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他都不敢保证再来一次的话,他能否在短时间内找到这么好的破题角度。
而时文制艺的精要就在于破题,只要破题不偏,后面的文章大多数都不会太差的。
贾璋他对朱注极为详熟,这些年来又博览群书,还专门训练过答题速度,因此没过多久,他就写完了两篇四书文的草稿。
到了第三天,贾璋一早起来烧了开水,冲了荣国府厨房做的炒米,填饱肚子后慢悠悠地写完了最后一道四书文。
待到正午时分,贾璋已经把所有墨卷誊抄完毕。
摇铃交了墨卷后,贾璋便在兵卒的指引下去龙门前等侯出场了。
见到四周没有熟人,他轻轻颔首垂眸,默然不语,并不去与生人搭话,省得沾染麻烦。
待到龙门大开,贾璋才跟着这些与他同一批交卷的生员一起离开。
他从贡院里出来时人还算精神,但连考三天,难免会手脚发软,被贾琏和王善保接回家后狠狠地洗了个热水澡,吃完饭后就迅速入睡补眠。
第二场考试时要考五经文,每个考生只用选做一篇,比如说贾璋,他报上去的本经是《春秋》,因此他只需做《春秋》的题目即可。
除了五经文外,第二场考试还要考诏、诰、表、判各一道,今年诏的题目是汉文帝求直言极谏之士诏,诰的题目是邱芳实授御史大夫诰,表的题目是拜京兆尹谢表,判的题目是风宪官吏受赃罪。
比起第一场的经义题目,第二场的题目相对简单。
贾璋把这些题目一一答了,行文时力求大气磅礴,不求纤巧华丽,以免主考官乔深会对他的文章生出不喜之心来。
第二场考试考完回家,贾璋就觉得外头太过闷热了,说不得明天考试时要下雨。
因此在参加第三场考试时,他特意带了油布和姜茶和预防感冒的药粉进场。
一进号舍,他就把油布钉到了考棚顶上。
虽然他第一天进来检查时没有发现考棚上有破损的地方,但是仔细小心些总是好的。
他的提前准备并非无用功。
当他写完第一道题目的草稿、列出震济雪灾的九条要点时,外头就淅淅沥沥地下起小雨来。
贾璋喝了一小碗姜茶后继续在风雨声中答题,因他准备得充分,所以并不用担心试卷被雨水洇湿,也不用担心自己感染风寒,只需专心做文章就可以了。
但贡院里时不时地就会响起惊呼声、哀嚎声、喝骂声、拖拽声与求饶声。
想来这些声音的来源不是那些试卷被打湿、三年努力化为泡影的生员,就是那些按照规矩拖走喧哗考生的巡检兵卒……
不过贾璋对这些声音充耳不闻,并没有被打扰到。
中午的时候又把自己带来的药茶煮了,捏着鼻子喝了一碗,感觉自己浑身上下都暖洋洋的后才开始热干粮。
而在京郊皇觉寺,邢夫人听着外头的雨声,不住地给佛祖磕头。
佛祖老爷,您若真有灵,就请您保佑我儿无灾无恙吧。
万万不要让他像他堂兄一样病倒啊!
无独有偶,想到贾珠的人并非只有邢夫人。
王夫人听着殿外淋漓雨声,心头竟然产生了一丝诡异的喜悦。
原来不是只她珠哥儿倒霉,贾璋这次考试,不也遇到了秋雨了吗?
珠哥儿走了,她还有宝玉可以依靠。
就不知道若贾璋走了,邢氏还能依靠谁?
她垂下眼睑,双手合十,竟然也有些慈悲模样。
心里却装满了恶毒诅咒,倒是忘了贾璋身强体健,这场小雨根本没办法把贾璋怎么样的事实了。
这场秋雨下了五六个时辰,不少考生因为这场寒雨染了风寒,贾璋端坐在号舍里都能听到咳嗽的声音。
为了防止自己被传染上急病,贾璋一早就吃了预防风寒的药粉,又用素面绸子包裹住了口鼻,这才继续答起题目来。
外头天气响晴,贾璋做题时也做得很顺利。
在跟着先生学会时务策的谋篇布局后,时务策就成了他擅长的考试内容。
毕竟前世他帮皇上办了不少事,织造局、盐道衙门、河道衙门,哪一处他没沾过手?因此写起时务策来也得心应手。
在打完草稿后,贾璋又按照乔深的喜好把文章全部润色了一遍,这才用馆阁体将五道策论题的答案一一誊写到墨卷上。
三场考完后,众应试秀才全都疲惫至极。就连那些素来活泼爱玩的生员,也没有精力呼朋唤友了。
贾璋被贾琏接回了家。
回家梳洗过后,也不耐烦吃那些丰盛佳肴,只端起晾好的胭脂米粥喝了,漱口后歪在榻上倒头就睡。
红杏等人连忙给他解簪脱鞋,燃香盖被,贾母等人也在贾璋睡着后悄悄过来看他。
贾母还带了大夫过来给贾璋请平安脉,听大夫说贾璋无虞,众人才放心离开。
翌日贾璋醒来时已经是正午了,他睁开眼后就看见黛玉坐在锦墩上,眼睛红红的,眼皮也有些肿胀。
“妹妹怎么哭了?”
黛玉以帕拭泪:“往日里听说爹爹高中探花,三哥哥少年进学,只觉爹爹哥哥才华过人,哪知科举是这般辛苦之事?”
“前两日下雨,我隐约听见小丫头们提起了珠大哥的事,吓得连夜做噩梦……”
贾璋坐起来道:“妹妹别哭了,我身体向来康健,又素来喜欢舞刀弄棒,就算偶遇风雨也不妨事的。”
“若妹妹心疼我,不若多念几句佛祝我榜上有名吧!若这次中榜,就只剩下会试一遭了。”
他本是在开玩笑,却没想到黛玉她竟信以为真,不但闭上眼睛念起了阿弥陀佛,又要跑回荣庆堂去给佛祖上香。
贾璋哑然失笑,下地换了衣裳,又让吩咐红杏她们去厨房把饭菜提来。
他昨天就喝了一碗粥,现在颇有些饿哩。
又过了两天,应试秀才们都缓过劲来了。
贾璋收到了不少文会帖子,他如今大了,也不好像从前那样推掉他人的邀请,因此很是选了几个文会参加。
到了会上,或是行令,或是投壶,或是吟诗,或是剑舞,真真儿是逸兴遄飞,诗酒风流。
贾璋和郭子守、孟吉祥一起赴会,倒也开怀。只会后有人攒局去青楼楚馆放荡冶游,贾璋对此敬谢不敏,便说家里有门禁,并不与他们去那等花船柳邬倚红偎翠。
转眼间,二十多天过去了,这些生员也没心情攒局办文会了。
放榜日快到了,大家皆心中惴惴,哪里还有人有心思在外头玩笑呢?
第65章 榜首解元连登黄甲,残荷听雨一字之师
西风落叶, 桂子飘香。九月初三,乡试放榜。
放榜当天,龙虎榜外乌压压挤满了人, 雪檀在人群里仔细辨别着衙役唱名的声音。
乡试唱名素来都是从后往前唱的,所以雪檀并没有因为没听到贾璋的名字就感到心慌。
三爷他学业上佳, 名次必然靠前, 唱名晚着也很正常。
可是听了许久, 雪檀都没听到贾璋的名字。
渐渐地,他有些心焦,额头上也沁出了细密的汗珠。
只得一边在心里保佑三爷一定要中, 一边又在心里安慰自己, 三爷年纪小, 就算是举业不顺也没什么,以后机会还多得很呢。
就在雪檀思绪横飞之际, 黄柏突然欢天喜地道:“中了, 中了, 我听到三爷的名字了!”
雪檀回过神来,连忙屏气凝神细细听着,果然听到了唱名人再次高呼“玄十六号生员贾璋高中顺天府兼北直隶乡试第一名”的声音。
他喜不自胜地欢呼了起来。
还好乡试唱名唱三遍,要不然他就听不到衙役的唱名声了!
更让雪檀高兴的是,三爷他竟然中了头名解元!
真是老天保佑!
雪檀和黄柏全都与有荣焉地挺起了胸膛。
因为唱名结束, 不少人已经离场,雪檀他们也趁机挤到前头, 亲眼看到了榜单。
雪檀识字,一眼就看到了贾璋的名字正高悬桂榜独占鳌头。
霎时间, 他心里就涌出无穷无尽的喜悦之情来。
他立马拉着黄柏跑上马车,对那车夫道:“老哥哥快点驾车, 三爷中了!咱们快点回去报喜!”
在雪檀他们急着往回赶的时候,贾璋正在书房里打香篆。
每逢大事有静气,当心中急切时,调香烹茶这种不用耗费脑力的事情最能静心。
他倒是不担心自己能不能中,只是担心名次。
就算不能侥天之幸得中解元,至少也要中个经魁吧。
只有如此,才能塑造好才子形象,为会试造势……
他心里是希冀自己能中解元的,但科举这种事情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你自己觉得自己答得好,不代表考官也觉得你答得好。所以当雪檀和黄柏跑来兴高采烈地告诉贾璋他中了头名解元时,他心里也很欢喜。
“雪檀,你去向老太太、老爷和太太报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