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王熙凤撇了一眼平儿,平儿悄悄儿地伸出了两根手指,意思就是两千两的银子。
这笔钱对嫁妆丰厚的王熙凤来说不算太多,但也是意外的浮财,而且事成之后另有谢礼,她心里已经很满意了。
薛姨妈见到王熙凤的神色后,拉着她的手笑道:“我就知道凤丫头你是最善心的了,我那侄女最是伶俐懂事的一个人,却摊上了这样的飞来横祸!如今你愿意帮忙,真真儿是我们薛家祖上有德,竟遇到凤丫头你这样的菩萨。”
说完恩情与善心后,薛姨妈和薛蝌又奉承王熙凤说梅家这档子事把他们愁白了头,在王熙凤这里却如此轻描淡写云云。
直把王熙凤奉承得十分受用,以至于王熙凤对宝琴的事情都更加上心了。
这么看来,薛姨妈之前的感叹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薛蝌远比薛蟠像薛姨妈的亲生儿子,当然,我们也可以说是薛姨妈把薛蟠给宠坏了……
第159章 若梅帮忙梅家低头,德修金石雨村毒计
当天晚上, 薛姨妈和薛蝌离开后,王熙凤就跟卫若梅说了这件事。
王熙凤对卫若梅说这梅翰林想赖掉他们家与她远房表妹的婚事,又细细地对卫若梅分析起了梅家的歹毒心肠。
至于薛宝琴与她的关系远得一表八千里, 实质上与她并无血缘关系的事实则被她遮掩了过去。
卫若梅听到这梅家拖着薛氏女的婚事,而薛家还对梅家有恩后, 深觉梅家嘴脸无耻, 加之这薛氏女与妻子有亲, 便答应了妻子的请求。
他按照王熙凤的意思给梅家写了一封信,让人把他的信送去梅家给梅翰林。
在小厮拿着信件离开后,卫若梅道:“希望这位梅大人识趣儿些, 省得我多费心思。不过这梅家这般无情无义, 看起来也并非良配。”
“与其和梅家公子结亲, 还不如让你家那妹妹嫁去旁家,还要来得更好一些。”
王熙凤心想, 她这夫君还是出身太好, 不晓得底下人想往上爬的心。
薛姨妈与薛蝌的意思很明显, 那就是他们能接受梅家退亲,但如果可能的话,他们还是想把他们家宝琴嫁到梅家去的。
毕竟薛家二房如今只是寻常商户,而那梅家好歹是官宦人家,除去梅家后, 宝琴还能找到条件比梅公子更好的夫君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至于梅家的无耻与薄情……
想要嫁给商户安稳一生,也可能遇到无耻的商户;嫁给贫寒士子孤注一掷地豪赌, 也可能遇到与梅家同样薄情的贫寒士子。
梅翰林既自私无耻又优柔寡断,是个办大事而惜身的种子。
像他这样的人, 大都都是畏惧权势的。
只要薛蝌能攀住薛家长房的几门好亲戚狐假虎威,那梅家就不敢太过为难薛宝琴……
王熙凤早就把这些利弊全都想明白了。
所以她怎么可能劝薛蝌他们放弃与梅家的婚事, 做那等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难道要她去给薛宝琴找一个比梅公子还要更好的夫君吗?那简直就是笑话!
“俗话说得好,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他们家欢喜梅家公子的人品,我也不好再多劝哪!”
王熙凤把自己的手搭到了卫若梅身上,卫若梅握住了王熙凤的手,轻笑道:“夫人说的有理,夫人勿怪我多管闲事。”
王熙凤笑吟吟道:“大爷,我怪你做什么?你提起这个,也是为我,为我娘家亲戚思量,我只有欢喜的,又哪里会怪你呢?”
这边厢卫若梅和王熙凤夫妇夫妻夜语,气氛正好;那边厢梅翰林收到卫若梅的信件后,一张脸都涨成了猪肝般的颜色,心情也差到了极点。
其实梅翰林早就知道,薛蝌他已经识破了他拖延宝琴婚事的计谋。
若非如此,金陵薛家也不会屡屡来信催促梅家完婚。
但让他始料未及的事情是,那薛家明明只是普通的商户人家,怎么家里还有这样的关系?
如今薛蝌找到了自家亲戚,求那卫家人为他们薛家主持公道,收到信的梅翰林简直就是一个头两个大,头疼得紧。
是,那卫家是武官,而他是翰林院里的文臣。
但问题在于,这件事他们梅家不占理啊!
而且两家的地位也是一个天,一个地,相差悬殊。
即便文武殊途,可那卫若梅本人就是五品的武官,他那父亲更是从一品的将军,全都身居实职。
他们家或许没法子拿捏实权的文官,也拿捏不了有前途的青年文官,但拿捏他这个既没背景又没有晋升希望的翰林,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更重要的是卫若梅在信里说了,他有亲友在顺天府做官。
这一点直接拿捏住了梅翰林的要害,毕竟他儿子正在府学里读书,正好方便卫家的亲友帮忙穿小鞋。
梅翰林可受不了自家儿子被人指指点点,更受不了自家儿子因为私德有亏而被教授逐出府学……
所以,他接下来应该如何应对此事?
让儿子娶了那薛氏女?
不成,不成……
他已经老了,在官场上也没有什么进取的机会了。
在这种情况下,梅翰林把自己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到了儿子身上,花费了无数精力才把儿子培养成廪生,又送他进府学读书。
梅翰林怎么可能愿意让自家儿子娶商户出身的薛宝琴?
不娶那薛氏女,直接退婚?
那就更不行了,按照卫若梅信里的意思,他们家不能无故退婚。
无故二字,正正好好地打到了梅翰林的七寸上。
既不能无故退婚,又不能找薛氏女的毛病。
除此之外,薛家还对他们梅家有恩……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梅家想要退婚,就只能承认他们家忘恩负义拜高踩低,要不然就是胡诌他儿子有问题。
梅翰林愁眉苦脸地想,若担上这样的名声,还能娶到什么好媳妇?
两害相权取其轻,他还不如直接让儿子把那薛家姑娘给娶回来,好歹还能搏一个知恩图报的美名。
至于把薛宝琴娶回来,然后把她磋磨死,这种事情梅翰林还是没想过的。
他是自私自利,但还没有坏到那种程度。
瞧不上商户出身的恩人之女是一回事,想出坏主意把恩人之女害死是另一回事。
而且继室的身份一般都还不如原配呢,若是娶了宝琴又把她弄死,梅翰林的儿子也很难再娶到出身高贵的妻子。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梅翰林胆子小,他根本就不敢想,更不敢做这样的事情。
权衡了几天后,梅翰林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心想,这全都是他的错。
如果不是他喝了两杯黄汤就把儿子的婚事给许出去了,他们梅家也不会遇到眼下的这些事情!
卫家那边的威胁不容小觑,他不能因为一桩婚事害了梅家的名声与前途。
好歹那薛氏出身富裕,能给梅家带来一笔丰厚嫁妆,他家孩儿也不吃亏太过……
梅家这边松了口,薛家那边也有意应承,两家很快就定下了婚书。
只待明年秋天梅家公子参加完乡试后,小夫妻两个就可以完婚了。
而王熙凤也收到了薛蝌送与她的礼物与尾款。
薛蝌打点她花费的银票和礼物,杂七杂八地加起来也得有五千多两了。
这样丰厚的飞财人人都喜欢,王熙凤自然不是例外。
她满心欢喜地把东西交给平儿,让平儿把东西收好,然后又让人给薛家和梅家都送了帖子。
过些日子,她婆母卫夫人要举办赏花宴。
她这么做,表面上看是她想念姊妹们了,想与她们亲近一二。
实际上,她却是在给薛宝琴撑腰。
她给梅家送了帖子,总不会是要邀请薛宝琴的未来婆婆梅夫人过府相看媳妇的。
还不是为了让梅夫人看看她与薛家姊妹有多亲近,好让对方多生出几分忌惮之心出来?
不得不说,王熙凤她收钱后是真办事。
在这方面,她的信誉确实很好。
而薛蝌私下里给佛祖进香时,则在心里默默诅咒梅家公子明年一定不要中举。
为了达成心愿,他还专门给佛祖点了五十斤香油的大海灯,可以说是非常虔诚了。
至于薛蝌为什么会许下这样的愿望,而不是祝福梅公子中举……
笑话,梅公子没中举的时候,梅家都能整出来这么多幺蛾子了;若是梅公子明年中举了,梅家岂不是要更加瞧不上他们宝琴了?
薛蝌可不希望那样的事情发生。
所以梅公子明年还是不要中举才好,这样宝琴嫁过去时才能轻松一点。
宝琴在收到哥哥带给她的好消息后,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她虽然性情疏阔,不把梅家的事事情放在心上整日忧愁。
但看到哥哥为此焦心,她也未尝没有感到烦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