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他们见到了一个面色憔悴的中年男人,说是鱼塘的主人。
  男人看着卿孟祝,说道:“两块二一斤你能接受吗?我们的鱼死了之后大多卖两块一斤,我家的鱼特别大,所以要贵两毛。”
  卿孟祝:“能看看鱼吗?”
  男人听他这么说,带他去看捡回来的鱼。
  鱼放在塑料布上,都已经硬了,鱼眼浑浊了,鱼鳍也暗红,估计不太能给人吃了。
  不过鱼确实很大,体型也很均匀,每条大概四五斤,拎在手里沉甸甸的,和卿孟祝之前买的小杂鱼相比,差别非常大。
  卿孟祝悄悄用商城助手扫描这批鱼,这批鱼的品质为“良品”,上一次堆肥的那批小杂鱼根本没有品级。
  这么算下来,这批鱼算是非常不错的了。
  卿孟祝当场答应下来:“我们过秤吧,鱼都在这里了吗?”
  男人:“基本在这里了,我已经让家人去鱼塘看了,要是还有,我让他们捞回来。”
  卿孟祝:“那我们先称这些。”
  男人这里的鱼一共六百三十六斤,按照比例,这批鱼可以做两千四百斤左右的肥料。
  卿孟祝松了口气,无论如何,卖给星际商城的肥料算是够了。
  他们过完秤装上车,男人的家人挑着鱼回来了,身后还跟着几个养殖户。
  养殖户们和卿孟祝搭话,卿孟祝才知道这两天下雨下得厉害,大家的鱼塘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都死了鱼,听说卿孟祝要鱼,就想过来问问他还收不收。
  卿孟祝一口答应了。
  于是,养殖户各自回家运了鱼过来,也以两块二一斤的价格卖给卿孟祝。
  忙活了大半天,卿孟祝一共收到了一千一百多斤鱼。
  鱼堆在他临时雇用的卡车上,腥气四溢。
  成功买到了想要的鱼,卿孟祝的脸上却没多少高兴的神色。
  陈屹在旁边看着他,问道:“怎么了?”
  卿孟祝:“什么?”
  陈屹指了指脸,示意他的表情不对。
  卿孟祝很快反应过来,解释道:“我就是感觉大家太不容易了,一场暴雨就死了那么多鱼,不知道还能不能赚到钱?”
  “原来你在担心这个。”陈屹安慰他,“钱还是能挣的,就算老陈家,也能挣点。养鱼死鱼太正常了,自然损耗而已。你们种菜的不也经常死菜吗?”
  卿孟祝想到自己死得差不多的番茄,没话可说了。
  陈屹对卿孟祝说道:“你买鱼后,他们能挽回一部分损失,综合下来,亏本就不算严重了。实际上,养一斤鱼的成本也就两三块钱。”
  卿孟祝:“两块二一斤,算是保本了吧?”
  陈屹笑笑:“差不多。”
  卿孟祝的心情也好了起来:“那还挺好,省得我跟趁火打劫似的。”
  陈屹:“都是买卖,别想那么多了。他们还投了保险,保险也能赔一部分。”
  卿孟祝这是第一次听说保险的事情,很惊讶:“养殖也有保险吗?”
  陈屹:“当然有啊,要不然一次养那么多鱼虾,万一出点什么事——比如温度不对,氧气出了问题,甚至被人投毒,忙碌一年血本无收,甚至还要把前几年的利润搭进去,那日子就没法过了。”
  陈屹接着说道:“所以大部分人都会买个保险,保障一下,就算挣不到钱,也不会亏得太厉害。”
  卿孟祝:“还挺好,农业方面有保险吗?”
  陈屹:“也有,你可以找人问问,我看好些大型种植公司都会投保,个体农业我就不知道了。”
  等将鱼运回家,陈屹和司机帮着一起卸货。
  鱼就堆在后面,因为温度比较高,放置的时间比较长,腥臭味已经挺浓了。
  别说人闻到这股气味不好受,就是两只狗子闻到这股气味都“汪汪”地夹着尾巴飞快跑了。
  卿孟祝感觉这鱼放不了太久,连忙准备堆肥的事宜。
  鱼已经准备好了,接下来就是鲜草、干草和草木灰。
  鲜草也好说,他打算直接用莲叶、空心菜和番薯叶等青菜凑一下,以他现在的种植规模,想要凑几百斤出来不难,实在凑不够再去外面割鲜草。
  草木灰也好说,他打算烧掉田里拔出来的番茄苗、豇豆藤蔓和冬瓜藤蔓等之前已经干枯老掉的枝叶,凑不够再考虑其他灰。
  剩下的干草就比较愁人了。
  这段时间是他们这里早稻的收割季,好多人家都有稻草。
  他想买几百斤稻草并不难,直接找卿长宏就行。
  问题是,这次堆肥他精心准备了其他堆肥材料,甚至动用了地里的蔬菜和莲叶。
  要是买普普通通的稻草,他实在有点不甘心。
  他犹豫着,还是忍不住上星际商城看。
  星际商城有大量的牧草,从“良品-”到“精品+”六个挡位的牧草都有,价格也从几十星币一百斤到几千星币一百斤。
  既然其他材料的投入都已经很多了,那么干草的投入也可以稍微增加一些?
  卿孟祝考虑过后,最终在星际商城买了六百斤“良品”级别的干草,花了七百二十星币。
  购买干草的星币会将他的账户余额再次掏空,不过他本身就缺星币,缺八千多和缺九千多也没什么区别。
  他很快将这件事抛在脑后,开始精心制作肥料。
  干草和鲜草都需要切,他用碎草机仔细将各种草切成段。
  鱼也要切,不过没有合适的机器,卿孟祝只能手工剁。
  这么多又腥又臭的鱼堆在一起,天气又热,熏得他头晕眼花。
  他一个人实在受不了,只好花钱请人过来帮忙。
  卿孟祝在村里的微信群里叫了一圈,最终请到谭文磊、卿长宏、卿平墩、冯凝香、卿雨芹、苗兰六人。
  因为拌肥料的气味比较恶劣,卿孟祝开出了半天两百块的高价。
  谭文磊戴着厚厚的口罩:“你之前不就发酵过肥料吗?都用完了?”
  卿孟祝用嘴巴呼吸:“差不多。”
  这个他真没说谎,原本看起来很耐用的肥料,经过多次追肥,又给番茄和池塘施底肥,慢慢就用完了。
  就算没有买竹子这件事,他也要再次发酵肥料了。
  可惜肥料发酵粉是抽奖抽到的,自己买的话,又需要几百星币。
  卿孟祝想想未来花星币如流水的日子,就感觉到一阵心疼。
  冯凝香她们天天在卿孟祝家田里干活,对他家的情况比较清楚:“孟祝家追肥是比较厉害。”
  卿平墩:“正常,菜结得那么多,要是不追足肥,品质根本跟不上来。”
  谭文磊叹气:“所以别看我们天天卖菜,好像收入有多高那样子,背后的成本也可高了。”
  说到这里,大家又感慨了一番农业的不容易。
  卿孟祝戴着口罩还是用嘴巴大口呼吸,手里在“咚咚咚”地剁鱼,并不参与聊天。
  鱼剁成小块就行,不用去内脏,也不用去掉鱼尾鱼鳍。
  等鱼剁好了,卿孟祝运到边上的防水布上面,称好各种材料的重量后,往上面撒上肥料发酵粉,再翻拌均匀,往大缸里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