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呜呜汪汪——”
  小花轻声叫了两下,估计是饿了。
  江福宝却没喂它。
  “小花乖,一会再给你吃,这是阿奶吃的长寿面,你不能跟阿奶抢哦!”
  江福宝揉了揉它的脑袋,站在板凳上,继续煮面。
  “喔喔喔——”
  后院的公鸡,开始打鸣。
  朝霞也在这瞬间铺满江家村。
  张金兰穿上衣服,打着哈欠走出屋子。
  刚好看到儿子儿媳一起出来了。
  “今个轮到迎秋做饭了吧?早上就随便吃点,橱子里有咸菜,你煮个粥就行,对了,再给每人煮颗蛋,天冷了,要好好补补身子,这样冬天来了,才不会染上风寒。”
  说完,张金兰准备去厨房烧水。
  却看到孙女急急忙忙从凳子上下来。
  “福宝?你怎么这么早就起来了?在厨房干什么呢,是不是饿了,一会就让你大伯娘给你做饭吃。”
  张金兰没多想,只当孙女是饿醒了。
  可扭头一看,发现灶台还烧着火。
  “哎哟,谁点的灶啊,迎秋,是你不?”张金兰以为老大媳妇早就起来了。
  “不是啊,我刚睡醒,燕子,你点的?”
  朱迎秋看向张燕子。
  “我也刚睡醒呢,喜乐呢?是她吗?”
  钱喜乐还没睡醒,但是江同金醒了:“不是她,喜乐还在睡觉呢。”
  “哎哟,见了鬼了,灶台总不能自己把自己点了吧。”张金兰惊讶的张着嘴。
  她了解家中几个男人不会无缘无故去点灶台的,便也没问。
  “阿,阿奶,是我点的。”江福宝弱弱的举起小手。
  小声说道。
  “啥?你点的?你这孩子,你再饿也不能自己烧啊!烫着自己怎么办?怎么不来喊阿奶呢,可怜见的,快,出去吧,阿奶烧水,等会就给你做饭吃。”
  张金兰误会了。
  她以为孙女是饿急了眼。
  “没有,我是给阿奶做长寿面,阿奶,生辰快乐呀。”江福宝歪着头露出笑容。
  张金兰愣在原地。
  张了张嘴,一个字没说出来。
  生辰?
  对哦。
  今天确实是她的生辰,她自己都忘了,毕竟,从小到大,她从没过过生辰。
  结果活到快半百,孙女竟然给她过了。
  一时间,张金兰感动的红了眼睛。
  “好好好,阿奶的好乖孙,阿奶吃,不管福宝做成啥样阿奶都吃。”
  张金兰猜测锅里压根没有什么长寿面。
  可能是一锅面糊糊,也可能是一块揉的稀巴烂的面团,煮都煮不熟的那种。
  但这是孙女的心意,就算是吃完毒死她,她也吃。
  然而,打开锅盖。
  她傻眼了。
  锅里的长寿面,竟然真的是一根,已经煮熟了,上头飘着几根野菜,孙女还不忘把野菜根去掉。
  面汤偏褐色,应该是放了酱油。
  上头还漂浮着一些油星。
  再看打开的猪油罐子,她心里就清楚了。
  这锅长寿面,一定好吃极了。
  迫不及待的烧好水,与孙女一起洗漱完。
  她端着大儿媳盛好的长寿面,坐在院子里吃。
  “嚯,咱家福宝以后都能去酒楼当大厨了,味道好极了,福宝啊,你怎么会做长寿面的?”
  张金兰说的不是假话,因为真的很好吃。
  孙女才三岁多啊。
  竟然这么能干。
  旁人家的三岁孩子,还在尿床呢。
  “我吃过呀,就会了,谁让我是聪明蛋呢,阿奶,生辰快乐哟,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
  江福宝从胸口掏出两块帕子。
  张金兰连忙放下碗,接了过去。
  她的记性不差。
  看到那块绣了蝴蝶和百花的帕子,她的眼泪终究是没忍住,落了下来。
  只见她把江福宝拥入怀中:“福宝啊,阿奶何德何能有你这么好的乖孙孙啊。”
  “可是我也有这么好的阿奶啊,我们扯平啦!阿奶,不许哭哦,生辰日不能哭鼻子,快用新帕子擦擦吧,我偷偷洗干净了呢,阿奶你闻闻,香喷喷的。”
  江福宝咧着嘴傻笑着。
  一旁的江四银看的都要酸死了。
  “好好好,阿奶不哭,阿奶用福宝送的新帕子擦擦,嗯!真香,又好看又香,福宝真会买东西。”
  张金兰在孙女脸蛋上亲了一口。
  抱得更紧了些。
  “奶奶,那日我跟福宝一起去买了礼物,这是我送给您的。”
  钱喜乐也起床了。
  她拿出一个小盒子,打开后里面的鎏金镯子,在朝霞的照耀下,金光熠熠。
  差点亮瞎了张金兰的眼。
  第324章 收土豆咯
  “多谢咱家喜乐了,这么贵重的礼物,买完你身上还有没有钱?以后钱不够花,就问奶奶要,知道吗?”
  张金兰接过木盒,并没有拒绝,反而开心的把鎏金镯子戴在手腕上。
  她了解孙媳妇的性子。
  直爽不做作。
  因此,也不假装客气了。
  今早,是她一辈子中,第二快乐的一天。
  至于第一,是孙女苏醒的那天。
  时间转瞬而逝。
  十月中旬。
  周圆圆一案总算查清,邓纪年指使下人殴打他人致孩子早产后死亡,被判五十大板,流放千里,补偿周家五两银子,其余的家产上缴,常赢处以绞刑,邓望舒因为身怀六甲所以无罪释放。
  邓思远不知情一并被放出来。
  至于马吴兴被打了二十大板,由于这事闹得很大,很快传到了汝陵府,向来清廉爱妻的知府大人当众怒斥他为天下读书人之耻。
  恐怕,一辈子都得在童生的位置上坐着了。
  苦主周圆圆也讨不了好。
  人人都传她是个无媒苟合不知廉耻的狐媚子。
  周家随意将她嫁到山坳坳里,拿着彩礼钱和赔银,准备去隔壁汾愉县住。
  毕竟他们在杞溪县已经出了名了。
  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待下去。
  偏偏半路遇到劫道的,把他们的银子都抢走了,几个汉子还被打的半死不活,一身伤。
  未来一片茫然。
  江福宝得知此事的时候,已经是三天后了。
  她有些纳闷。
  知县判的有些太重了吧。
  可转念一想,上头那位知县大人,貌似不是个好官,而邓纪年作恶多端却家产颇丰,恐怕知县早就盯上他了。
  挺好的。
  变相的为民除害了。
  冬天已经来临。
  土豆开始收成。
  江家村陷入了繁忙。
  田间地里,但凡是当初种了土豆的,无一不是挥舞着锄头和铁耙。
  由于没有经验,有些人力道大了,直接把小土豆砸了个稀碎。
  或者是从中间贯穿。
  可把他们心疼坏了。
  干久了,才掌握了力道,大人挖土,小孩捡土豆,每个人都在劳作着。
  小土豆没有糙米好收。
  所以费了些时间。
  花了整整七天,全村才收完。
  江福宝到家时,刚好看到他们拿着一筐筐土豆来自家换钱。
  “都别挤,排队,一个个的排好了队,谁再插队,就最后一个收他的。”
  江守家话音刚落,那些插队的人,就纷纷排起了队伍,生怕江家不收他的。
  排在第一个的,是马春霞家。
  由于要做竹筒和竹签,她家只种了两亩地,每亩有一千五百斤。
  按照当初说好的一文钱一斤。
  江守家负责记账。
  张金兰负责发钱,她拿出三两银子递给马春霞。
  排在后头的村民,看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哎哟,还真是一文钱一斤啊,竟然没骗我们,这么说,我家今天岂不是能赚三两银子?当初我可是种了三亩地啊。”
  “何止啊,你家亩产瞧着也不低,说不定四两银子也是有的,还好我家地多,当初种了四亩,这个年,总算能好过了,等拿到钱,我要去镇上多买点肉,拿来晒咸肉,年三十那天,蒸一碗咸肉出来,那叫一个香啊。”
  “你们倒好,种的多,哎,我家就种了一亩地,我后悔啊,我真想扇我自己一个大耳光子,我当初怎么就种了一亩地呢。”
  “哈哈哈,老子种了五亩,我就说吧,听咱族长的话,准有好果子吃,瞧瞧,我家今天再少也能赚个五两银子,我儿子终于有钱娶媳妇哟——”
  “三秃子,你别气我了,我家只种了两亩,亩产还不高,你再气我,我一根绳子吊死到你家去。”
  “哈哈哈哈,就气你。”
  “......”
  几家欢喜几家愁。
  傍晚的江家,热闹非凡。
  朱迎秋已经做完饭了。
  江同金给爷爷奶奶各盛了一碗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