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民国做裁缝 第73节
原文版的,显然阿佑念不了。
“你不是不喜欢听诗歌吗?”纪轻舟疑惑地挑了下眉。
解予安:“谁说的?”
“那为什么阿佑每次念到诗歌的时候,你就让他跳过?”
“他念得难听。”
“奥……”纪轻舟若有所思点了点头,故意拖长尾音道:“所以是我声音好听喽?”
解予安没有否认,用带着些微戏谑的语气道:“不应该吗?京剧大师。”
“咳咳。”纪轻舟刚刚燃起的几分得意立马被他这句“京剧大师”吓得打回了原形。
一本正经道:“我已经洗手不干好多个月了,往事勿提。”
聊起此事,解予安突然想起了骆明煊提过,他之前经常会光顾丹桂园,也看过几次纪云倾的演出,最开始就是在那里和当时还是个伶人的纪轻舟结识的。
纪轻舟居然会唱戏,唱的还是旦角……解予安每每想到此事都觉得不可思议。
在他的刻板印象里,伶人说话都是细声细语的,而自他认识纪轻舟起,对方就像个嘴里含着炮弹的小老虎,脾气一点就着,跟他斗起嘴来更是神气十足,少有甜言软语的时候。
那道清朗的嗓音,平日里总张扬肆意,当其变得温柔起来会是何等感觉……
这么一想,就有些泛鸡皮疙瘩,同时又不禁心头突跳。
犹豫片刻,解予安拐着弯问:“你,会唱昆戏吗?”
“昆戏?”纪轻舟抬头看向他,倏而一笑:“怎么,你想听啊?”
解予安故作淡定道:“小时候常听,你会吗?”
“我有什么不会,别说昆戏了,黄梅戏我都会,但你就别想听了,反正我这嗓子是不打算再开张了。”
纪轻舟低头作画,感慨道:“诶,有些人有些事就是这样,错过了就回不来喽……”
解予安静默下来,闭上了嘴,却静不下心。
过了几秒,他忽然起身走向床边,掀开被子坐到了床上。
“这就睡了?才八点半啊!”纪轻舟看了眼柜子上的座钟道,见对方兀自解着蒙眼纱带,一副不理不睬的模样,便问:“不会又生气了吧?就因为我不唱给你听啊?”
“困了。”解予安冷淡回了句。
“真困了?”纪轻舟歪了歪头,佯作关切口气问,“那你还听泰戈尔诗集吗?”
“……”
“听不听啊?”
外面风雨歇停,衬得屋内格外寂静。
缄默十几秒后,解予安靠在床头,若无其事地“嗯”了一声。
“嗯是什么意思,我听不懂诶。”
“……幼不幼稚。”解予安轻嗤了声。
“嗯?什么?”纪轻舟假作没听见,拉长语调道,“解元宝?回答哥哥的话。”
“……”
解予安暗暗磨了磨后槽牙,平躺到床上,拉起薄被盖过胸膛一言不发。
纪轻舟见状不由失笑,用着哄小孩般的口气说道:“等会儿啊,先别睡,哥哥我马上就画完了,等会儿就来给你念啊。”
第57章 出梅
一连多日的阴雨绵绵, 今日总算晴空万里。
但出了梅,紧随而来的便是暑热袭人的盛夏。
纪轻舟和往常一样,八点四十从解公馆出发, 约莫九点就到了店里。
而此时日光已烫得灼人,连陶记酒家那只总爱趴在门口酒坛子上睡觉的黄狸花也挪到了树荫底下。
“早啊,先生。”见纪轻舟到来,正拿着扫帚打扫卫生的祝韧青便露出了笑容问候。
这两日天气炎热, 长袖是很难穿得住了,祝韧青就只穿了件露臂膀的对襟白褂和一条宽松稀薄的苎麻直角裤。
仔细看,马褂领口和袖窿的针脚都有些歪歪扭扭, 这是纪轻舟帮他画了样板, 祝韧青自己裁剪手缝制作的,用的是江西万载的夏布。
短褂的盘扣也是他自己做的,虽细节处处理得有些毛糙, 穿在身上倒也舒适合身, 乍一看挺像模像样。
“早。”纪轻舟没什么神气地打了声招呼, 摘下背包放进了布料箱。
天一热起来,他的神经就好似被融化了, 身体如绵,连说话都觉得费劲。
祝韧青边打扫边道:“方才刘姨来了一趟, 说她找了熟识的师傅今日下午来安装电插座, 不过这钱她不承担。”
“就没想过让她出钱。”纪轻舟摇了摇头,拿起挂在架子上的围裙套在身上。
继而卷起袖子走到熨烫桌旁, 插上电熨斗说道:“今后安装了插座, 不管我在不在,你来店里后就尽管插上电扇吹风,不用刻意帮我省电。要是有谁路过想进来乘个凉吹会儿风, 不碍事的话也让他们吹吹。”
“奥好的,先生。”祝韧青抿了抿唇应声,心想先生真是心善。
但清晨傍晚唯他一人在时,多半还是不需要用这电扇的,毕竟电费不便宜。
动作利索地扫完了地,祝韧青提着畚斗去巷口倒了垃圾,回到店里放下工具就问:“我今日需要干什么活?”
“嗯,我想想……你今日,就做盘扣吧。”纪轻舟说着,抬头示意了一下架子上那块靛蓝色的麻丝混纺的平纹交织布,这是之前沈南绮定做的那件素色旗袍的主面料。
“就你最擅长的一字扣,做九对。”
“好。”得了活之后,祝韧青马上提着工具篮坐到了屋子里偏阴凉的角落开始忙活起来。
另一边,纪轻舟则忙着给陈梦仪的那件连钱纹旗袍做最后的整理熨烫。
旗袍做得多了,这活儿也变得得心应手起来,只不过天气太热,电熨斗又不停地释放着滚烫的热量,通过与之接触的面料散布于周围空气之中。
才熨了不到十分钟,汗液就已浸湿了后背。
纪轻舟掏出手帕擦了擦额头渗出的汗珠,摇头暗叹,夏天熨衣服真是折磨啊,这下赚的可真是辛苦钱了……
嗯,必须得涨价,接下来接单,制作费都要再加五角的高温补贴。
花费大半个钟头熨完了旗袍,待其冷却后,纪轻舟便将它折叠起来,用竹麻纸整齐地包装好,绑上了一条细丝带,标记上陆公馆的地址,放在了成品架上。
祝韧青见状主动揽活,问:“我等会儿送过去吗?”
“不急,客户住址在天后宫那边,你今天下班的时候顺路去跑一趟吧。衣服的尾款是七块大洋,别忘了收。”纪轻舟说罢,就迫不及待摘下围裙,敞开衬衫领口,插上电风扇,开大档吹起了风。
一边吹风,还一边安排道:“一会儿我去定个料子,这批料子比较多,届时让他们伙计直接送来店里,我人就不过来了。下午师傅来安装插座,你看着点,安装费就用抽屉里的零钱支付。”
祝韧青抬着眸子望着他被吹得凌乱飘舞的头发,觉得即便是此时脸上流着薄汗的先生也特别的生动漂亮。
神思出走了片刻,方想起来问:“您下午不过来了吗?”
“下午有事。”纪轻舟侧转过身,倚着桌沿朝他扬了下唇角,“我不是新租了个工作室嘛,是个新房,空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今天家具送到了,我得去看着。”
祝韧青闻言倏然有些惆怅,固然先生有了新的店面是好事,但在这工作的这些时日,每日清晨过来,傍晚回去,大半天的时间都待在店里,和先生朝夕相对,他对这小铺子已产生了别样的感情。
“那这家店您还继续开吗?”
“你想什么呢,当然得开啊,房租都还有五个月。况且住在这一片的,未必愿意跑那么远去定做衣服,这家店自然得留着。”
纪轻舟说着,又提起了斜挎包背在肩上,对着镜子整理了下头发,走向门口的途中拍了拍祝韧青的脑袋道:“走了,看着店啊!”
祝韧青怔怔地望着他的背影从明晃晃的日光下消失,过了片晌,抬起手摸了摸自己被触碰的头顶。
距离上次改造剪发已过去了两个月,他的头发已长了许多,因发丝浓密,触感蓬松而柔软。
幸好,他早晨是洗了头的。
祝韧青这般暗忖着,想到先生摸了他的头,不由得翘起了嘴角。
·
纪轻舟去买的料子是两套礼服的面料,即陈颜珠的那套“黑莲花”礼服和前几日潘玉铃定的舞会裙。
因那套礼服上遍布着玫瑰图案的花纹,纪轻舟姑且称其为“黑玫瑰”。
前者他准备用半透明的深灰色乔其纱制作,这料子不难找,麻烦的是其裙身后方层叠交错的黑灰渐变色拖尾。
在市场上肯定没有办法买到以花瓣形状渐变晕染的面料,只能使用裙身底色的料子,裁成衣片后,托人或者自己染色。
纪轻舟对此也算有经验,并不觉得麻烦。
比起后续给每一片裙摆上亮片的工作量,染色那点活真算不上什么。
至于“黑玫瑰”裙,他所选择的主面料是一款真丝材质的印花雪纺,底色为中灰色,面料上布局均匀恰当地散布着黑色的线条玫瑰印花。
纪轻舟之所以选择这个花样,是因为他之前给金宝儿购买那条波点裙面料时,在洋货店看见过这个料子。
当时他就觉得那料子花样挺特别,但彼时忙碌于订单制作,并未剪板和购买。
如今距离金宝儿那笔单子已经过去快一个半月了,不知那匹面料是否还有剩余,有剩余的话存货是否充足。
不过这种洋货店专售的料子一般都是机器大批量生产的,应该会有备货,纪轻舟不怎担心买不着。
除了这两种主面料,还需要制作披肩、手套和帽子的丝绸面料。
黑莲花裙的三角披肩他准备使用中灰色的素软缎制作,帽子和手套则预备使用黑色的斜纹绸缝制。
这些布料,除了玫瑰印花雪纺需要去洋货店购买,其余几种纪轻舟都在王老板的绸缎庄都看见过,于是走出巷子后,他就径直地去往了同孚路的“王善兴”绸缎庄。
到达绸缎庄时,店里正有个客人。
那是个穿蓝布短衫与黑色百褶裙、做学生打扮的女子,她怀里抱着一卷翠蓝色的料子,站在柜台旁,正捧着本薄薄的卡纸册子,神色专注地对着上面陈列的一排排布料样板做挑选。
纪轻舟对眼前画面一点不觉得稀奇,这正是他给王老板提的建议。
实在是这绸缎庄高大宽敞得很,而那些名贵的绸缎料子往往都置于高架之上,普通顾客只能远远挑选,点名要哪一种,伙计才会将料子拿到柜台上来给你细瞧,这于他而言着实不大方便。
于是前两日过来购买沈南绮那件旗袍的料子时,就给王老板提了个建议,让他做个面料色卡本,方便顾客可以近距离地触摸挑选。
“毕竟有些料子花纹手感相当出色,而颜色却不大起眼,容易被人直接忽略,那岂不是埋没了吗?”
听他这么一说,王老板约莫觉得很有道理,回头便将每种料子都剪下狭长的一小片来,按颜色分区整齐地排列在一本空白册子上,供顾客挑选。
还别说,这法子挺有效果,王老板这两天卖出的绸缎销量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