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哦,对了,刑二姐当时也帮着他说了不少话。”
  看来刑大哥就是这件案子的主谋了。
  而刑二姐显然也参与进了这件案子。
  连峙当即站起身:“走。”
  那名年轻公安当即起身跟了上去:“连队,难道那壶水果酒有问题?”
  连峙:“那壶水果酒恐怕不是用葡萄酒和果汁兑的,而是用葡萄酒和高度白酒兑的。”
  “啊?”
  那名年轻公安:“如果那壶水果酒是用葡萄酒和高度白酒兑的,刑兴邦他们不可能喝不出来啊?”
  连峙:“因为白酒经过冰镇后,再加入白糖,辣度会大幅度降低。”
  就这样,孔思莲和刑兴邦在不知不觉中,就喝下了大量的白酒。
  那名年轻公安瞬间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
  随后他们就又提审了刑二哥。
  连峙只说道:“我劝你还是老老实实招了吧。”
  “实话告诉你,我们现在提审你就是走个过场。”
  “因为你大哥刑振国已经全都招了,他说就是你指使的他们,用冰镇后的白酒伪装成水果酒,害死的孔思莲和刑兴邦夫妇。”
  果不其然,听见这话,刑二哥脱口而出:“胡说,这明明都是他的主意——”
  至此,这件案子终于真相大白。
  得知这件事,高院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其中就包括原第三大队大队长,现第三大队副大队长余天和。
  第139章
  一是因为, 余天和原本都已经认定了刑兴邦和孔思莲夫妇的死就是一起意外,甚至已经决定就按照这一结论,结案了。
  后来还是受到那名年轻公安, 也就是曾良平的提醒,他才想起来自己已经不是第三大队的大队长了,所以这件案子能不能就此结案,还得上报现任第三大队大队长连拓,由他拍板才行。
  且不说他当时的心情有多复杂, 之后他就直接让曾良平把这件案子的所有的材料送去了连拓那里。
  然后他就把这件事情抛到了脑后。
  他以为连拓应该已经在结案书上签了字了。
  因为他二十一岁进入高院市公安局,到现在已经整整二十年了。
  这二十年里,他破获的案子没有四五百件, 也有两三百件了,从来都没有出过任何岔子。
  所以整个高院市公安局,谁不知道, 连拓之所以能够升任刑侦支队实力最强的第三大队大队长, 不是因为他的能力有多强, 只是因为他的资历高。
  高到一年半之后, 他就要退休了。
  而余天和只要能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 再做出一些成绩来, 就能顺理成章地升回第三大队大队长的位置。
  余天和当即说道:“那件案子的卷宗呢?我看看。”
  看完卷宗之后,余天和直接就沉默了。
  其他人见状, 当即安慰他道:“这件案子的卷宗我也看了,一开始我也认为刑兴邦和孔思莲夫妇的死就是个意外。”
  “谁能想到,刑家的那些人竟然会那么狠毒, 就为了那么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 就对自己的亲兄弟下毒手。”
  “再说了,余队你最近的精力全都放在了0212案上……”
  0212案就是那件让高院市公安局以及附近几个市县的刑侦专家, 全军覆没的连环强/奸杀人案。
  虽然这件案子已经被省厅接手了。
  但是余天和不甘心啊!
  所以这段时间,余天和依旧在研究这件案子。
  但是余天和不会给自己找借口:“刑家人身上的疑点还是很明显的,我却没有注意到,所以在这件案子上,确实是我疏忽了。”
  “多亏了连队,才没有让那些凶手逃脱法网,要不然我这辈子都没有办法原谅自己。”
  听见这话,其他人也就没有再多说什么了。
  “不过有一说一,那位连大队长的履历虽然不太好看,从警几十年都没有破过几件大案,但是生活经验确实要比我们丰富的多。”
  “我还是第一次听说,白酒冰镇之后,会让人尝不出辛辣味来。”
  “谁不是呢。”
  连峙并不知道他侦破这件案子之后,发生的这些小插曲。
  因为他这会儿,已经在古玩市场里了。
  2003年的中国股市依旧萎靡不振,这也就意味着,他这一次还是没办法在股市里赚到钱。
  连峙只能将希望放在古玩市场上。
  在上一次任务中,他靠着买到的五十多套2000年版《中国硬币》,轻轻松松就赚到了二十多万。
  但那是因为,当时2000年版《中国硬币》才刚刚发行,溢价也不高,所以他才能轻而易举的买到那么多套。
  但是这会儿已经是2003年了,再加上2000年版《中国硬币》发行量有限,他想要再用低廉的价格,买到整套的2000年版《中国硬币》就有点难了。
  所以这一次,他将投资重心放在粮票,布票,油票等各种票证上。
  上世纪50年代时,国内物资匮乏,为了保障供需平衡,国家决定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定量发行了粮票、布票等专用购买凭证,这些凭证通称为“票证”。
  直到1993年,国内生产力大幅提高,物资供应充足,这一制度才被废除。1
  这四十多年里,国家发行的各式票证何止几十万亿张,留存下来的各式票证也是数以十亿计,所以在二十一世纪初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多少人会去收藏票证,但是到了2023年的时候,票证因为其独有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已经成了收藏界的后起之秀。
  连峙查过,最值钱的票证是1960年至1962年之间印刷的全国通用粮票,一套六枚,面额包括1两、2两、半斤、1斤、3斤、5斤,最高的时候能够卖到十五万元。
  但是这套粮票并没有在市面上流通过,所以想要买到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
  连峙便把目标放到了其他版的全国通用粮票以及写有语录的票证上。
  连峙将整个古玩市场的十几家店全都逛了一边。
  这些古玩店里果然都没有收购多少的票证。
  不过这些已经足够让他对现在的各式票证的价格有个清晰的了解了。
  这会儿市面上绝大多数的票证的价格都在两块到二十块之间。
  连峙先将那些古玩店里的价值较高的票证全都买了下来,而后就跟那些古玩店的老板谈起了生意。
  他请那些古玩店老板去乡下收东西的时候,顺便帮他收购一些票证,并表示愿意多支付给他们百分之五的辛苦费,不过只在一个月之内有效。
  几乎所有古玩店老板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只有一个老板除外。
  他说:“不好意思,这个生意我做不了,你去找其他古玩店的老板吧。”
  所以连峙直接就愣了一下:“你是觉得辛苦费给少了吗?”
  老板:“不是。”
  他解释道:“因为我妹妹离家出走了,说是去边省打工去了,已经半个多月了,到现在都还没有回来,我们也联系不上她……我准备这几天去边省找一下她。”
  “这样啊。”
  连峙随口说道:“那好吧。”
  也就在这个时候,老板的手机响了起来。
  他打开手机一看。
  【各位亲戚朋友,我在边省找到了一个工作,每个月能拿到将近两千块钱的工资,大家不用为我担心了。】
  老板瞬间就松了一口气。
  连峙眼角的余光正好扫到了他的手机界面。
  看来这条短信应该就是他那个离家出走的妹妹发来的。
  但是下一秒,连峙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他问道:“你妹妹是因为什么离家出走的?”
  老板:“啊?”
  他含糊着说道:“哦,就是年纪大了,不想被家里人管着了。”
  连峙却敏锐地从中察觉到了问题所在:“看来原因不太光彩。”
  老板的脸色已经变了。
  显然下一秒他就要开口骂连峙偷看他的手机短信还多管闲事了。
  连峙直接打断他的话:“我是市公安局的。”
  “我觉得这条短信应该不是你妹妹发给你的。”
  这下子轮到老板愣住了:“什么?”
  连峙:“看这条短信的第一句——各位亲戚朋友,这至少能说明两点。”
  “第一,说明发这条短信的人,有可能根本不知道你是这个号主的哥哥,所以就用亲戚朋友来代替你的称呼。”
  “第二,说明它是群发的,它不仅发给了号主的亲戚,还发给了号主的朋友,如果你是你妹妹,在明知道你离家出走不是一件什么光彩的事情的情况下,你还会广而告之吗?”
  听见这话,老板的瞳仁瞬间就缩紧了。
  第140章
  老板显然不是个傻子, 他的身体随后就颤抖起来:“你的意思是,我妹妹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