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其实他这会儿没什么表情,并不是因为心怀不满。
  他只是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竟然还能成为一名人民警察。
  还有就是,他意图借着能够穿越到过去的机会,记住一些股票的发展趋势,从股市中大赚几笔的算盘也落空了。
  因为这里是1994年。
  华国股市正在经历第一个熊市,跌幅高达79%。
  ——他穿过来之后,就有了前身全部的记忆。
  前身连志,父亲是秦县钢铁厂的临时工,母亲有一手好厨艺,所以他小的时候,家境还算可以,一直上到高二才因为年纪超标下了乡。
  期间他还因为老实本分,被村里的村长看上了,做了他家的女婿。
  五年后,也就是1980年,国家政策发生变化,在他老丈人的运作下,他顺利赶上了回城潮。
  此时,他父亲已经下岗,家里仅有的那点钱和人脉全都用在了给他大哥购买工作岗位上,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没有一份正经工作。
  而随着知青回城之后,城里无业游民的暴增,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开始呈现井喷式爆发,这种案件几年之内暴涨百分之四百,各地公安机关为了解决警力不足问题,开始在社会上招聘临时人员,组建治安联防队。
  也正因为前身一直没有找到一份正经的工作,他大哥那段时间又正好因为救了两个落水的小孩,获得了县里的表彰,于是他顺利地被选入了治安联防队。
  再后来,随着国家第一次严/打结束,经济开始发展,社会又稳定了下来,加上治安联防队中很多联防队员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和职业素养,不仅维护不了社会治安,反而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所以各地开始尝试解散治安联防队。
  前身很有敬业精神,在治安联防队工作的近十年里,一直都有在不断的学习,力图不辜负身上的警服。
  所以这一次,他不仅度过了失业关,还考进了长市公安局。
  只是他家两个孩子现在都还在上学,需要人照顾,所以这一次,只有他一个人过来报道。
  没一会儿的功夫,他们就把宿舍收拾好了。
  连峙看了看外面已经西斜的太阳:“差不多到饭点了,晚上想吃什么?我请你。”
  沈建设:“那感情好,我来的时候看到老汽车站旁边有一家东北饭店,有现包的饺子卖,我最爱吃饺子了。”
  连峙:“我最爱吃的食物也是饺子。”
  其实这是前身最爱吃的东西。
  他只是觉得他或许应该尽可能的维持住前身的人设,以避免他将来穿回去之后,给前身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沈建设:“那我们就去吃饺子,那家东北饭店旁边还有个小卖部,我们吃完饭之后,正好可以去买点生活用品。”
  事实证明,只要是个东北人,做出的饺子就没有不好吃的。
  所以沈建设在吃完一大盘二十个饺子之后,忍不住又叫了一盘:“连老弟,明天晚上我请你吃红烧肉,听说长安街那边新开了一家饭店,做的红烧肉味道特别好。”
  连峙:“行。”
  吃完饭,天也黑了,他们连忙去了隔壁的小卖部。
  好在小卖部还没有关门。
  沈建设先拿了一包牙签,一包蜡烛还有一盒针线,看到香皂之后,他突然想起自己好像忘带香皂过来了。
  小卖部老板第一时间说道:“那几款香皂最近在搞促销,原价五毛一块,现在买二送一,一块钱三块,两位公安同志,要不要来几块。”
  沈建设当即转头看向连峙:“连老弟,你要买香皂吗?”
  “你要是也要买的话,我们拼三块。”
  连峙:“都有什么味道?”
  沈建设拿起几块香皂看了看:“有柠檬的,茉莉的……还有海盐的。”
  连峙:“……那就给我拿一块海盐的吧。”
  其实这几个味道他都不太想要。
  小卖部老板利落的帮他们把东西全都装了起来。
  “两位公安同志看着有点面生,是新来的吧,我再给你们一人送一盒火柴……”
  也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话音一转:“嗯?哪儿来的这么大的浓烟?”
  听见这话,连峙两人跟着转头一看。
  下一秒,他们就都反应了过来:“失火了。”
  然后他们直接就冲了出去。
  只见远处的一栋临街小楼里,大火已经从二楼烧到了一楼的服装店里。
  “我的老天爷啊!”
  “快,快救火!”
  整条街上的人都动了起来。
  有人负责接水,有人负责灭火,好在就在距离那栋小楼不远处的地方,前不久刚刚装上了给洒水车供水的消防水鹤。
  十几分钟后,大火就扑灭了。
  而且没有人员伤亡。
  众人不由松了一口气。
  但是几乎是同一时间,七八个男男女女就瘫坐在了地上
  “完了,全完了。”
  显然,他们是这家服装店的老板以及老板的家人。
  这家服装店算是一家比较高档的服装店,里面随随便便一件衣服都要四五十块,从现场的情况来看,至少烧了得有三四百件。
  也就是说,就这么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里,他们家就损失了几万块。
  他们家这几年甚至是十几年的心血算是全毁了。
  所以在场绝大多数人都露出了同情的目光。
  沈建设也不例外。
  但也就在这个时候,连峙突然说道:“刚才救火的时候,你有没有闻到一股煤油味?”
  “煤油味?”
  沈建设仔细回想:“好像没有。”
  服装店老板:“我们家的煤油上个月就用完了,还没来得及买呢。”
  听见这话,连峙大步冲上了楼。
  像是意识到了什么,一旁的服装店老板也跟了上去。
  到了二楼,一进门,连峙就看到了烟熏痕迹最重的一面墙,而且墙面上的痕迹还呈现出“v”字形,这说明火势就是从这里蔓延的,而“v”字形的顶点就是最先起火的地方。
  服装店老板几乎是脱口而出:“那里除了有一张桌子之外,连个台灯都没有,怎么可能会突然起火?”
  连峙随后就蹲了下去,果不其然,在地上的灰烬中,看到了一些玻璃瓶的碎片。
  沈建设随后也一脸严肃道:“真有一股煤油味。”
  这足以说明,这场火灾不是一场意外,而是一起蓄意纵火——
  第4章
  服装店老板随即反应过来,他冲到窗外,歇斯底里道:“报警,快报警,这场大火是有人故意放的,是有人想要害我们家。”
  下方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正在大口喝水的隔壁电器店老板甚至顾不上先放下手里的水杯,直接就抓起了面前的电话。
  像是想到了什么,沈建设也冲了过去:“所有人都不准离开,因为罪犯很有可能还在现场。”
  很大一部分罪犯会在作案之后,回到犯罪现场。
  比如第一次犯罪的人,犯罪后,惊恐,敏感和紧张的情绪会迫使他们回到犯罪现场,观察警方的调查动向。
  而如果是有预谋的犯罪,或者罪犯是惯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异常需求,比如报复成功的满足、完美犯罪的快感……他们也会回到犯罪现场。
  服装店老板的家人随后也大喊道:“都不准离开,所有人都不准离开——”
  好在绝大多数人都能体谅他们的心情,最主要的是,他们都住在附近,要是他们刚才没有出来帮忙,说不定现在火势已经蔓延开来,烧到了他们家里了,所以他们对于幕后黑手,自然也是深恶痛绝。
  他们当下全都待在了原地,甚至帮着服装店老板监督起了其他人,尤其是陌生面孔。
  但其实沈建设说完之后,就沉默了。
  他突然意识到,整个火灾现场已经是一片狼藉,所以他们恐怕很难从现场提取到有力的证据。
  而煤油在这个年代是一种很常见的生活用品,因为经常停电,家家户户都会买上一些备着,所以他们也没有办法对其追根溯源。
  也就是说,就算罪犯现在就隐藏在在场的人之中,他们也很难把他揪出来。
  连峙却说:“试试看吧。”
  他转头看向服装店老板:“有纸和笔吗?”
  服装店老板这才意识到连峙和沈建设就是警察,他连忙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支铅笔和一个记账本:“有的,有的。”
  起火点对面就是窗户,所以罪犯显然是通过窗户将燃/烧瓶投掷进二楼的。
  连峙在纸上画出两条抛物线,假设c坐标是起火点,b1坐标和b2坐标是两条抛物线的顶点,也就是窗户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再套入抛物线方程。
  很快,他就把罪犯投掷燃/烧瓶时的大致位置算了出来。
  他再次向窗外看去,这条街后面是一条污水渠,它也在连峙算出来的位置范围之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