团结的村里,现在异常的团结,都说没看到是谁割了他家的糙米。
  江广义只能把气咽到肚子里。
  还有两天就要交粮税和罚银了。
  要是再掏不出来。
  只怕儿子就得被官差带走服徭役去了。
  毕竟粮税不能不交。
  家中只剩那点钱。
  说不定都买不够要交粮税的糙米。
  江广义愁的头发都要白完了。
  他想到了最后一个办法,去江广安家借粮。
  进去后,再出来。
  他的身后,原本过继的大儿子,推着一个木板车跟着。
  “林风啊,爹...”
  话没说出口,就被江林风打断。
  “方才你怎么答应我爹的,这粮食借走,这辈子你都别缠着我了,从今往后,你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江林风板着脸,说话时,连个眼神都没给他。
  与往年孝顺的模样,反差极大。
  江广义有些后悔了。
  他向来看重的小儿子,令他太失望了。
  而原本看不上的大儿子,却已经过继走了。
  自从家中没了大儿子一家。
  他就再没过过好日子。
  反悔的话,说不出口,他知道。
  这个儿子,只怕是真的不能认了。
  时间很快来到交粮税的那天。
  十个官差在那位姓陆的官差头头的带领下,驾着好几架马车过来了。
  那些没收到江家帮助的村民,也不知道去哪弄来了粮食。
  总归是把粮税交齐了。
  只是,也有不少人家,交不出罚银。
  所以推出一个儿子或者孙子去服徭役。
  还有人丁稀少的人家,更是派出一个快五旬的老者出来。
  结果被官差大骂一顿,赶回去了。
  最后他家的独苗孙子,被官差拖走了。
  这家人跪在村口的泥巴地上,哭的凄惨不已。
  江福宝觉得他们有些眼生。
  想了半天,才想起来他们好像是住在村子最西边一处土房子里的。
  姓陈。
  阿奶说他们是多年前逃难来的江家村。
  当初抢收他们没参加。
  村里人跪着求帮忙,他们也没来。
  就是一户隐形人,处于中立的样子,什么都不掺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