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她要让金鹴华记住这个吻。
她道:“四哥,不要意气用事,要平平安安地回来。要不然,我就带着阿七改嫁。你知道的,追求我的人,可以从伦敦大学排到十/八大道。”
金鹴华说道:“我会平平安安地回来的。”
他们心里都清楚,白秀珠嘴上说得凶。可若是真的有那一天。她绝不会,开始另一段感情,只会活在对他的怀念中。
那并不是金鹴华想要看到的。
如果有那一天,他情愿有人替他照顾她。当然,他会尽可能地保证,自己不会出现任何事情,平平安地回来见他。
韩耿夫在把老巢搬到南京之后,开始和那些支持他的财阀翻脸了。
当初他以剿灭人民党和其他要求民主宪政、提高工人待遇,限制官僚资本的民主党派为代价,换来了江浙财团对他的支持。但是在他对民主党派人士进行屠杀后,他从江浙财团这里拿军费便渐渐变得不那么顺利了。
娘希匹,大不了就翻脸不认人。真的当他对这些妄图操纵他的看得顺眼吗?
再说了,江浙财团,难道就是铁板一块吗?
韩耿夫用两三年的时间,便用联姻,结义,军事政治经济合作等等方式,把江浙财团进行了分割。
他的妻兄,连襟,把兄弟们和他的关系,比和那些其他的资本家的关系,岂不是要亲近得多?
盟友随时都可以通过结盟得到,但是姻亲却不是可以随意更换的。
而且,他能够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利益和金钱。
于是,以韩耿夫为首的联盟就这样达成了。这个联盟里面的成员有韩耿夫,江浙财阀里面当得上首位的苏甫臣,韩耿夫的妻兄吴均,连襟孙子城,以及韩耿夫的把兄弟陈崇云。
以前也有官僚资本家,但是也不过是官僚和资本、商业相结合。但是到了这个联盟的成立,官僚资本家才正式被摆到了明面上。
既做官又做买卖开银行,他们到底要干什么,只要长脑子的都不会不明白。
以权谋私,贪污这一类的词语,一个一个止不住地往外冒。
但是谁也管不了军政集于一身的韩耿夫。银行召开,财政部长和其他的官儿照做。南京政府的官儿十分之八都是韩大总统的亲信。简直是成了他的一言堂。
当初在北平时,韩耿夫在物议汹汹之下都能凭借着枪杆子让“攘外必先安内”这样的政策通过。现在是在南京,他的老巢,不过是几家银行,谁敢拦他?
于是以华夏农商银行、华夏贸易银行为首的几家银行纷纷被开办。而韩耿夫在这些银行里面,都有不小的股份。
江浙财阀们在这几家银行成立后都知道他们曾经的伙伴背叛了他们。但是却无计可施,只能在暗中蛰伏,等待时机咬韩耿夫一口。
至于硬面刚?那怎么可能。
又不是所有的江浙财阀都被韩耿夫背叛了。现在有一半儿的江浙财阀还听韩耿夫的号令。他们彼此力量差不多,斗起来也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尤其是对手还有军队与国家机器的帮助,他们的输面太大了。
因此只能咬碎了牙齿往肚子里面吞。
这几家银行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水花。
这个时候,大家心里清楚“攘外必先安内”不是什么好政策,是对日本,对侵略者的妥协。是当权者为了个人私利,为了权术,为了排除异己做出的决策。因为物议汹汹,反对者繁多。
但是这个时候,这几家银行只被人看做贪污捞钱的工具。当成没有这个法子也会有别的法子的捞钱工具。
没有人想象的到,这几家银行会给韩耿夫他们这个利益联盟带来多么巨大的利益。更没有人想得到,这几家银行在未来对华夏的经济,产生多么大的危害。
日本人在战场上杀着人,而这个联盟、这几家银行却用寻常民众看不见的手段,在背后吸着华夏人民的骨血。
第219章
金鹴华在安置好父母妻子后,才带着几位护卫回国。
九月初,金鹴华抵达沪上。沈宝宁此时已经按照金鹴华的吩咐把工作重心从北平转移到了沪上。金家只有凤举代表金家来了南京政府,余下的人不是留在北平,就是搬到了沪上。
老爷子在英格兰修养,两年前就安排心腹过来把金家家产给分完了。而在韩耿夫迁都之后,金家几房的人各奔前程。这家虽说没分,但是实际上和分了没什么差别。
金铨觉得这样也挺好。
没必要守着他吗!左右他现在已经退下来了。没了总理府这个名头,谁能出头就靠自己的本事了。
金鹴华直接去了曜日斋,和沈宝宁商议什么产业要卖掉,什么产业要……毁掉。
“长江以北的定产全都卖掉。”金鹴华对沈宝宁道:“以韩耿夫的抗战方式,北方……不一定能够保证。大哥那里,兵也不增,装备也差。日本却以举国之力侵犯华夏。如此此消彼长,北方不一定能够保证。”
“我不可能对日本人低头。既如此,比起这些产业日后被日本人占领,不如直接卖掉,还能给前线的战士们换些粮食武器。”
沈宝宁对金鹴华道:“四爷,我建议咱们卖了产业换的粮食武器最好等到韩耿夫断了抗日军队的军费的时候直接运到前线去。咱们的东西要是那些官皮子的手里过一遍,绝对会直接少一层。”
金鹴华道:“你说得对。”
说完后他道:“南方的毛纺厂,鞋厂调一半的人手制作军服军鞋和军被。有备无患。”
沈宝宁知道这些都是赔本的买卖,但是他做这些的时候却比做其他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心潮澎湃。
“我这就去安排。”
“去吧。”金鹴华道:“想办法安排我去一趟前线。在去前线前,为我安排一场舞会。遍邀各界名流。想办法请韩耿夫那边儿的人过来让我看看。”
让我看看,这些人都是什么货色。
“是。”沈宝宁欠身应是,出门去安排一切事宜。
金鹴华则是拿起了沈宝宁给他送过来的一大堆情报和文件,细细地了解国内的情况。
九月中旬,这场舞会在沪上国际饭店举行。各界名流纷纷赴会。金鹴华的身份,财富都引人注目。纵然金铨此时已经辞职退位,但是金鹴华在沪上受到尊重惹人忌惮,从来也都不是因为他总理公子的身份。
或许一开始的时候是,但是后来的时候,就不再是了。
金鹴华在这场舞会上,第一次见到了韩耿夫的妻兄,吴均。
“吴部长好。”金鹴华端着一杯白葡萄酒,对吴均道。
吴均手上端着一杯香槟,笑道:“金先生的酒很地道。”
金鹴华状似无意地道:“这是我从法兰西的酒庄带回来的。不过吴部长喝惯了好酒,我这点自家酿的酒也算不得什么。您可别为了客套和我讲假话。”
吴均眸色闪了闪。
金鹴华回国的目的,是有很多人猜测的。这个人当初在沪上掀起过风云。若是他真的是回来帮着白雄起和他们政斗的,说不得会给他们添多少麻烦。
韩耿夫不喜欢这样的威胁……
“金先生在欧陆,过得可真是滋润。其他人到了外国,都是低头哈腰的。哪里有金先生一路畅通,好不潇洒自在?说起来,您太太和父母都没回来,以后是要在国外住啦?”
图穷匕见。
这人过来,果然是来试探他是不是回来拢合金白两系的势力,帮着白雄起和他们政斗的。
人果然是自己什么样子,就会想别人是什么样子。
国难当头,政斗有什么用。难道物议汹汹,舆论众多,反对者良多,难道能够改变韩耿夫的选择吗?
白雄起都脱离这名利场直接去一线了,难道他还会认为自己能够在政坛里面用政治手段让韩耿夫低头吗?
怎么可能,那是笑话吧?
这个时候还是在试探他,想着那点子蝇营狗苟的事情。吴均来到这儿试探他,定然是代表着韩耿夫来的。这些人,果然是没有半点儿希望了。
“可不是,我太太在伦敦大学的实验室里面工作。我和威廉海森堡的合作也还算愉快。不过在国外生活,需要的东西也不少。酒庄,马场,农场,一样样的都要慢慢地置办。”
他这话说的,好像是在欧陆乐不思蜀了一般。
“这次回来,也是为了给大哥和家里人报个喜,办一场酒宴。我太太给我生了个小孩子,母子平安。家人在欧陆,不宜奔波,便由我一个人回来。”
好一副“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模样,好一段“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对话。
吴均满意了。他认为这位金先生没有回来帮白雄起的意思。很明显,他对他的幸福生活很满意,并不想搅进国内的浑水里。
“恭喜恭喜。等到您为令公子举办酒宴之时,我和总统定给您包一个大大的红包。白先生为国效力,知道妹妹有了下一代,也一定会更更加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