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他看着地图上面,标注着茜香国的位置。
在前世的时候,这个地方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并没有国家存在,今生这个地方,却有着茜香国这个国家存在。
所以,在茜香国这个未知的地方,发生什么事情都有可能。
“你们查探消息的时候,看见过我吩咐你们观察的人吗?”
细作首领禀告道:“回东家的话,您让我们注意过上面派下来的人。我们留意过,那些人和我们一样,也在茜香境内查探情报。”
“不过,上面派下来的人查探的讯息是军事驻防讯息,并不是我们查探的这些讯息。因此,我们并没有遇到过那些人几次。”
贾璋轻轻点了点头,又问道:“你们可曾看见过那良种是什么模样的?可曾带了种子回朝?”
“茜香人称这种作物为金米,金米种子被人种下去后,会生出细小的、翠绿色的秧苗。”
“这些秧苗最后能长到一人高,上面会结出一到三个金米果实。金米种子由黄、白二色构成,质地比较坚硬,可以研磨成粉。”
“金米粉可以做馍馍、做炊饼、做面条等,虽然吃着比面粉粗糙些,但一亩的金米,就有七百六十余斤的产出!”
“茜香国王廷每年春天,会把良种发放下去;每年秋天,会派亲民官监督百姓把产出的金米磨成面粉。他们并不许茜香百姓私藏种子,因此我们也没有弄到金米良种。”
说到这里,细作首领有些愧疚。
而贾璋听到这里,心里颇有些恍然。
怪不得他们去茜香出使时,他们去哪里游历,都有茜香臣僚跟在他们身边服务。
怪不得在茜香国的宴席上,他们只见到过在大盛境内都极其珍贵的胭脂米。
茜香女王对他们说,这些是他们茜香国对大盛使臣的礼重。
但在那个时候,贾璋心里就觉得有些不对。
听到细作首领的禀告后,贾璋才看明白茜香女王的算盘。
她这是怕他们发现高产良种的事。
他的这些人化整为零后,与寻常民众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说不定,他的这些人还没被茜香王廷发现。
而陛下的细作,虽然本领高超,但一心刺探军事防务情报。
说不定已经被茜香王廷发现了。
若是这样的话,这些本就没有注意到茜香国国库收入的细作,就更难发现茜香国真正想要掩盖起来的秘密了。
不过,这金米种子,确实是一件值得保密的事情。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吴中秋禾,一亩之收,也不过只有区区三石之多。
而这金米,却有六石有余的产出!
若是每亩土地,都能多生产出三石粮食,会有多少贫寒待毙的饥民、多少支离破碎的家庭得到拯救?
光是畅想一下这些事情,贾璋的心情就激荡起来了。
前世时,贾璋与农学大家徐光启生在同一时代。
身为万历皇帝的亲信,贾璋生前也曾看过徐光启的《甘薯疏》。
因此,在拥有足够的实力与财力后,贾璋就组织了一支前往广州贸易的商队与一支进行出海贸易的船队。
但实际上,所谓的贸易只是幌子。
他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寻找甘薯根茎,进行种植。
只可惜,徐光启是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发现甘薯的。
因此,无论是徐光启,还是贾璋,都不知道甘薯的原产地。
所以,现在贾璋只能派人在徐光启奏疏中提到的地方寻找甘薯。
但是,闽、广之地,没有甘薯出现。
大盛海疆诸临国与前世大明海疆诸临国,在地理、经济、政治、文化上,亦大有不同之处。
于是,贾璋派出去的队伍并没找到甘薯这种高产作物的踪影。
贾璋原本还对这件事情深感遗憾,谁能想到,今日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呢?
虽然没有找到甘薯,可金米这种作物也非常不错。
若茜香国境内既有银矿,又有金米这种高产作物,那茜香女王能养出一支足以打败南安郡王的强军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件事情,他一定要报告给绍治帝。
在此之前,已经缔结盟约的大盛与茜香还没有一定要打仗的理由。
但是现在,这个理由又一次出现了。
无论是银矿,还是金米种子,茜香国都不可能拱手相让给大盛的。
那他们就只能硬抢了!
罗隐曾赞美孔明说“抛掷南阳为主忧,北征东讨尽良筹”,为了报君黄金台上意,为了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即便挑动战火,也未尝不是君子。
从盛朝国民的角度来讲,大盛的百姓总是要比茜香百姓重要的。
想好这件事情后,贾璋提笔写下奏疏道:“臣窃闻国之财货,岁穰者一,金银者二;国之大事,祭祀者一,征伐者二。古往今来,莫过如此。”
“臣遗留茜香之仆,探知茜香之国有银矿开采白银,以之强其兵;有良种耕植金米,以之富其民,盖我国腹心之患也……”
“南安战败和番,乃我朝百年未有之耻辱也。若苍天有灵,宗庙庇佑,我朝必将战无不胜!臣原效班超,修我戈矛,忝列于参军之位,与众鹰扬、游击雪宗庙社稷之耻也!”
贾璋的奏疏,是在绍治帝身边轮值时私下呈递的。
绍治帝很欣赏贾璋,也很喜欢、信任贾璋。
要不然,他也不会让贾璋去文华阁做皇子们的讲经师傅。
没有哪个皇帝,会不喜欢贾璋这样有分寸的臣子的。
因此,绍治帝并不觉得贾璋私下向他呈递奏疏有什么唐突之处。
绍治帝接过贾璋呈递的奏疏,翻阅了起来。
看到贾璋奏疏上记载的银矿与金米产量后,绍治帝瞳孔微缩,眼睛也眯了起来。
贾璋感觉,自己已经从绍治帝眼中看到了兴奋激动的色彩。
不过,不论是在贾璋心里,还是在绍治帝心里,高产良种都比银矿重要多了。
活民百万、青史留名,岂不比区区金银俗物重要千倍、百倍?
绍治帝放下手中的油竹纸册后,对贾璋朗声道:“朕要攻打茜香,以雪我宗庙社稷之耻!”
“他日大军开拔,朕会命你做监军。别的事情,你不用管,只用为我大盛寻那利国益民之良种。”
“若金米真有六石之亩产,足以活万千生民,大庇天下寒士,朕会给你你想要的一切。”
“朕会给你封永不降等的世爵,会许你家累世不降的富贵!”
听到前面那句“朕会给你你想要的一切”时,贾璋并没有把绍治帝画的大饼放在心里。
上位者惯爱给下位者画饼,贾璋对绍治帝画的大饼一点儿也不意外。
不过,即便绍治帝不给贾璋画饼,他也会办好这件事。
因为这件事关系着天下黎庶生民。
孟子说,稷思天下有饥者,犹己饥之也,贾璋前世今生,读了这么久的仁义道德文章,又怎能忘记这句话呢?
但是,听到后面那句“朕会给你封永不降等的世爵”后,贾璋才意识到,他这位主君并没有给他画饼。
爵位分世爵与流爵,流爵不能世袭,世爵则可以世袭,得封世爵的人家,就是与国同休的勋贵了。
荣国府就是这样的勋贵人家。
但世爵也会降等,比如说荣国府现在,爵位就已经降到一等将军了。
而所谓的永不降等,就是像北静郡王他们那样,世代传递爵位,却不用降等。
这样,就能在最大的程度上保证待机传承、避免家族败落了。
陛下他,居然愿意给他封赏永不降等的爵位。
陛下他,果真很在意高产良种这件事。
在贾璋心里,后面这件事与前面这件事一样重要,甚至还要更重要一些。
他伏惟叩首,对绍治帝恭声道:“陛下英明神武,仁爱民生,真可谓恩泽天下之圣明天子,励精图治之中兴之君也。”
“臣必然谨遵陛下之命,为国为民,搜寻那足以造福天下生民的金米良种!”
第207章 决定征伐任命监军,大军开拔威临茜香
绍治帝想攻打茜香, 自然要先掀起雪宗庙社稷之耻的舆论。
在绍治帝的授意下,原朴麾下的科道言官纷纷进言,劝说绍治帝攻打茜香, 雪南安战败和番之耻。
在他们的挑动下,主战派臣子的折子如同雪花一般飞进了玉熙宫的案头。
就算没有绍治帝的授意, 这些主战派臣子也愿意呈递请战奏疏。
更别说, 现在还有绍治帝站在他们身后、给予他们支持了。
至于他们是怎么看出来的……
一开始上疏的那些言官都说给他们听了, 他们突然上疏,是因为原阁老;而原阁老会突然向他们下发这些的命令,则是因为陛下。
在这种情况下, 即便有人说他们是妄挑边衅, 是天字一号的罪人, 他们也不会害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