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她借口与宋寒衣商议要事,但这些天她找宋寒衣商议的来来回回的就是那一件事。
  “你觉得真的是向晚用的迷香,修改的父君的吉服吗?”
  她并不是一个长于后宫争斗的人,她在后宫里吃尽了苦头,以至于每每思考这其中的弯弯绕绕就会痛不欲生,她看不出那些漂亮男人甜蜜笑容后藏着阴谋诡计,就像她看不出当时那一碗汤药其实是索命的厉鬼。
  她畏惧那些柔软的刀剑,畏惧极了。
  所以她才希望她的后宫只有温柔、体贴、善良、纯善的男人,像向曦那样的男人。
  可如今这个希望忽然蒙上了一层血色的阴影。
  她在事后审问了内务府和尚衣监所有的相关人士,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向晚,他们都向她声泪俱下的控诉所有的糟心事都是向晚一手操办,与他们毫无干系,内务府与尚衣监都是干净清明的衙门,是陛下受了那个蓄芳阁脏货的蒙蔽。
  所有人的证词织成了一张天衣无缝的网。
  像极了父君死后宫中所有人都一口咬定他是病死的。
  谢瑶卿直觉觉得真相并非如此,所以她扯着宋寒衣,一遍又一遍的问她。
  直到宋寒衣被她问的不耐烦了,没好气的反问她:“陛下您觉得呢?”
  谢瑶卿皱着眉,无奈的叹息着,“朕不知道呀...”
  向晚的为人,她自然是清楚的,那是一只可爱又善解人意的,毛茸茸的小东西,有一点敏感的患得患失,有一点含蓄的拈酸吃醋,还带点傻乎乎的懵懵懂懂,但他总是忠心耿耿的,所以谢瑶卿下意识的觉得他不会做出那种事。
  可是,难道她要去怀疑向曦的为人吗?
  去怀疑那个在凛冬寒夜赠自己一件温暖裘衣,救了自己性命,并在此后一次又一次,在将死之际支撑着自己从地狱中爬出来的善良的男人吗?
  那她岂不是在怀疑支撑自己一路走来的信仰?
  谢瑶卿有些痛苦的捂住了眼睛,宋寒衣一边按照御医的医嘱,为她点上大量的沉香,一边安排内侍去为她熬煮安神宁心的汤药,还不忘自顾自道:“臣倒是觉得呢,陛下不如想想这许多事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宋寒衣厌恶那个每天都在乾清宫门前哭哭啼啼的向曦,他总是含羞带怯的引诱谢瑶卿,在她最脆弱的时候趁虚而入,贪婪的向她索取赏赐与恩典。
  宋寒衣未曾见过前朝的宠君,她只能猜测所有宠君都是如此做派,但毫无疑问的是,这种做派严重的影响她们仪鸾司的权柄,那些仪鸾司办死的铁案,经他梨花带雨的一阵哭,竟隐隐有了转圜的余地。
  宋寒衣隐约察觉到向曦正在尝试建立自己的势力,属于外戚的势力,好与仪鸾司分庭抗礼,争抢权柄。
  可奇怪的是,他拉拢的势力,竟然非常巧合,大多来自锡州,大多都曾与三皇女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不得不让宋寒衣多想,也不得不让宋寒衣时不时的在谢瑶卿面前给向曦上点眼药。
  宋寒衣在低头间,心思如电,飞快的思索着。
  陛下开始怀疑向曦了,这很好,也许适当的时候,自己该为向晚说句话,扶持他成为代表仪鸾司利益的后宫势力。
  谢瑶卿被宋寒衣的话问的愣了一愣,事端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向晚入宫后...似乎是没有什么事端的,他总是那么安分守己,乖顺听话。
  这些纷纷扰扰的争端似乎都是在向曦自锡州回宫后发生的。
  宋寒衣把一碗苦得让人作呕的汤药递到她嘴边,“陛下又是从什么开始,不得不日日喝这难喝的药汁,否则就不得安眠的呢?”
  ...是从向曦大张旗鼓的搬进坤宁宫开始。
  谢瑶卿蹙起眉来,谨慎的问:“你在暗示什么?”
  宋寒衣低头请罪:“微臣不敢。”
  谢瑶卿一口一口吞咽着漆黑的药汁,想让药汁的苦涩刺激自己的神经,让自己变得更清醒些。
  她想,宋寒衣说的也许是对的,但也许这些事端都是因为向曦突然的回宫让向晚起了争风吃醋的心思。
  无论谢瑶卿是如何想的,向曦打探到的消息却足够让他胆战心惊,他抓着那个偶尔能到御前服侍的太监的衣服,瞪圆了眼睛,语气不善的问他:“陛下果真下了那样的命令?!”
  小太监哆哆嗦嗦的,沙哑的声音因为畏惧发着抖。
  “是...贵君明鉴...陛下确实是那么说的...”
  他颤颤巍巍的补充道:“不知道宋大人跟陛下说了什么,但是陛下最后下令,不许宫人苛待庶人向晚,还特意嘱咐每天宋餐食到冷宫里,而且...而且她还让仪鸾司重新查吉服的事。”
  向曦心乱如麻的思索起来,没有人能扛得住仪鸾司的拷打,那些收了银两才站在他这边的太监一定会为了活命背叛自己,他想到自己收到的那封密信,他将心一横,恨恨的想,左右不剩几个月的时间了,如今谢瑶卿已经离不开安神的汤药了,只要早点解决了向晚,杀死谢瑶卿最后的救命稻草,即使到时东窗事发,自己也是殿下的有功之臣,殿下一定会像之前一眼,出手解救自己的。
  而且...谢瑶卿早已经发了告示,招募医术高超之人为她治疗头疾,殿下派来的帮手,应当已经在路上了。
  他打定主意,必须要在仪鸾司动手前,在不惊动谢瑶卿的情况下,悄无声息的料理了向晚。
  他叫来管事太监,低声吩咐:“去告诉内务府的人,给冷宫的餐食减去一半吗,每两日才能给他送一次饭...明面上按照陛下的吩咐做,到了冷宫把饭倒了就是了。”
  他灰蒙蒙的眼珠不安分的乱转着,终于,他将目光锁定在缩在角落的陈阿郎身上,他的身上,还残留着冷宫的酸臭味。
  他忽然拔高了声音,声色具厉的叱骂道:“陈阿郎!谁给你的胆子,竟然敢私自去看望冷宫里的庶人,你要藐视天威不成?!”
  陈阿郎面无表情的对上他愤怒的眼睛,一言不发,冷漠的跪在了殿中,他与寻常的小太监不同,他是得到陛下恩典,留在宫中帮忙的良家子,向曦虽然恨他与向晚交往甚密,但并不敢打杀了他,只是时不时的挑三拣四,寻他些不是,无所顾忌的发泄一通。
  所以陈阿郎习以为常,不以为意道:“但凭贵君处置。”
  向曦给自己顺了顺气,指着门外的石阶,“去那边台阶上跪三个时辰,没我的准许,不许起来!”
  陈阿郎淡淡的瞥他一眼,心道我看你能得意到几时,他慢吞吞的挪到了一边的台阶上,趁向曦不注意,又挪到了屋檐的阴影中,撇着嘴跪下了。
  负责看守他的小太监与他相熟,不仅不揭发他,还给他通风报信,“你跪一会起来就成,贵君一会要到御花园里赏花去,等他走了,我请你喝茶。”
  陈阿郎默不作声的看着他,等他下文,那小太监果然吞吞吐吐的说:“我知道有点为难你,但是你能不能求求你太医院那个相好的,让她替我哥哥看看?”他的眼睛垂下去,伤心道,“我哥哥挨了打,再不看,就要没命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