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陈氏原本站在田文静身侧,听了他这话,忽然轻轻“咦”一声,他侧头提醒田文静,“我倒想起来,书斋里那个姓向的伙计,是不是也是京师来的,是不是也说同家人离散了来着?”
田文静无奈的看着他,“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
陈氏不满意的推了推她的肩膀,“可你看她们的眉眼,是不是有几分相似之处。”
田文静这才仔细打量起向晚来,片刻后她垂眼思索了片刻,又问向晚,“你几时离开家的?离家时家中还有什么人?”
向晚尚未反应过她们的话来,只是怔忪道:“我离家时七八岁,当时家里还有一个小我一岁的妹妹。”
田文静同陈氏对视一眼,扭头向自己的丫鬟吩咐:“你去书斋,把向晴叫过来。”
第29章
向晴是个十五六的女郎,一身粗布短打,脚上一双布鞋溅满了泥点子,踩在员外府光滑如鉴的石砖地板上,局促不安的来回挪动着。
向晚悄悄打量着她,个子不算高,干瘦的身材与瘦削的脸颊告诉他这并不是个锦衣玉食长大的人,她指节粗大,肩膀厚实,一看便知是个经年累月下苦力气的,常年的辛苦将她原本白皙柔和磨砺成粗糙的麦色,只一双神采奕奕的眼睛与向晚有八分相似。
她是个沉默寡言的人,进来后摘了斗笠给田员外请了安便一言不发的站在下手处,恭顺的垂着眼睛,并敢看向向晚。
田如意见向晴来了,当即抛下新拜的老师,欢喜的蹦到了向晴身边,伸手戳着她的腰侧。
“向晴!我让你给我带的饴糖呢?你不会忘了吧?”
向晴有些无奈的看着他,见他穷追不舍,只好从袖中取出一个纸包递到了田如意手上,田如意嘿嘿笑着,像拆礼物一样郑重其事的拆开了纸包,煞有介事的夸奖着这个木讷的帮佣。
“很好!你终于记得买了!”
向晴皱起眉,苦笑着,“小少爷的命令,小的如何敢不遵从?”
声音沙哑低沉,磨刀石一样粗糙。
向晚一动不动的看着她,她长到这么大,吃过的苦一定比自己多得多。
田如意听了这话,高高勾起的嘴角却忽然又坠了下去,他瘪着嘴,不满意的闹腾着,“非得我命令你才给我买吗?你就不能主动送我吗?”
向晴转过脸,看向自己的东家,田如意挥了挥手,制止了田如意的胡闹,“如意,你老师还在呢,不得无礼。”
田如意嘟嘟囔囔的停止了对向晴的骚扰,田文静便笑呵呵的看着向晴,向她介绍,“这是如意新拜的老师,向晚,和你是同宗,你又同如意关系好,不妨一块来见见。”
向晴低着头,老实道:“员外,我是外女,恐怕不好与向郎君相见。”
陈氏又仔细观察了二人的眉眼,心中又添了几分确信,向晚那双眼睛那么漂亮,除了亲兄妹,天底下有几个能生出那样一双顾盼生辉的眼睛,于是掩着嘴角笑起来,“不见一见,怎么知道是不是外女呢?”
向晴见二人实在坚持,方才缓缓的抬起眼睛,克制的看了向晚一眼,向晚却在仔细的打量她。
在他模糊的记忆里,身后似乎总是跟着一个矮他半头的小不点,甩也甩不掉,每天咧着漏风的嘴,笑嘻嘻的“哥哥”来“哥哥”去,自己给菜地浇水,她就跑来跑去,吭哧吭哧的提水,偏偏力气又不大,总是洒了满身水,还得自己去给她换衣裳,若是自己坐在纺车前织布,那就更有的折腾了,一个小小的团子,小狗一样蹲在旁边,将那些棉线团成一个个解不开的死结。
小不点模糊的身形逐渐放大,渐渐同身前的向晴重叠在一起。
向晚犹豫着,会是她吗?她小时候可调皮得很,话也多,怎么如今却变成了这样老实沉默的样子?
向晴只看了向晚一眼,便如遭雷击一样呆愣在原地,片刻后,她方才缓慢回神,喃喃自语,“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十分亲切。”
向晚努力回忆着小时候的生活,颦蹙双眉,咬着嘴唇迟疑不定,“咱们家门前,是不是有一颗槐树,到了夏天,垂下许多吊死鬼,你第一次见时,吓得哭了半天,我拿从娘亲枕头下面偷了一文钱给你买了饴糖才将你哄好了。”
向晴默默摸了袖子一下,那里还静静的躺着半包糖,自从第一次尝过,她就永远不想忘记那份甘甜。
向晴的眼眶慢慢的红了,只是强忍着,看着向晚问:“你离家时,带走了什么?”
向晚不假思索道:“我被她们掳走时,只带了一把琴,是我初学艺时,娘亲亲自砍树打制的,那把琴...”
他微微顿了一下,那把破旧的木琴曾被谢瑶卿拿去,她说要寻宫中匠人修缮,如今只怕已经不知道被她丢到哪去了。
“那把琴我虽然一时找不到了,可它的样子我记得清清楚楚,你若想知道,我可以...”
向晴缓慢的眨了眨眼睛,一颗滚圆的泪珠顺着她纤长的睫毛滑落,她跌跌撞撞的走近了几步,伸出手,似乎是想要抱住向晚,可她看了看自己身上终日被汗水浸泡的粗布麻衣,又看看向晚身上干净得体的长衫和他那一双洁白柔嫩的手,伸出去的手还是尬尴的收回,局促不安的在衣服上擦来擦去。
向晚鼻尖一酸,主动上前揽住她的肩膀,向晴拘谨的双手方才小心翼翼的环抱住了向晚,她低下自己的头,伏在向晚肩上,用沙哑的声音,小声抽泣起来。
“哥哥,我以为你再也不会回来了,我以为你们都不要我了。”
向晚轻轻拍打着她的脊背,就像很多年前哄她睡觉时一样,他抬手,悄悄抹去脸上两道湿润晶莹的水痕,泪眼朦胧的笑着,“不怕,哥哥回来了,哥哥再也不走了。”
陈氏给坐不住的田如意使了个眼色,随着田文静缓缓向外退去,将宽敞的正厅留给了久别重逢的兄妹二人。
给向晚开门的门房见缝插针,凑到田文静耳边小声嘀咕了几句,几乎在方寸之间,田文静脸上那股随和亲善的笑容消失的一干二净,取而代之的是满脸郁色,陈氏三言两语将田如意打发走,小心问了一句,“是京城的事?”
田文静颔首,“嗯,秦胡犯边,陛下已经御驾亲征了,陛下疑心锡州有秦胡恐有勾结,指挥使给了我们一份官员名单,命我们盯紧了她们,看她们有没有不臣之举。”
陈氏缓缓叹了口气,“不臣之举哪里需要特意看呢?一个冬天,多少仪鸾卫折在锡州了?”
田文静沉默的应了一声,深深的皱着眉头,“我觉得若她能做出与外族勾结的事,恐怕离拥兵自立也不远了,你我近日须得小心行事,锡州还离不开咱们这一处钉子。”
陈氏点了点头,“只是有一点,向晴刚认回兄长,你还是给她放几天假的好。”
田文静拉起他的手,轻轻碰了碰他的额头,“这是自然,她并不知道你我是仪鸾司的暗桩,平时只是听我的命令做事,她办事勤恳老实,仪鸾司自然不能亏待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