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同人>[红楼] 贾璋传> 第236章

第236章

  她突然间想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三哥哥,这是玩具吧?”
  她有些心虚地问道:“你给菱儿买了吗?”
  贾璋拿着玉勺舀冰碗的手顿了顿,顾左右而言他地道:“菱哥儿的玩具够多了,父亲给他买了一大车玩器,够他玩到启蒙了。”
  黛玉无奈地看向贾璋。
  好的,我知道了,你没给菱哥儿买。
  “小心菱哥儿长大后说你偏心眼儿。”
  贾璋放下勺子,对黛玉笑道:“没关系,反正偏心的也不是别的小孩儿,而是小孩儿他娘亲。”
  “菱哥儿会理解的。”
  “而且我给菱哥儿亲自编了《幼童蒙书》,耗费了不少心血,可不是什么坏爹。”
  他可是一点儿都不心虚的!
  在黛玉和贾璋提起这件事后,没过多长时间,薛姨妈就办酒庆祝薛蝌兼祧两房,宝玉宝钗联袂前往薛家庆贺。
  黛玉也送去了一份颇为厚重的贺礼。
  宝钗是在年初和薛姨妈提起此事的,薛姨妈拖到现在才把兼祧这件事办妥,主要是为了把家里的一些产业转让给宝钗。
  转让产业这种事情,不是去官府办理一张文书就万事大吉,顺顺利利地转让了。
  账目、管事、资产、人脉,想把这些东西转让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需要花费很多时间。
  薛姨妈一定要把这些事情办明白,才会向薛蝌提起兼祧之事。
  只有宝钗有了保障,薛姨妈才不用日日忧心。
  既不用忧心女儿日后的生活,也不用忧心自己的养老问题……
  薛蝌听到薛姨妈提起兼祧一事后,果然如同宝钗所料想的那样,没有什么反对之心。
  毕竟薛姨妈只是让他兼祧,并没有冒昧地让他过继,他依旧是二房的儿子,只是需要过继一个孩子去长房而已。
  这又有什么,长房富裕,就算婶母把那些兴旺产业转让给了堂姐,依旧比他们二房富裕很多。
  他未来儿子是去享福的,他和宝琴也能沾光,他当然不会反对,反而有些欣喜。
  不说别的,只说宝琴……
  在他兼祧后,梅家也会更加看重宝琴一些,不会轻易欺侮于她。
  光是这个好处,就足以让薛蝌点头同意。
  至于婶母转让产业给宝钗姐姐……
  那本就是应当应分的事情。
  谁会不疼爱自己的亲生孩儿,反倒去疼爱隔房的侄子侄女?
  薛蝌想,反正他不会。
  若他是婶母,他也会像婶母那样做,好给自己的女儿留些保障。
  所以,那些在薛蝌耳边嘀嘀咕咕、妄图挑唆讨好的仆人已经被他撵出去了。
  从始至终,他薛蝌想借的只有长房的势,而不是长房的财。
  鸠占鹊巢,那是小人行径。
  他永远都不会那样做,因为他不想让自己一生一世,都良心难安。
  第181章 马氏早产公主养母,同年宴会密谋上谏
  冬月时分, 滴水成冰,雪花成片,天下大寒。
  启祥宫里, 鎏金铜炉里,银霜炭散发着热意。
  红木小几上, 金盏玉台开得极好, 把室内熏染得清芬无比, 蜜枣鹅梨都生得饱满圆润,让人见了就十分欢喜。
  为了孩子能够健康成长,绍治帝没有苛待马氏这个孕妇的生活标准。
  即便绍治帝已经厌弃了马氏, 即便绍治帝对马氏为娘家求情的行为极度不满, 但他不会迁怒马氏肚子里的孩子。
  那个孩子, 或许是小皇子,或许是小公主, 他/她还没有出世, 不应该蒙受母族的阴霾。
  所以他没有苛待马氏, 但已经做好了夺走马氏的孩子,把这个孩子送给其他宫嫔抚养的打算。
  稚子无辜,何必拥有一个叛逆罪臣出身的生母?
  更何况,这个母亲一点都不爱自己的孩子。
  治国公府叛上作乱,他们家的男丁就合该被斩首流放, 根本没有任何值得求情的地方。
  马氏要是聪明,就该好好养胎, 好把孩子生下来,换取他的怜惜, 进而捞出他们马家无罪的子侄。
  但马氏没有,她整日里哭哭啼啼地恳求绍治帝宽恕马家, 还整日里胡思乱想,茶饭不思,甚至不喝安胎药,只为了和绍治帝见面。
  听到太医的禀告,绍治帝怒极反笑。
  她这是在威胁谁?
  她以为她是谁?
  当初绍治帝有多喜欢笨蛋美人,现在就有多憎恨宠爱马氏的自己。
  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他对马氏已经没有任何耐心了。
  所以他直接从太后那里要了好几个手段厉害的嬷嬷看管马氏,不喝安胎药就灌下去,太后身边的嬷嬷总是有办法的。
  大人怎么样都无所谓,但他不允许马氏亏待无辜的孩子。
  还有马氏……
  他原本想的是,看在孩子的面上,日后把马氏禁足,好吃好喝地养着也就是了。
  现在他已经变了主意。
  既然马氏那么喜欢母家,那等到孩子诞生后,他就让马氏送去北境白云庵带发修行吧!
  这样马氏就可以和她娘家人经常相处了,只希望她不会后悔。
  下定决心后,绍治帝就再也没有理过这个一见到他就为娘家求情的女人。
  他没有想到的是,即便有太后的人看管,马氏还能出事。
  那天晚上还在下雪,绍治帝与兵部尚书商议完三边之事后,正准备沐浴更衣,直接留宿在玉熙宫休息。
  ——没错,绍治帝在上皇去世后并没有迁宫,依旧住在玉熙宫里。
  他打算等到三年孝期结束后再搬进乾清宫,至于玉熙宫,绍治帝要留给太子居住。
  因为义忠亲王的事,绍治帝觉得毓庆宫很不吉利,所以根本就没有让太子搬进去住的打算。
  他在册封太子后,就命人把明月台打扫出来,让太子暂住。
  明月台矗立在玉熙宫与典籍馆中间,原是先皇赏月的楼阁,占地面积虽然不大,但处处精致华美,它又毗邻玉熙宫,足以昭示绍治帝的圣心所在。
  等到日后绍治帝迁宫后,太子就可以按照绍治帝的心意,带着一家老小搬进玉熙宫了。
  不得不说,绍治帝待太子祁晟,绝对比乾元帝待义忠亲王要真心实意得多。
  因为太子的成长伴随着绍治帝夺嫡的步伐,绍治帝对太子的感情格外不同,这种感情,是比乾元帝对嫡长子虚无缥缈的宠爱要更加厚重的。
  而且绍治帝自己就经历过夺嫡逐鹿的风刀霜剑,所以,他不想让这样的人间惨剧再次发生在自己的儿子身上。
  这也是绍治帝这样用心地维护太子地位的原因。
  绍治帝看得很明白,若父皇他老人家没有准允其他人挑战太子的地位,那他们这些皇子也不会在那么早的时候,就生长出蓬勃肆意的野心。
  绍治帝维护太子地位的事情暂且不表,且说这天晚上,绍治帝刚准备沐浴更衣,就听见外头喧哗吵嚷的声音。
  陆英听到后,连忙出去怒斥跑来的小太监:“怎么吵吵嚷嚷的!打扰到陛下休息,你们就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的!”
  那几个小太监听到陆英的训斥后,脸刷地一下苍白了下来,只有为首的那个小太监还算稳重,稳住心神,煞白着一张脸禀告道:“陆公公,不好了,启祥宫娘娘小产了。”
  陆英听到他们禀告的事情后,心里一凛。
  他连忙走进玉熙宫东暖阁,向绍治禀告了马氏早产的消息。
  绍治帝叹息道:“朕知道了,备车,去启祥宫一趟。”
  陆英伺候绍治帝穿好大氅,机灵的小太监跑出去,命人备好了车驾。
  待绍治帝抵达启祥宫时,皇后和各宫妃嫔都在,殿内弥漫着淡淡的血腥味,绍治帝被迎到主位上,问皇后道:“马氏这是怎么了?”
  “今夜冬至,马妃思念家人,忧思过度,动了胎气,致使早产,太医已经用过针了。”
  马氏原本的封号是德妃,在她跪在玉熙宫前,为娘家求情不肯离去的那一天,绍治帝就褫夺了她的封号。
  顾惜反贼之人,哪里还称得上是有德之人?
  “尽力保全吧。”
  至于他想要保全的人到底是大人还是孩子,大家都心中有数。
  看到绍治帝不太好看的脸色,这些莺莺燕燕全都闭上了嘴。
  她们生怕自己一个不对,就触怒皇帝,惹来惩罚,唯有皇后敢在这个时候开口说话,她命人给绍治帝端热茶过来,劝他喝两口暖暖身子。
  绍治帝接过茶盏,喝了两口,胃里暖和了起来,眉头也终于松开了一点。
  但他心里依旧很不高兴,若是孩子出了问题,他一定要把马氏全族的罪人全都送下去给他的孩子陪葬。
  否则难解他心头之恨!
  启祥宫产房内,杏红色的被褥已经被鲜血洇透了。
  马氏躺在床上,脸色青紫,满头大汗,接生嬷嬷更是心惊肉跳,生怕马氏肚子里的孩子生不下来,自家吃了瓜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