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他们进去之后,为了找到有用的线索,将出租房从里到外,仔仔细细地搜索了一遍。”
“也就是说,现场被他们破坏的很严重,截止到现在,我们都还没有找到任何有用的信息。”
姚志勇接着说道:“根据熟悉一号死者和二号死者的商铺老板所说,今年三月份的时候,一号死者给她们一家人每人买了一块金佛,她们每天都会带着那块金佛,可是在她们的尸体中,我们却没有发现那些金佛,除此之外,她们的出租房的保险柜也被撬开了,里面只剩下了一些毛票。”
“考虑到凶手杀完人之后,不仅将尸体切块,抛弃到了距离案发现场一公里外的污水渠里,还特地将现场清理了一遍,基本上可以确定这是一起熟人作案,因为一般的入室抢劫杀人案,凶手都是随机作案,杀完人就跑了,不可能还跑回去清理现场。”
“根据这一判断,我已经锁定了五名嫌疑人。”
“一号嫌疑人荣强,是死者的服装店的竞争对手,荣强的服装店就在死者的服装店隔壁,而且以前荣强的服装店是福民街上生意最好的店,后来死者的服装店开了起来,荣强的服装店的生意就一落千丈,为此两家人闹过不少矛盾,甚至动过刀子,前段时间,荣强炒股亏了十几万,所以他的嫌疑是最大的。”
“二号嫌疑人陈利,一号死者于冰的前夫,两人因为陈利出轨而离婚,两人离婚之后,在水泥厂工作的陈利因为接二连三的失误被水泥厂开除了,后来他掏空家底买了辆车子开起了出租车,结果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出了四次事故,不仅没赚到什么钱,还欠了大几千块钱的外债,反观一号死者于冰的服装店生意却蒸蒸日上,所以他很有可能因为心里不平衡,而对死者痛下杀手。”
“三号嫌疑人……”
……
说到最后,姚志勇喉咙都干了。
等他坐下之后,陈局长随后就说道:“除此之外,大家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徐公安等人相互对视了一眼。
显然,他们也都认可姚志勇的推断。
所以他们随后就说道:“没有了。”
但没想到的是,也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声音响了起来。
是连峙。
他说:“我能说两句吗?”
陈局长和姚志勇都愣了一下:“你说。”
连峙:“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82丁省连环杀人案。”
“82丁省连环杀人案?”
周正平等一众年轻公安脸上全都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姚志勇等一众老公安则是全都皱起了眉头。
“你的意思是,这件案子的凶手,很有可能是从79年到89年十年间,在丁省一共做下十二起命案的那个杀人狂魔。”
“对。”
连峙斩钉截铁道。
——2021年,在华国刑事警察大学的课堂上,他也是这么回答授课教授的。
是的。
眼下发生的这件杀人案,他在后世上学的时候,被教授带着研习过。
只可惜的是,和陈局长他们所预料的不一样的是,他们在调查了三个月后,甚至动用了上千警力,都没能将凶手捉拿归案,甚至直到2023年,这件案子都没有侦破。
而那位向老爷子,也在案件发生的一年后,带着满腔的愤恨,与世长辞。
最主要的是,在三年后,那个杀人狂魔又杀害了一个人,而那个人,是刚从国外回来的,准备接手工程院航空材料研发工作的专家。
据说他的死,导致华国的航空工程至少多走了两年的弯路。
只可惜的是,虽然连峙当时提出了这一新的调查思路,但是因为这件案子的年代太过久远,就连案发现场也早就拆迁了,所以最终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所以连峙也终于知道,他穿越到这个时间点的任务是什么了。
连峙:“82丁省连环杀人案的凶手使用的就是一把杀猪刀,所有的受害者都是被他割喉而死。”
姚志勇当即说道:“可是82丁省连环杀人案的凶手,每次都是在野外做案,而且受害者都只有一个人,但是这件案子里,光是被割喉的受害者就有两个。”
连峙:“有没有可能,一开始被他盯上的人,是一号死者和四号死者中的一个,但是凶手没有想到,就在他行凶的时候,其他三名死者突然回去了,于是他索性就把其他三名死者全都杀害了。”
姚志勇:“可是82丁省连环杀人案的凶手每一次都是随机作案,事后也从来都没有过毁尸灭迹的行为。”
连峙:“你们看这些尸块的照片,所有的尸块的切口都很粗糙,这足以说明凶手分尸手法生疏,可是一号死者和四号死者脖子上的切口呢,却跟82丁省连环杀人案的受害者脖子上的切口一样工整,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怀疑正因为凶手此前从来没有分过尸,所以他的手法才会这么粗糙。”
姚志勇翻看了一下那些照片,沉默了两秒钟。
而后他说道:“你说的虽然有些牵强,但我确实也没有办法反驳。”
“这样吧,你带几个人,顺着你的思路去调查一下。”
第116章
显然, 姚志勇还是坚信他的破案思路更正确。
当然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毕竟姚志勇的思路更有逻辑。
而连峙其实也没有太大的把握,能够保证他的猜测就是对的。
所以连峙已经很满足了:“是。”
姚志勇随后就说道:“大家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徐公安等人:“没有了。”
“那好。”
姚志勇:“那就动起来吧。”
他直接下命令道:“老徐,你带一队, 去调查一号嫌疑人荣强。”
“老李,你带二队,去调查二号嫌疑人陈利。”
“老陈……”
“是。”
徐公安等人第一时间站起身来,大声喊道。
连峙随后也把周正平等人集合了起来:“接下来的几天,就要麻烦几位师兄了。”
周正平:“师弟, 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你尽管吩咐,别客气。”
“好。”
连峙也已经想好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了:“首先, 我认可姚队的一个观点,那就是这件案子应该是一件仇杀案,可是如果这件案子的凶手, 真的是82丁省连环杀人案的凶手的话, 那么他就不太可能是姚队确定的那几个嫌疑人中的一个。”
周正平当即问道:“为什么?”
连峙:“因为那些人, 和四名死者的结怨时间, 最短的都在一年之前。”
“你试想一下, 如果你是一个穷凶极恶的杀人凶手, 你要是跟人结了仇,会等到几年之后才去报复对方吗?”
周正平毫不犹豫道:“绝不可能。”
“我有仇肯定是马上就报了。”
连峙:“第二, 凶手第一次作案是在79年,那么他现在的年龄,就应该是在三十五岁以上。”
“第三, 凶手以前在丁省的作案时间长达十年之久, 根据丁省那边的几个公安局的调查,他们在其中好几起案件里, 都看到了本地人作案的影子,所以凶手应该是丁省人。”
“所以接下来,我们的调查方向是,调查最近这十几年里,所有和被割喉的一号死者和四号死者有恩怨的,在最近十年里搬到房省的,三十五岁以上的丁省人。”
连峙的分析似乎很有道理。
如果说在这之前,除了周正平之外的那几个年轻公安都是碍于姚志勇的命令,才不得不过来帮忙的,那么现在,他们也都不由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了。
他们当即回道:“明白。”
而后他们就各自出发,更加细致地调查起了一号死者于冰和四号死者郑初曼的人际关系。
因为姚志勇还从下面的县公安局和派出所抽调了不少干警过来,所以他们那边进展更加迅速,陆陆续续的先有了结果。
“根据四名死者胃里的食物的消化情况,初步判断,四名死者的死亡时间应该都是在10月14号下午三点以后。”
“再结合四名死者尸体的僵硬程度,初步判断,四名死者被抛尸的时间应该是10月15号上午。”
“我们查到,10月14号当天上午,三号死者邵芳曾经在福民路上的一家诊所就诊过,病因是发烧,她对面的一家鞋店的老板说,中午十二点半左右,在一号死者于冰的劝说下,三号死者邵芳先回去了。”
“下午三点左右,福林街上来了一个卖铁板豆腐的摊贩,一号死者于冰想起三号死者邵芳中午没有吃饭,而且她平时特别喜欢吃铁板豆腐,正好当时店里没什么生意,所以她就买了两份铁板豆腐,给三号死者邵芳送了回去。”
“10月14号那天是星期三,那天下午,四号死者郑初曼只有两节课,所以通常那天下午上完课之后,她就会回家,给姐姐们做饭,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她那天下午也是在三点的时候到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